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开局:召唤锦衣卫 > 第三百一十二章 皇帝大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羿日

大燕皇宫,大婚当日。

天还未亮,整个皇宫便已苏醒,沉浸在一种盛大而庄重的氛围之中。红绸高挂,宫灯结彩,汉白玉的栏杆被擦拭得光可鉴人,

御道铺上了崭新的红毯,一直从宫门延伸至举行大典的太和殿。

钟鼓礼乐之声悠扬响起,伴随着仪仗侍卫整齐划一的脚步声,宣告着这场举国瞩目的盛典正式开始。

储秀宫内,叶萱萱早已梳妆完毕。

凤冠霞帔,繁复华丽至极。大红的嫁衣上以金线绣出翱翔九天的凤凰与雍容华贵的牡丹,每一针每一线都凝聚着天下最顶尖绣娘的心血,象征着无上的尊荣与责任。

女官和宫女们屏息凝神,小心翼翼地做最后的检查,确保每一处细节都完美无瑕。

吉时到。礼乐声变,变得越发恢弘肃穆。

在引礼女官的搀扶下,叶萱萱手持玉如意,一步步走出储秀宫。宫门外,皇后的銮驾仪仗早已等候多时。旌旗蔽日,伞盖如云,身着礼服的侍卫与内侍垂首肃立,气氛庄严至极。

她登上凤舆,视线被珠帘稍稍遮挡,但仍能看见前方漫长而华丽的仪仗队伍,以及更远处,那巍峨矗立的太和殿。

心,在胸腔里跳得飞快。今日之前,她只是江南水乡的一个普通官家女儿;今日之后,她便是这天下最尊贵的女子,母仪天下的皇后。这份转变带来的巨大冲击,直到此刻,才无比真实地降临。

凤舆起驾,沿着铺陈好的御道,在庄严的礼乐和无数臣工、命妇的跪迎中,缓缓驶向太和殿。

与此同时,王紫嫣、冷凝曦、沐灵霜、阿依娜四人,也依照册封的位份,穿着符合规制的嫁衣,在各自的引导下,前往指定的宫殿等候。

她们的仪式虽不及封后大典隆重,但同样是改变命运的一刻。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不安与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太和殿前,文武百官依品级肃立。

李景炎身着十二章纹衮服,头戴十二旒冕冠,立于高高的丹陛之上。阳光洒在他年轻而刚毅的脸庞上,冕旒微微晃动,遮挡不住他那双深邃锐利、此刻却平添几分庄重与威仪的眼眸。

他平静地注视着凤舆缓缓行来,气度沉静,仿佛天下尽在掌握。

繁复而隆重的仪式一项项进行。告祭天地、宗庙,宣读册文、宝文,授皇后册宝……

叶萱萱在女官的引导下,完成每一个动作。她的声音清晰而柔韧,举止端庄得体,丝毫未曾出错,赢得了礼官们暗自的赞许。

当李景炎将皇后金册与金宝正式授予她时,两人的目光有瞬间的交汇。他看到她眼中强自镇定的紧张,以及深处那抹属于她本身的柔韧光华。

他几不可查地微微颔首,目光沉静,却仿佛带着一种无形的力量,让她怦怦乱跳的心,奇异地安定了些许。

“臣妾,谢陛下恩典。”她深深下拜,声音传遍寂静的广场。

礼成。钟鼓齐鸣,响彻云霄。

百官跪拜,山呼海啸般的声音震耳欲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声浪如潮,席卷过整个皇宫,宣告着大燕王朝迎来了新的女主人。

叶萱萱站在李景炎身侧稍后的位置,望着下方跪伏的芸芸众生,望着身旁威临天下的帝王,心中百感交集。荣耀、责任、茫然、以及一丝微弱的、对未来的期盼,交织在一起。

大典礼毕,帝后起驾回宫。

接下来的宫宴、接受命妇朝拜等事宜,更是繁琐累人。直到华灯初上,盛大的庆典才逐渐落下帷幕。

皇宫各处殿宇都亮起了灯火,尤其是新晋妃嫔们所住的宫苑,更是红烛高照,等待着或许会到来的圣驾。

—————

皇宫。

夜色已深,万籁俱寂。白日里的喧嚣与喜庆气氛似乎还残留着一丝余温,但更多的是一种仪式过后的深沉宁静。宫灯在廊下散发着柔和的光晕,与天边疏朗的星子交相辉映。

大婚的盛大典礼已然结束,帝后接受了百官和命妇的朝贺,一切礼制周全,完美无瑕。

此刻,叶萱萱——如今已是大燕王朝母仪天下的皇后,正端坐在慈宁宫温暖如春的内殿中。

她已换下那身沉重繁复的龙凤同和袍与大婚吉服,卸去了层叠华丽的珠翠头面,只着一身正红色的常服宫装,墨玉般的青丝简单挽起,簪着一支赤金凤尾簪并几朵小巧的珍珠珠花,虽简洁,却更衬得她容颜清丽,气质温婉中带着新后的端庄。

