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 > 第702章 用大黄……打仗?这锅谁来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02章 用大黄……打仗?这锅谁来背?

朱元璋眯着眼睛问他们:

“盐州地势如何?边防布置如何?敌军有多少人马?领军的是谁?现在退到了什么地方?这些,奏报上可都写清楚了?”

几位武将面面相觑,一时语塞。

八百里加急,往往只报最紧急的军情,细节之处,还需后续探报。

“连敌情都不甚明了,就嚷嚷着要领兵出战?”朱元璋的声音冷了几分,“糊涂!”

“都给咱退下!容咱想想。”

“陛下……”有将领还想再说。

“退下!”朱元璋加重了语气。

众将不敢再言,躬身行礼,默默退出了大殿。

殿内再次恢复了安静,只剩下朱元璋一人,对着那份军报,陷入了沉思。

北边那些狗东西们。

洪武十四年,北元都城和林被烧毁,脱古思帖木儿求和,愿意纳贡。

然而。

如朱元璋料想的那般,这只是权宜之计。

虽然名义上称臣,可脱古思等蒙古上下,心中必然是不服的。

这几年,也不时的有小股的入侵。

这一次的盐州,事情稍大了些。

但是。

北伐的决定,不是轻易做出的。

大军一动,那便是白花花的钱粮在流淌啊……

……

北境烽火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很快就传遍了应天府。

广智侯府内。

陆知白正在灯下翻阅着工部的图纸,听到这个消息,眉头顿时一挑。

北元犯边了,宁夏盐州?

他放下图纸,在书房内踱了几步,脑中飞速运转。

直接派大军征讨,劳师动众。

赢面是比较大。

但……

不烧钱呐?

有没有别的法子?

这正是他等待的机会!

陆知白眼神一亮,不再犹豫,立刻开始翻阅起了早已在写的方略……

第二天。

文华殿。

太子朱标也已知晓了边境的军情,正对着舆图,眉头紧锁。

“殿下。”陆知白快步走入,拱手行礼。

“小白来了,坐。”朱标抬起头,示意他不必多礼,“北边的事,你也听说了?”

“是。”陆知白坐下,开门见山,压低了声音,“我有一策,或许……可以另辟蹊径。”

“哦?”朱标来了兴趣,“说来听听。”

陆知白略一沉吟,组织了一下语言,缓缓道:

“强攻并非上策,我以为,可尝试从北元的软肋,民生入手,辅以……经济之策。”

“经济之策?”朱标眉头一皱,满脸疑惑,旋即眉毛一挑。

“不错。”陆知白看看四周,又压低了声音,“北元鞑虏,逐水草而居,其民生所需,多依赖牛马交易,以及……大黄。”

“大黄?”朱标一愣,显然没将这种常见药材与军国大事联系起来。

陆知白凑近了些,解释道:“北方苦寒,食肉饮酪,易积滞,极大依赖我朝输出的大黄通便去火。

若是我朝严控大黄出关,甚至断绝……其内部必生混乱,战力自然削弱。”

“用药材当武器?!”

这番话,如同平地惊雷,让朱标惊得站了起来。

用大黄……打仗?

经济战?!

他背负着手,来回踱步,脸上满是震惊和难以置信。

“此法……此法当真可行?”朱标看向陆知白,眼神复杂,神色又惊又疑。

“当然不敢说十拿九稳。”陆知白坦诚道:“此法之关键,在于执行。如何严密封锁商路,如何防止走私,如何应对其内部反应,皆需周密部署。”

朱标停住脚步,盯着陆知白,眼神里满是惊叹与思索。

这家伙向来不走寻常路,这个想法太过惊世骇俗,甚至有些……匪夷所思。

但细细想来,却又并非全无道理。

自古以来,盐铁专营,便是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手段。

如今,用大黄来制衡北元……

朱标心中巨震,震惊于陆知白的大胆和奇思妙想。

但转念一想,如今徐达抱恙,北伐之事需慎之又慎,若能用此法兵不血刃地挫败北元,倒也未尝不是一条奇策啊。

“经济战……”朱标喃喃自语,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

他忽然想起了什么,猛地一拍手。

“来人!”

一名内侍应声而入。

“去取一卷《管子》来!”朱标吩咐道。

他记得,春秋时期,管仲辅佐齐桓公,似乎……也曾用过类似的经济手段,制衡过其他诸侯国。

他要好好看看,这位先贤,当年是如何运筹帷幄,用经济之术,经略天下的!

等待的间隙。

朱标指尖在桌案上轻轻敲击。

片刻后,他看向陆知白,唇边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话语却透着沉甸甸的分量:

“此事重大,这干系,你怕是担不动……”

陆知白闻言,脸上也浮现出相似的,心领神会的笑容。

他微微躬身,语气带着几分理所当然:

“确实,这事儿,还需要太子殿下把把关,不然我也不晓得该从何着手。”

“哈哈~”朱标笑了两声,旋即那笑意隐去,眉宇间重新染上思虑。

两人都没有把话说透。

窗户纸虽薄,却无人主动去捅破。

这等经略国策,一旦功成,便是泼天的功劳。

自然是主事者的荣耀,毫无疑问,会落在太子的头上。

可若是……

万一……走漏了风声,或是北元应对得当,计划未能奏效。

甚至引来了更激烈的反弹……

那失败的责任,又该由谁来承担?

这口“锅”,沉重无比,绝非寻常臣子能够背负,甚至可能牵连甚广。

朱标踱了几步,停在窗前,望着外面被风吹动的树梢。

“你这计策,攻其不备,确是高明。”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但行此事,每一步都需如履薄冰……”

此事的计划一环扣一环,非常周密,但坏处就是,一旦执行起来,牵涉的人员、部门众多。

任何一个环节出了纰漏,都可能前功尽弃。

“你今日所言,我会仔细斟酌。”朱标背负双手,目光悠远,“此事暂且不要外传,尤其是细节。”

他没有再多问。

盟友都没找好,这事,陆知白肯定还没呈报给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