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属虚构,历史架空,都是白话文,脑子寄存处)
准备好了一切,张合站在队伍前方,面带欣慰地看着眼前那一排排穿戴齐整、精神抖擞的大戟士们。他们手持长戟,身披重甲,宛如钢铁长城一般矗立在那里,散发出令人敬畏的气息。
张合深吸一口气,然后开始了他的战前动员:“弟兄们!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艰苦训练,今天就是你们展现真正实力的时候了!让世人看看我们大戟士的厉害!”他的声音洪亮而激昂,仿佛能够穿透每个人的心灵。
大戟士们听着张合的话语,心中的热血如潮水般翻涌。他们紧握着手中的长戟,眼神坚定,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
张合见状,心中一阵激动,他高声喊道:“大力戟士,克敌摧锋,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这口号如同惊雷一般在战场上炸响,震耳欲聋。
周边的士卒们被这激昂的口号所感染,纷纷朝天呐喊附和:“大力戟士,克敌摧锋,战无不胜!”一时间,整个战场都被这雄壮的呼喊声所淹没,士气如火山般喷涌而出,再次拔高了一个层次。
待呐喊声渐渐平息,张合冷静地按照之前制定的战略决策,下达了进攻的命令。他让大力戟士们作为先锋,如猛虎下山般冲向桥头,以雷霆万钧之势冲破敌人的防线。
在大戟士们的身后,是张合源源不断的步兵部队。他们紧密地跟随在大戟士之后,为其提供支援和保护,确保先锋部队能够顺利地突破敌人的防御。
最后,压轴登场的是河北骑兵。他们最后将会风驰电掣般地驰骋在战场上,如旋风一般席卷而过,给敌人带来最后的致命一击。
令人惋惜的是,张合心中那美好的设想,在现实面前却极有可能遭受巨大的冲击和偏离。
就在这时,大戟士们开始踏上界桥,他们步伐稳健,犹如一座移动的城墙,逐渐展现在众人眼前。
这些大戟士们,一个个高举盾牌,严密地排列成阵,手持长戟,稳步向前推进。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宛如经过千锤百炼的钢铁洪流,让人不禁为之惊叹。
这一幕场景,不仅让张白骑等人看得目瞪口呆,就连周围张白骑麾下的士兵们也都被深深地震撼到了。然而,张白骑并没有被眼前的景象所迷惑太久,他迅速回过神来,毫不犹豫地下达了命令:“放箭!”
刹那间,箭矢如雨点般密集地射向界桥上的敌军。然而,令人失望的是,这些箭矢对于大戟士们来说,似乎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
大戟士们身上穿着厚重的铠甲,再加上他们手中坚固的盾牌,使得大部分箭矢都被轻易地隔绝在外。尽管偶尔会有一些运气不佳的大戟士被箭矢射中要害,命丧黄泉,但这样的人数实在是少之又少。
张白骑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愕地看着这一切。他万万没有想到,袁绍的麾下竟然拥有如此精锐的部队!大戟士们那整齐的步伐、严密的阵型以及无懈可击的防御,都给他的内心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射向空中的箭矢宛如一张巨大的网,铺天盖地地朝着大戟士们笼罩过去。然而,这看似严密的箭网却收效甚微,大戟士们的盾牌和铠甲有效地抵挡住了大部分箭矢的攻击。
眼见这种情况,张白骑当机立断,毫不犹豫地改变了策略。他站在高处,高声大喊,下达着命令:“全军听令,抛射!给我将这些士卒身后的部队射杀殆尽!”
这是张白骑所能想到的最佳应对之法了。既然无法直接射杀那些向前推进的大戟士,那么就转而攻击他们身后的普通士卒。张白骑对自己的箭矢有着足够的信心,相信能够给这些普通士卒造成巨大的杀伤,从而将利益最大化。
随着张白骑的一声令下,箭矢如雨点般再次密集地射向张合的大军。不过,这一次的攻击方向有所改变,不再是平射向大戟士,而是以抛射的方式,越过前方的大戟士,直接落在他们身后的普通步卒身上。
这些普通步卒虽然在旁人眼中或许只是普通的士兵,但实际上,他们在河北地区也算是极其精锐的存在。然而,面对如此密集的箭雨,他们的防御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那些未能洞穿大戟士的箭矢,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狠狠地砸向了大戟士身后的河北精锐士卒。这些箭矢虽然对大戟士而言都是不过是些许风霜罢了,但对于他们身后的士兵来说,却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
尽管士兵们身上的盾牌和甲胄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防护,抵御一些箭矢的袭击,但面对如此密集且力道厚重的箭矢,这些防护措施显得微不足道。箭矢如雨点般不断地落下,每一支都蕴含着巨大的力量,不少的箭矢仰仗着惯性轻易地穿透了盾牌和甲胄,给士兵们带来了致命的伤害。
这就形成了一种极其诡异的局面:作为前锋的大戟士伤亡寥寥无几,他们犹如铜墙铁壁一般,抵挡住了敌人的箭矢攻击;然而,处于大戟士身后的河北精锐士卒却遭受了惨重的损失,他们在箭雨的肆虐下纷纷倒下,鲜血染红了桥梁。
张合站在阵前,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幕,心如刀绞。他深知这些士兵都是河北的精锐,是他手中的王牌,但现在却在敌人的箭雨下毫无还手之力。然而,事已至此,他已别无选择,只能寄希望于大戟士能够迅速推进,尽快走过界桥并站稳脚跟。
只要大戟士能够成功突破敌人的防线,后续的部队就能够迅速跟进,将整个界桥纳入张合的控制范围。这样一来,他们就能够扭转战局,取得这场界桥战役的胜利。
面对大戟士出现的这一紧急情况,张白骑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命令手下的士兵快马加鞭,向三个方向传递消息。其中一方是波才,一方是褚飞燕,还有一方则是林北。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各方都能及时了解到战场上的变化,共同应对这一突发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