她的对面,坐着当朝太皇太后。太皇太后亦是一身常服,神态慈和,手中捻着一串光滑的紫檀佛珠,正含笑看着眼前的新后。

“今日累坏了吧?”太皇太后的声音温和,带着长辈的关切:“这一整日的规矩流程下来,便是哀家当年,也觉得有些吃不消呢。”

叶萱萱微微垂首,唇角含着恰到好处的笑意,轻声回道:“回太皇太后,臣妾不累。一切都是祖宗规制,礼不可废。”

她的声音依旧柔婉,却比做秀女时多了几分沉稳。

“好孩子,在哀家这里,不必如此拘谨。”太皇太后示意身旁的宫女奉上温热的红枣桂圆茶:“喝点热茶,安安神。如今你已是皇后,这后宫便是你的家,哀家是你的皇祖母。”

“谢太皇太后。”叶萱萱双手接过白玉茶盏,温热的触感透过杯壁传来,驱散了些许深夜的寒意。她小口啜饮着,甘甜的茶汤滑入喉中,确实令人心神舒缓。

殿内一时安静下来,只有烛火偶尔爆出一两声轻微的噼啪声,以及更漏滴滴答答的轻响。

太皇太后细细打量着叶萱萱,目光温和却也不失锐利。她历经三朝,看惯了后宫起落,人心浮沉,眼前这个女孩,是她亲自为皇帝择定的皇后,家世清贵,性情温良,容貌德行皆是上上之选。但能否担起中宫之责,母仪天下,还需时日观察。

“今日见了各家的命妇女眷,感觉如何?”太皇太后似是闲聊般问道。

叶萱萱放下茶盏,认真想了想,谨慎答道:“各位夫人皆恭谨守礼,对陛下、对太皇太后、对臣妾皆是一片赤诚恭贺之心。只是人多了,臣妾一时尚未能全然记住,恐有疏漏,还需日后慢慢熟悉。”她回答得滴水不漏,既表达了感受,也承认了不足,态度谦逊。

太皇太后满意地点点头:“不急,慢慢来。日后晨昏定省,年节筵席,见的机会多了,自然就熟了。哪些人家是真心拥戴,哪些或许存了些别样心思,这其间的分寸,日后你也要慢慢体会。”

这话语里,便带了几分提点和教导的意味。叶萱萱立刻恭声应道:“臣妾谨记太皇太后教诲。”

“皇帝他……”太皇太后话锋微转,提到了李景炎,语气中多了些复杂的意味,“今日大婚,前朝事多,他怕是也没能好好歇息。哀家看他晚宴时,眉宇间虽带着喜气,却也有些挥之不去的倦色和思虑。”

叶萱萱闻言,眼前浮现起李景炎的身影。晚宴时,他坐在她身侧,接受万民朝拜,英姿勃发,天威赫赫。但偶尔侧目,她确实能捕捉到他眼底深处那一抹不易察觉的凝重。她想起那夜在御书房外隐约感受到的肃杀之气,想起他肩头扛着的万里江山。

她轻声道:“陛下勤政爱民,心系天下,自是辛劳。臣妾……臣妾只愿能尽心侍奉,为陛下分忧解难于万一。”这话说得真诚,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心疼。

太皇太后将她的神情看在眼里,微微一笑,带着些许感慨:“皇帝性子冷峻,自登基以来,历经风波,越发沉静寡言,心思也藏得深。哀家有时也看不透他。但他既选了你,待你不同,便是你的缘法,也是你的责任。”

“这后宫,看似富贵太平,实则暗潮从未止息。哀家老了,日后这宫闱之内,需要你来替他稳住。不仅是管理妃嫔,平衡各方,更要懂得体谅皇帝的心,在他疲惫时,能有一处让他安心放松的所在。”太皇太后的话语渐深,已不再是简单的闲话家常,而是在传授着为后之道,夫妻相处之道。

