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暮之年,双目已不甚清明,唯余心中记忆,如陈年佳酿,愈久弥香。回首此生,波澜壮阔,奇遇迭起,而其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便是遇见了她——李言笑。世人皆传她是神女降世,救国救民,于我而言,她更是照亮我灰暗人生的一束光,是懂我、惜我、引我前行的挚友。
我仍清晰记得,言笑曾有一次意外落水。那次之后,再见她时,总觉得她变了。并非容貌,而是气质,是言谈举止间的那份从容与笃定,甚至带着一丝不属于她年纪的沉静与锐利。
起初我以为是落水受惊后的沉淀,她也极力模仿着往日的性情,与我们嬉笑打闹,试图融入。
可我是她最好的朋友,怎能察觉不出那份刻意?她的笑容依旧,眼底却多了些我读不懂的深邃。我虽心存疑惑,但那是她的秘密,我选择缄默,只在她需要时,默默陪伴。
变故始于新城查案。那一次,是她初露锋芒。她凭借着过人的智慧与胆识,不仅揭露了周浩的惊天阴谋,还发现了谢华怀和谢华富两人是前朝之人,找到了他们埋那些矿工的地方,帮助新城剩余的百姓,更提出了种植棉花这等新奇绝妙的想法,为百姓谋得了生计。
我站在一旁,看着她侃侃而谈,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与自信,只觉得她身上仿佛有光。那时我便想,言笑她,真的不一样了,这份不一样,带着无穷的力量。
后来,清明阁事发,她身陷困境,前来寻我相助。我心急如焚,想要立刻奔赴她身边,可父亲却将我死死关在家中,不许我踏出半步。
那是我第一次对父亲产生如此强烈的不满与恼火,只觉自己无用,连挚友身陷囹圄都无法施以援手。
我万万没有想到,那个平日里对我虽严厉却也算关切的父亲,竟然是假的!他是三皇子赵放那个狼子野心之辈,找人戴着人皮面具,安插在我身边的棋子!
是言笑,最终看穿了这一切。她不仅戳穿了赵放的阴谋,还亲手杀了那个制造人皮面具的鬼医,为我报了仇。那一刻,我看着她坚定的背影,心中除了感激,更有深深的震撼。
而更让我铭记终生的是,她看穿了我内心的束缚与渴望。在世人眼中,我是楚家的女儿,只需循规蹈矩,相夫教子。唯有她,愿意停下来,聆听我真实的想法,告诉我,我不必活在他人的期待里,我可以做我自己。
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有人如此懂我。我看着她,觉得她真是个神奇的人,仿佛能洞悉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或许,世人说她是神女,并非虚言。
再后来,大战一触即发,陛下御驾亲征。我亦想奔赴沙场,为国效力,也为能与言笑并肩。然而,久别重逢的高寅却拦住了我。他眼神坚定,语气恳切,劝我留在京城,后方亦需有人镇守。我虽心有不甘,但终究听从了他的建议,选择在京城默默支援。那段日子,日夜煎熬,每一次传来前线的消息,都牵动着我的心。
终于,边关传来大捷的喜讯!那一刻,我欣喜若狂,所有的辛苦与疲惫仿佛都烟消云散。可紧随而来的,却是高寅战死沙场的噩耗。那个曾在我年少时给予我关怀,重逢后又默默守护我的人,永远地留在了那片他誓死保卫的土地上。欢喜与悲痛交织,让我彻夜难眠。
如今,岁月已老,往事如烟。言笑她,早已功成身退,或许回到了她来时的地方。而我,守着这份回忆,在京城安度晚年。每当想起言笑,想起高寅,想起那些波澜壮阔的岁月,心中总有暖流涌动。是言笑让我懂得了何为真正的自我,何为家国大义。她是我心中永远的神女,也是我此生最珍贵的挚友。
此生有此奇遇,有此挚友,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