“哥,趁着天色尚早,皇城想必还未闭门,我快马赶赴东宫通禀一声,姐姐必定早就望眼欲穿了。”王清新瞧着众人谈兴正浓,脑海中猛地闪过姐姐在东宫苦苦等候的模样,心急如焚,迫不及待地开口说道。
“爹娘,我这便去东宫一趟,你们先随大哥回府。”话一落音,他便急忙转身,脚步匆匆地来到王父王母面前,匆匆行了一礼,言辞间满是急切,然后,他便利落地翻身上马。
春风似是感受到了主人的急切心情,前蹄高高扬起,长嘶一声,便如离弦之箭般,扬尘而去。
因着有游骑将军这一虚职,王清新在城内骑马自是合乎规矩,不过这骑马与纵马狂奔可有着天壤之别。
纵马狂奔那是肆意洒脱、风驰电掣,而骑马则需遵循城内的规矩,稳稳前行,所以这也是他比较着急的原因。
好在五城兵马司和他大哥关系不错,所以也并不需要担心什么,只要注意不碰到行人就是。
虽不能纵马,但是王清新却也将马速催至了所能达到的最快程度,显然这三年时间他的课业也并未荒废,至少这骑术明眼人一看也只能道一句漂亮。
“溪言,那便就此别过吧,师父也有师父的去处。”柴胡目光缓缓扫过眼前热闹的众人,心中五味杂陈,感慨万千,他微微转过头,目光落在自家徒儿身上,轻声说道。
“师父当真不与我一同前去?京师历经多年变迁,早已今非昔比,即便师兄那儿有落脚之地,可您带着家人,初来乍到,恐诸多不便。不如暂且随弟子一同落脚,待日后安顿妥当,再做打算如何?”
王清晨满心担忧,眉头微蹙,恳切地再次挽留,这京师情况之复杂,师父带着家人,人生地不熟,着实让他放心不下。
然而,柴胡还未及开口回应,一个略显怯弱的声音骤然响起,打断了他们的交谈。
“请问,诸位大人可是来自襄阳?”只见一个身着学徒服饰的少年,神色间带着几分紧张与犹豫,缓缓走上前来。
这少年已在一旁暗中观察许久,此刻瞧见柴胡那雪白的胡须和沉稳的气质,才鼓起勇气,迈出脚步,来到众人面前。
“你是何人?”王清晨满脸疑惑,目光如炬,细细打量着眼前的少年,确定自己从未见过此人后,才开口问道。
“在下乃太医署学徒温秋,奉医正之命,在此等候太师叔。还望贵人知晓。”温秋说着,赶紧恭恭敬敬地躬身行礼,态度极为谦卑,言语间满是敬畏。
“若你所说的太师叔名叫柴胡,那便是老夫了。”柴胡闻言,爽朗地哈哈大笑起来,那笑声中透着几分豪爽与洒脱。
这一笑,便已然回应了王清晨先前的挽留之意。
此刻,他的心中,对即将重逢的同门师兄弟充满了期待,可与此同时,一种近乡情怯的复杂情绪也在心底悄然滋生。
多年未见,不知师兄如今变成了什么模样,身体是否康健,种种念头在他脑海中不断盘旋。
“柴师兄莫不是有要事?”王清晨眉头微微皱起,这次情形来看,柴大师兄肯定知道他们近日来京,随即他心中涌起一丝不祥的预感。
“京中有贵人身体抱恙,太医署这几日事务繁杂,实在抽不出人手,这才委托小人前来迎接。还望太师叔恕罪。”温秋小心翼翼地回答,话语间极为谨慎,自然不敢轻易说出贵人的名讳。
众人听后,心中皆是一沉,都明白这绝非好消息。
能让太医署如此重视,且让学徒守口如瓶的身份,必定尊贵非凡。
在这个医工地位极为低下的世界里,即便身为太医署医正,也不过是区区六品官职,而这已然是医工所能企及的顶点。
相比之下,宰相家门口的小吏,品级恐怕都不止六品。
万一有个闪失……
“如此,你且放心去吧!前面带路!老夫也正好见识见识!”柴胡倒是豁达,神色坦然,丝毫没有担忧会出什么差错。
“这样吧,我让墨涤护送您前去。”王清晨见实在无法说服师父,无奈之下,只好做出这样的安排。
墨涤对京师的大街小巷了如指掌,由他护送,定能将柴胡平安送达目的地。再者,墨涤与柴家众人也颇为熟悉,有他在,王清晨心中便多了几分安心。
