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未散时,李孚的马蹄声碾碎了冰桥边的寂静。
他裹着的羊皮大氅结着霜花,腰牌在鞍前撞出脆响,人未到近前,声音已带着急喘:“陛下!伊吾谷出事了!”
刘甸正在查看新解锁的工程图纸,闻言指尖微顿。
图纸上的“坎儿井构造图”还泛着系统蓝光,被他反手压在案上。
李孚滚鞍下马,皮靴在冰面滑出半尺,扶住帐杆时指节发白:“前日争水互杀的两户,各自纠了三百壮丁,现在正堵在干涸的河床里,矛尖都捅到对方喉咙了!”他喉结滚动,“胡人们说……说血仇得用血偿,若朝廷不管,往后谁还信‘五族共治’?”
帐外传来赵云的脚步声,龙胆亮银枪的枪缨扫过帐帘,带起一阵冷风。
刘甸抬眼时,正见这位常山将军手按枪柄,目光像淬了霜的刀锋:“末将请带三千玄甲军——”
“不必。”刘甸打断他,指尖叩了叩案上的《大汉律疏议》,封皮上“永平三年刊”的字样被磨得发亮。
这是他让徐庶从洛阳书库翻出的孤本,特意用黄绢包了三层。“带甲兵去,他们只会觉得朕怕了刀矛。”他起身时大氅垂落,露出腰间玄铁虎符,“徐元直,你随朕录案;子龙护驾,其余人等留营。”
徐庶正捧着律疏核对,闻言抬了抬眼。
他素日总爱摇的羽扇收在袖中,此刻却用指节抵着眉心——那里有道新添的红痕,是昨夜挑灯批注时被烛芯烫的。“陛下欲行王化,当以法为刃。”他将律疏往怀里拢了拢,“某已将‘杀人抵命’与‘功过相抵’两条,用胡语译在竹片上了。”
三日后抵达伊吾谷时,日头正毒。
干涸的河床裂着龟纹,几丛枯草在风里打旋。
三百胡族壮丁分作两拨,左边穿羊皮坎肩的是“铁狼部”,右边裹毡布缠头的是“白鹰部”,矛尖相错处腾起细碎的火星。
有年轻汉子吼着听不懂的胡语,脖子上的刀疤随着青筋跳动;白发长老攥着骨刀喝止,却被推得踉跄。
刘甸的车驾停在河床高处。
赵云翻身下马,银枪往地上一拄,震得沙粒簌簌落。
徐庶扶着车辕下来,玄色深衣沾了一路尘,却仍将律疏竹片理得整整齐齐。
李孚搓着手要往前凑,被刘甸用眼神止住——他踩着石礅登上临时搭的土台,玄色龙袍在风里猎猎作响。
“抬钟。”
四名民夫抬着青铜钟从车后转出。
这钟比寻常铜钟小两圈,钟身斑驳,铸着云雷纹,顶部蟠螭口衔钟钮,钟壁刻着“景命维新,法昭天地”八个古篆。
李孚前日去洛阳取的密报里提过,这是高祖刘邦入咸阳时,从秦宫废墟里寻出的“景命律钟”,传说鸣钟断案,天地共听。
“今日不论胡汉,只论是非。”刘甸伸手抚过钟身,青铜的凉透过指尖直窜心口。
他想起三日前系统提示里的“法治认同度”,此刻那数值正随着台下此起彼伏的抽气声往上涨,“谁若不服王法,便是与天命为敌。”
徐庶捧着竹片跨上土台,袖中羽扇“唰”地展开。
他先朝刘甸行了一礼,又转向两族,用生涩却清晰的胡语道:“铁狼部的阿古达,持石斧杀了白鹰部的巴图。”竹片相撞发出脆响,“按《汉律·贼盗》:杀人者死。”
台下炸开一片喧哗。
白鹰部的壮丁举矛跺脚,铁狼部的老人攥着骨刀往台上挪。
徐庶扇柄重重敲在案几上,震得竹片乱颤:“但阿古达的父亲,去年冬月曾救过二十七个困在雪灾里的汉民。”他抽出一片竹片,上面用朱笔圈着“功荫”二字,“功可抵过,减死一等,流放敦煌戍边三年。”
白鹰部的长老突然跪了,老树皮似的手抠着沙土:“那巴图的命……就这么算了?”
“巴图的妻儿,官府赐粟十石、耕牛一头。”徐庶转向白鹰部,“另,两族争的泉水,由官派水吏按节气均分。”他指了指河床尽头,那里早有民夫立起半人高的石碑,“今日刻石为证,春分时铁狼部用午前水,白鹰部用午后水;夏时——”
“放屁!”铁狼部的年轻汉子打断他,矛尖直指徐庶咽喉,“我们祖辈用刀说话,凭什么听你的破钟?”
风声突然顿住。
高宠的身影从土台跃下时带起一阵风。
他的錾金虎头枪足有碗口粗,单手持着却像根芦苇秆。
枪尖点在那汉子脚边的刹那,沙石飞溅如暴雨,有粒石子擦着刘甸的耳垂飞过,在土台边砸出个小坑。
“你们可以不信钟。”高宠的声音像滚过石滩的河水,“但得问问自己——能不能接我一枪。”他手腕轻转,枪杆挑起那汉子的矛,“当啷”一声甩进河床,“我这枪,去年在漠北挑翻过左贤王的青铜盾。”
白鹰部的长老先跪了,额头抵着沙土:“汉家的法,比刀快。”铁狼部的老人跟着趴下去,骨刀“当”地砸在地上。
三百壮丁的矛杆依次触地,在河床里敲出一片闷响。
三日后,十二小部的长老跪在新立的“边律亭”前。
李孚举着官印在盟书上按了朱红,羊皮纸被风掀起一角,露出“违者诸部共讨之”的血书。
刘甸站在亭下,看胡汉孩童追着飘起的纸鸢跑过,有穿袴褶的汉家小子拉着扎羊角辫的胡女,把捡到的纸鸢递过去——那纸鸢尾巴上,还沾着半块胡饼的芝麻。
返程时,赵云牵着马走在车驾旁。
他的银枪斜背着,枪缨上还粘着伊吾谷的沙粒:“陛下今日以法代刀,比在漠北斩将夺旗更难。”
刘甸掀开车帘,望着远处冒起的炊烟。
那是刚建成的混居村落,汉式泥墙与胡族毡帐错着排,有妇人在井边打水,汉话混着胡语的笑骂飘过来。“打仗赢的是地盘。”他指尖摩挲着龙袍上的日月纹,“治世赢的是人心。”
系统蓝光就在这时亮起。
【法治认同度达标,“礼乐刑政”体系雏形建成,解锁“王道教化”光环(小幅提升归附区域稳定度)】的字样浮现在眼前,被风揉碎又重组。
而在千里外的许都学宫,年轻的太学生陈纪放下笔时,墨汁正晕开“西北之治”四字。
他望着窗外飘起的柳絮,又添了句:“始知所谓蛮夷,不过未遇明君。”
当夜扎营,戴宗踩着月光冲进帐中。
他的布鞋沾着新泥,发梢还滴着汗:“陛下!凉州马腾遣了使者,说要亲眼看‘景命律钟’。”他顿了顿,压低声音,“但金城方向的斥候回报……马腾暗中调了两万兵,屯在黄河西岸。”
刘甸望着案上的律钟,青铜表面映出他微挑的眉峰。
帐外的风卷着沙粒打在布帘上,像极了伊吾谷河床里,矛尖相击的轻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