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我的爱一生只有你 > 第293章 小芳失踪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天,局里负责刑侦工作的王副局长找到余良,向他汇报协查通报里的情况。

“就在前几天,邻省邻县的一个村子里,有个姑娘失踪了。据她家人说,她是被人贩子骗到这里,可能就卖到了我们县里。”王副局长汇报道。

王副局长是县公安局的老人,一个脸膛黝黑、头发花白的老刑警,据说在这个小地方干了快二十年,是局里的“活字典”和“定海神针”。

“王局,咱们县当前的主要治安问题是什么?我刚来,情况还不熟悉,想听听您的意见。”余良问道。

王副局长犹豫了一下,搓了搓手,说道:“余局,不瞒您说,咱们县总体还算平稳,但……农村那边,确实有些老大难问题。比如说,盗窃、赌博,还有就是……”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词语,“还有就是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比如……拐卖妇女儿童。”

余良心中一动。拐卖妇女儿童,这是极其恶劣的犯罪行为,性质严重,影响极坏。他皱起眉头:“哦?这个问题很严重吗?”

“唉,确实是块心病。”王副局长叹了口气,“咱们县偏僻,穷,一些山里的村子,娶媳妇困难。这就滋生了一些专门从外地,甚至更偏远的地方,把妇女骗过来、买过来的团伙和个人。虽然我们一直打击,但总是屡禁不止。有时候,买媳妇的家庭,全村人都帮他打掩护,我们下去调查,阻力很大。”

余良明白了。这不仅仅是法律问题,更是复杂的社会问题和观念问题。“最近有没有接到相关的报案?”余良问道。

王副局长点点头,脸色凝重起来:“有。而且……还是个比较恶劣的案子。一个多月前,邻省邻县的一个村子里,有个姑娘失踪了。据她家人说,她是被人贩子骗到这里,可能就卖到了我们县里。”

“失踪人口?”余良立刻重视起来,“具体什么情况?”

“失踪的女孩叫小芳,十九岁,邻县山区农村的,家里条件很困难。她父母说,一个多月前,有个自称是她远房表姐的女人来找她,说给她介绍个好婆家,条件不错,让她跟着去看看。结果,这一去就没回来。她父母等了好几天,联系不上,怀疑是被拐卖了,就报了警。邻县公安局查了几天,没什么线索,后来通过协作机制,把信息反馈给了我们。”

“人贩子作案,通常都会有人接应,或者已经有下家了。”余良沉吟道,“这个‘远房表姐’找到了吗?”

“没找到,很可能就是人贩子或者人贩子的同伙。”王副局长说,“我们现在掌握的情况很少,只知道小芳可能被带到了我们县,但具体哪个乡镇、哪个村,一点头绪都没有。”

余良站起身,在办公室里踱了几步。

“王局,这个案子必须高度重视!”余良的声音坚定有力,“人命关天,更何况是拐卖妇女这种恶性犯罪。我们必须立刻组织力量,全力侦破!”

王副局长看着眼前这位年轻的局长,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没想到余良反应如此迅速,态度如此坚决。以前的几位领导,遇到这种涉及面广、阻力大的案子,往往会先研究研究,拖一拖。

“是!余局!我马上安排刑侦队的同志着手调查!”王副局长立刻应道,感觉心里那块压了许久的石头,似乎有了一丝松动的迹象。

“好。”余良停下脚步,看着王副局长,“王局,我知道咱们县的情况特殊,办理这类案件可能会有很多困难。但我相信,只要我们依法办事,坚持原则,就一定能克服困难。这个案子,我来牵头!”

“余局,您……”王副局长还想说什么,但看到余良眼中不容置疑的决心,最终只是点了点头,“好,一切听您的指挥!”

余良微微一笑:“王局,您经验丰富,是我们的老前辈,更是我的得力助手。咱们要精诚合作。另外,我需要了解一下县里的人口结构,特别是适龄未婚女性的情况,还有,哪些乡镇、村庄有比较严重的‘买媳妇’现象,这些信息对我们很有帮助。”

“这些资料,局里档案室有一些,我让小张给您整理一份。”小张是刑侦队的一名年轻内勤。

“谢谢。另外,我需要立刻去邻县,了解一下失踪女孩小芳的具体情况,以及他们那边掌握的线索。越早行动越好,人贩子转移人犯的速度很快。”

“我陪您去。”王副局长毫不犹豫地说。

“不用,王局,您留在局里主持日常工作,协调各方。我先带一名侦查员过去。对了,局里谁比较擅长追踪和摸排?”

“侦查员小刘,叫刘建军,是个退伍兵,人很机灵,也肯干,在刑侦队干了几年了,对农村情况比较熟。”王副局长推荐道。

“好,就让小刘跟我一起去。另外,准备一下相关文书和设备。”余良说道。

“没问题!”王副局长回答。

下达了指令,余良立刻感觉到一种沉甸甸的责任压在了肩上。他知道,这起拐卖案只是开始,他作为新任局长,将要面对的,可能是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根深蒂固的陈旧观念,甚至是来自某些方面的阻力。但他别无选择,他必须迎难而上,用法律的利剑,斩断这条罪恶的链条,给受害者一个公道,也给这个偏远的小县城带来一丝新的气象。

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照在余良坚毅的脸庞上。他的警察生涯,即将在这个小县城,迎来第一个严峻的考验。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余良就和侦查员刘建军乘坐一辆北京212吉普车,匆匆赶往邻县。

到了邻县,邻县公安局长很热情,派负责此案的侦查员老张与他们同行。老张四十多岁,皮肤黝黑,经验丰富,对当地情况了如指掌。

车子在坑洼不平的土路上颠簸了近三个小时,终于到达了邻县小芳失踪的那个村子。

这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落,房屋依山而建,错落有致,但大都显得破旧。村民们穿着朴素,脸上刻满了风霜的痕迹。

小芳的家是一间低矮的土坯房,院子里晾晒着一些玉米。看到公安同志再次到来,小芳的父母——老李头和他老伴,愁苦的脸上又添了几分焦虑。他们已经几天几夜没合眼了。

“同志,有消息了吗?我闺女……她有下落了吗?”老李头抓住老张的胳膊,声音沙哑地问道。

“大爷,大娘,你们放心,我们正在全力调查。”老张安慰道,然后向余良介绍情况,“余局,这就是小芳的父母。”

余良走上前,握住老李头的手:“大爷,大娘,我们是来帮你们找闺女的。请相信我们,一定会尽最大努力!”

老李头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希望,但还是忍不住老泪纵横:“谢谢……谢谢你们……都怪我们没用,没看住俺闺女……”

“大爷,这不怪你们。现在最重要的是想办法找到小芳。”余良安慰着,然后仔细询问起了小芳失踪前的具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