“行,咱们师徒,改日再叙。”柴胡点了点头,此时的他,心中既有即将与同门相见的激动,又隐隐夹杂着一丝紧张。
毕竟多年未见,不知师兄如今变成了什么模样,种种念头在他脑海中不断盘旋。
……
“侄儿,我们是住客栈,还是……”柴胡离去后,四叔一家站在原地,神色间满是忐忑不安。
他们本是乡野村民,初入这繁华热闹、陌生无比的京师,面对眼前的一切,紧张之感溢于言表。
大城市的喧嚣与繁华,让他们感到既新奇又惶恐。
“四叔莫要担忧,家中宅子宽敞得很,再多的人也住得下。”王清晨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轻声安慰着四叔。
四叔一家来京,于他而言,是个不错的契机。
毕竟四叔和他家的青雉两兄弟都曾在郑家做过行脚商,也算是见过些世面,心境和胆魄相较于普通村民,都还算不错。
倘若假以时日,好好加以历练,未必不能在这京师闯出一片天地。
更何况,四叔一家已将村里的土地尽数售卖,在族中已然没了根基,恰似无根的浮萍,难以继续生存。
但在这京师,有他从中扶持帮衬,或许便能为四叔一家寻得一条生路。
“拖拖,你先带着四叔一家前往惠和坊那处宅子安置下来,其他事情,明日再做商议。”王清晨转头看向拖拖,有条不紊地吩咐道。
随后,便让拖拖引领着四叔一家前往陛下赏赐的宅子。而他自己,则带着源冰等人,朝着侯府的方向走去。
“诺!”拖拖向来行事干脆利落,从不拖泥带水,听到吩咐,立刻高声应下。
只见他迅速来到马车旁,动作熟练地驱赶着马匹,带着四叔一家的几辆马车,浩浩荡荡地朝着惠和坊的方向驶去。
值得一提的是,拖拖竟然真的与村里的那个妇人走到了一起,此番更是将她带到了京师。
为此,他没少遭受同行兄弟们的调侃与嘲笑,可其中的甜蜜滋味,也只有他自己最清楚,正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
当王清晨一行人回到侯府时,府中的佣人们早已整齐列队,恭恭敬敬地等候着。
那阵仗,倒颇有几分万恶地主阶级的既视感。
“都各自散去,一切照旧。明日再听夫人训话。”府中的大小事务,平日里多由源冰掌管。
不过久未谋面,王清晨作为家主,此刻也需站出来说上几句,安抚众人,稳定人心。
“公子,饭菜已然备好,清水也已准备妥当。公子一路舟车劳顿,可要先沐浴更衣,再享用饭食?”青姨一家如今也算是团聚了,而云霞在操持府中事务方面,越发显得专业,举手投足间,已然有了一副合格管家的模样。
“简单洗把脸便好,实在是太累了。沐浴更衣之事,明日再说吧。”六月的天气,酷热难耐,这一路长途跋涉而来,确实需要好好洗漱一番,以解旅途的疲惫。
但王清晨此刻实在困倦,只想早早休息。
“爹,这里好大呀!”侯府依旧是那座侯府,可对于年幼的王文瑾来说,这里却处处充满了新奇与惊喜。
就在众人忙着洗漱的时候,小家伙早已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如一只欢快的小鹿般,在府中四处乱窜。
前院、中院、后院,前厅、中庭、后庭,书房、灶房、茅房,他一处都不曾落下,那模样,就好似一位国王在巡视自己的广袤领地。
“瑾儿,可有喜欢的屋子?我让你娘为你收拾一间。”小家伙如今还不满三岁,因未曾雇佣奶娘,平日里都是与王清晨和源冰一同睡。
这可让王清晨有些吃不消,如今丁忧之期已过,本想着能与夫人亲近些,却还得饱尝相思之苦,着实有些无奈。
“不要,我要和娘睡。”此刻,正站在源冰身前,任由母亲给自己清洗小脸的小家伙,毫不犹豫地拒绝了父亲的提议。