叶萱萱听得心头发热,又觉责任重大,她郑重起身,敛衽行礼:“臣妾必定恪尽职责,谨守本分,尽心尽力辅佐陛下,打理宫闱,绝不敢有负太皇太后期望与陛下恩泽。”

“好,好,快起来。”太皇太后虚扶了一下,示意她坐下:“哀家知道你是个好的。只是有时,光是‘好’还不够。皇帝身处高位,看似无所不能,实则最是孤寂。你需要更多的智慧和勇气,才能真正走到他身边,而非仅仅跪在他的身后。”

她顿了顿,目光似乎穿透了时光,看到了遥远的过去:“就像哀家当年,陪伴绍兴皇帝一样……帝王之路,从来不易。”

这番话,推心置腹,蕴含着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最深刻的感悟。叶萱萱只觉得心头震荡,仿佛有一扇新的大门在她面前缓缓打开。她不再仅仅是一个新嫁娘,一个刚刚册封的皇后,她开始更深刻地理解“妻子”与“国母”这两个身份所承载的重量。

“臣妾……明白了。”她轻声应道,眼神却比方才更加坚定明亮。

太皇太后欣慰地笑了笑,似乎有些倦了,她摆摆手:“好了,天色不早了,你也累了一天,早些回坤宁宫歇息吧。皇帝那边……或许还在忙。明日还要接受宗室亲王们的朝见,养足精神要紧。”

“是,臣妾告退。”叶萱萱起身,再次恭敬行礼,仪态万方。

在宫女的簇拥下,叶萱萱缓缓走出慈宁宫。仰头望去,夜空深邃,星河璀璨,一如她此刻复杂而又充满期许的心情。

坤宁宫——那是皇后的寝宫,也将是她未来漫长岁月里的家。

夜风吹起她宫装的裙摆,廊下的宫灯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这深宫之夜,总算有一处温暖的所在,为这位年轻的帝王而亮起了。

——————

红烛高烧,将宫殿内映照得一片暖融喜庆。大红的喜字贴满窗棂,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馨香。

叶萱萱已卸下了沉重的凤冠和部分繁复的首饰嫁衣,换上了一身相对轻便但仍不失庄重华丽的大红寝衣,坐在铺着龙凤喜被的床榻边,心跳如鼓鼓。

殿内的宫女太监早已被屏退,只剩下她一人,等待着皇帝的到来。

门外终于传来了脚步声和太监的通传声。

殿门开启,李景炎高大的身影走了进来。他已换下常服,穿着一身暗红色的龙纹便袍,少了几分白日的极致威严,多了几分居家的随意,但那与生俱来的帝王气场依旧令人不敢直视。

叶萱萱连忙起身,依礼相迎:“臣妾恭迎陛下。”

“不必多礼。”李景炎抬手虚扶了一下,目光落在她的脸上。褪去了白日厚重的妆容和繁饰,她更显出几分清水出芙蓉的清丽与娇柔,脸颊上带着自然的红晕,不知是烛光映照,还是羞怯所致。

宫人悄无声息地退下,并关上了殿门。

屋内只剩下他们二人。气氛一时间变得有些微妙而安静,只能听到红烛燃烧时轻微的噼啪声。

“今日,累了吧?”李景炎率先开口,打破了沉默,声音比平日处理政务时温和许多。

叶萱萱轻轻摇头:“回陛下,臣妾不累。”声音轻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李景炎走到她身边坐下,很自然地握住她的手。她的手微凉,指尖有些轻颤。

“在朕面前,不必如此紧张。”他看着她,语气放缓:“朕记得你说过,希望朕不只是皇帝。”

叶萱萱抬起头,撞入他深邃的眼眸中。那里面没有了朝堂上的锐利和冰冷,反而映着烛光,显得有几分温和。她想起御花园莲池边的对话,想起他说的“寻常人家的公子哥儿”,心中微微一暖,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些许。

“是,陛下。”她轻声应道,尝试着露出一个笑容。

“北境有些军情,方才处理了片刻,来得晚了。”李景炎罕见地解释了一句,似乎不想让她觉得被冷落。

“国事为重,臣妾明白。”叶萱萱连忙道。

李景炎点了点头,目光扫过桌上准备好的合卺酒:“喝了合卺酒,便早些安歇吧。明日,漠南使团离京,还有许多事要处理。”

两人依礼饮下合卺酒。酒液微辣,却带着一丝甘甜,一如他们此刻复杂难言的心情。

红烛帐暖,春宵千金。

窗外的月色悄悄隐入云层,似乎也不忍打扰这深宫之中,一对新人最初而珍贵的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