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祝英台和丫鬟银心一起出门,前往月老祠那里求签。
祝英台和银心刚刚走进月老庙里,在旁边听见一个女孩和一个解签的老婆婆正在对话。
祝英台只是顺便好奇在旁边,并没有刻意去听她们之间的对话,但是庙的空间就那么大,青春年少的祝英台又不是耳聋。所以跪在神像对面的蒲团的时候,顺耳也聆听紫衣少女和皂衣老婆婆之间的对话。
祝英台听见那个少女对解签释梦的老奶奶说:“阿婆,我这几天一直都在重复一个怪梦,梦里的人的衣着打扮和现在的人都不一样,亭台楼阁也和现在的房子院子不一样,不知道为什么会做这样的梦。”
那老婆婆听了那个少女说的话,若有其事地掐着手指,算了一会,然后一本正经地对问事的少女说道:“这些怪梦与你今生并没有什么关系,你且用不着担心害怕。你梦到的这些兴许是几百年,甚至是千年之后世界的样子。兴许你因缘巧合连接到未来世界的信息了。”
少女听了老婆婆说的这番话,有些骇然地说:“这也是奇怪了,如此说来,这梦乃是未来的事情,那我也好奇,我未来也是那个时候的人吗?我在那个时候,还是女儿身?我觉得当女子命苦,要是将来能投胎当男子就好了。”
老婆婆笑了笑,说:“小姑娘,心地善良,是有福德的人,下辈子会脱离女身的了。你还有什么好忧愁的呀。”
那女子又问道:“我在梦里看见一个生的很俊美的男子,被别人拖拽,几个人好像在伤害他,那个俊美的男子被拖拽的时候,在喊:范,救我,不要受他们威胁。可是他的所谓朋友好像置之不理,又似笑非笑地嘲笑他说大男人流点血怕什么。然后眼睁睁几个人一起把他拖到楼台之处,那个俊美的男子一直在喊我不会受你威胁的,我从二十五岁的时候就被你们威胁,然后他们就把那个俊美的男子害死了。然后我就从梦里醒过来了。”
说到这里,少女忍不住然然泪下,说:“刚刚您老人家说我梦见的事物都是真的,那能不能让我下辈子能救那个男子。这个梦真让我难过,我希望我以后投胎能救他。”
老婆婆听了少女说的话,叹道:“小姑娘,到那个时候,你都投胎转世不知道几十几百次了,还怎么会想起来那个梦,就是想起来,你又什么知道去哪里救那个人。这都是千年以后的事情了。我老太婆虽然精通占卜,这其中的业力原因我都不太清楚,只是模糊个大概而已。你又何必因为和现在年代没关系的梦而自我烦恼呢?”
那个少女听了老婆婆说的话,行了礼,拿出一些铜钱放在桌子上,说道:“谢谢婆婆开导。”然后转身就离开。
其实这个老妇人乃是魏华存仙姑的化身,在此地主持管理这间月老庙,暗中以譬喻解梦占卜之事度化众生。
祝英台这个时候,才静下心来,双手握着签牌的竹筒,闭目静心地摇签,口里轻轻地默念一些词语。不一会便摇拨出一支签,掉在自己坐的蒲团旁边。祝英台把签牌捡起来,看见签牌上面以篆书写着几个字云“花无百日红,尽在化蝶中。
祝英台手里持着此签,轻移莲步,来到解签的老婆婆的面前,所谓礼貌地行了下礼,然后把签牌交给解签的老婆婆看。
那位满头银丝的老婆婆,看了看祝英台,接过了祝英台手里的签牌看了看,问道:“姑娘解的可是姻缘之签,可是关于做梦的?”
祝英台听那婆婆一说,感觉老婆婆有些神机妙算,一定不是平凡的老妇人,于是点头回答:“婆婆真是神机,英台就是要解梦,不知道此签是有何玄机。”
那老妇人虽然满头雪霜银丝,一身鸡皮似的皱纹肤理,但是一双洞明世事的眼睛却闪着寒光,好像能看透人心一般,有一些令人感到害怕。
那老妇,看了看签牌,舒了口气,问道:“姑娘要解的是何梦?”
祝英台于是便将自小便做的梦境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那解签的老妪。
那老妪听了之后,只是掐了掐指,似乎在占卜,过了一会,回答道:“此乃是缘分,也是宿命,也是因果,你们无法回避。梦中男子确有此人。其中自有因果,老婆大了解,但是有诗告诉小姐,小姐仔细听得清楚,以后自然分明。”
祝英台听到此话,点了点头,说了声好。
然后解签的老婆婆接着说道:“家居禹皇归天地,孤木在顶刀分水。南柯一梦是前缘,今生今世两生情。若问此谜在何处,须往杭城尼山寻。”
那老妪说罢,祝英台从腰间的囊子里取出来一枚碎银子,放在老婆婆坐的桌子上面,然后行了礼,表示感谢,然后转身,拉着丫鬟银心的手,走出月老祠。
在回家的路上,祝英台对银心说:“银心,你有没有觉得那个老婆婆很奇怪吗?”
银心回答道:“哪里奇怪了,只是一个解签的老婆婆而已,难不成是神仙变的?”
祝英台说道:“她说梦中人确有此人,家居禹皇归天地,禹王就是大禹,大禹葬于会稽,莫非此人乃是会稽人?而孤木顶上刀分水应该就是一个梁字,莫非此人生梁?”
银心听了,笑了笑,说道:“小姐也信这个吗?”
祝英台取出从小母亲给自己一对蝴蝶玉坠看了看,心中感到一些迷茫。
回到祝家庄的时候,祝英台就上绣楼进入了自己的闺阁之中。
祝英台在自己闺房里发呆了一个时辰,然后对丫鬟言道:“银心,我要做一个决定,那就是要到杭州的尼山书院去求学读书?”
银心听了,有些慌张地说道:“小姐,老爷他是不会答应的。”
祝英台莞尔一笑,说道:“所以我更需要你来帮助我完成这个想法呀。”
说罢,祝英台对银心附耳细语,详谈了计策要如何又如何又如何如何,银心听了,点头答应。
自那日开始,祝英台就故意将自己关在闺阁之中,佯装生病,故作茶饭不思之态,暗中早就偷偷摸摸把之前收藏好的点心,茶水,偷偷地吃。却对外装着生病的样子,拒绝面见他人。
祝公远和妻子滕氏也为此开始担心起来。
银心,皱着眉头,对老爷祝公远和夫人滕氏说道:“老爷,夫人,小姐病了,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吃不喝的,口口声声说要去杭州求师读书。”
祝公远听了银心说的话,感到不满地说道:“名门闺秀千金女,不知道在家里好好地绣凤描龙,要出什么门?读什么书?”
祝夫人滕氏,叹了口气,说道:“老爷,英台肯定是生病了,我们赶紧请个郎中看看才对吧?”
这个时候,祝英台的兄长祝英齐刚刚草外面花天酒完,回到祝家就听家里奴仆说妹妹英台病了,不由呵呵笑了,不以为然地说道:“生病?我看九妹她是在装病,要爹你答应她出门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