“难道你不想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屋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王清晨试图再次劝说。
“不想。”小家伙斩钉截铁地回答道。
王清晨顿时语塞,只能无奈地败下阵来。
……
“哥,我回来了!幸好春风这匹马脚力好,再晚一会儿,宫门就要落锁了。”王清新此刻终于返回了侯府,一进府门,便瞧见刚刚洗漱干净,正朝着自家老爹做鬼脸的小家伙。
他满脸笑意,一把将小家伙抱了起来,那亲昵的模样,仿佛两人已然相识许久。
“在东宫见到人了?”王清晨开口问道。
“嗯,大姐派来的人一直在宫门前等候。阿姐明日定会回来,我们早就商量好的。”王清新拍着胸脯,信誓旦旦地说道。
“嗯,如此,明日府里也得好好打扫一番。”王清晨心中同样满怀期待,想到即将与妹妹相见,期待见到那个与自家小子同一天生日的小家伙。
“爹娘和你们的房间,云霞姐平日里都有悉心打扫。你们若是旅途劳累,吃完饭便可直接去休息。我先带着瑾儿去瞧瞧我给他准备的那些小玩意儿。”王清新兴致勃勃地说道。
“别玩得太久,马上就要开饭了。”王清晨不忘叮嘱道。
“知道啦!”王清新应了一声,便抱着小家伙快步离去。
对于这个英武不凡的小叔,王文瑾打心底里喜欢。
再加上王清新这一路又是逗趣,又是许诺好玩的,短短时间,两人便已亲近无比。
尤其是在王清新拿出那些琳琅满目的玩具后,小家伙更是彻底被征服了。
王清新给侄子展示的玩具中,大多是些稀奇古怪的舶来品。
“瑾儿,瞧这个,这是胡琴。你试着拉一拉,它会发出好听的声音呢!不过小叔我不太会拉曲子,等回头让你爹拉给你听。”王清新一边说着,一边将胡琴递到小家伙手中。
“我爹还会这个?”
“你爹可是状元,天底下最聪明的人,没有他不会的”王清新仍旧是盲目自信。
“这是青玉九连环,据说只有世间最聪慧的孩子才能解开它。瑾儿,你觉得自己是不是最聪明的孩子?”王清新笑眯眯地看着侄子,眼中满是期待。
“瑾儿当然是最聪明的孩子!”小家伙一脸骄傲地大声回答道。
“哈哈,这个呀,是小叔从一位手艺精湛的匠人手里买来的。你看,把它们合在一起,就成了一个精巧的小亭子。是这样拼……”王清新耐心地给侄子讲解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王清新一件一件地介绍着自己的珍藏,他向来是个言出必行之人,自然不想在小侄子面前失了信用。
这些小玩意儿数量不少,显然都是他平日里用心收集而来的。
其中,还有一些色泽鲜艳、五彩斑斓的石头,形状各异的果核,长短不一的木头,以及奇形怪状的瓶瓶罐罐。
此外,还有好几个烧制得栩栩如生的小动物,比如那只通体翠绿、神态逼真的绿姿陶狗,以及各式各样的泥塑小人等。
王清新秉持着自己喜欢的,侄儿肯定也会喜欢的想法,一点点积攒下了这些宝贝。
如今看来,他的眼光确实独到,小家伙对这些玩具爱不释手。
“谢谢小叔!”小家伙满心欢喜,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以往他也收到过不少礼物,其中不乏昂贵珍稀之物,可像这般合他心意的,却还是头一回。
“以前咱家也养过一条大黄狗,叫旺财,和这只陶狗长得可像了。可惜有一年它跑出去后,就再也没回来。”王清新看着那只陶狗,不禁回忆起往事,眼中流露出一丝怀念。
汉·绿釉立姿陶狗(出自河南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