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属虚构,历史架空,都是白话文,脑子寄存处)
大戟士们全然不顾身后战友的安危,他们步伐稳健地向前方步步推进。
每一步都显得异常沉重,仿佛整个大地都在为之震颤。
巨大的压迫感如同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山,缓缓地压向张白骑和他麾下的众多士卒们。
这种以伤换前进的打法,让张白骑和他的士兵们心生慌乱。他们原本以为大戟士们会有所顾忌,不会如此拼命。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们一记沉重的耳光。
然而,对于大戟士和张合来说,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只要冲过界桥,他们的兵锋就能直接指向褚飞燕所在的大营。一旦占领了褚飞燕的大营,张合的任务就算圆满完成了,他也算是不负袁绍的嘱托。
就在此时,不知是谁突然高喊起了大戟士专属的口号:“克敌摧锋,战无不胜!”这口号如同惊雷一般,在战场上回荡,一声声呼喊直冲云霄。
大戟士们的士气瞬间被点燃,他们的斗志越发昂扬,仿佛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前进的步伐。
张白骑和他的骑兵们开始有些坐立不安了。
大戟士们的逼近让他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们不得不考虑自身以及麾下士卒的安全。在这紧要关头,张白骑当机立断,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对于张白骑来说,时间已经非常紧迫,如果再不撤退,后果将不堪设想。
大戟士们身着厚重的盔甲,宛如移动的堡垒一般,成功地穿越了界桥。他们迅速在界桥的一侧展开了一系列严密的防御行动,目的就是为了等待界桥另一端的张合大军的到来。
当大戟士们逐渐逼近时,张白骑心中虽然充满了不甘,但他还是果断地下令麾下的骑兵们展开骑射。
然而,即使是他们最为引以为傲的骑射中最为强横的“平射”,在面对大戟士坚固的防线时,也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只有极少数运气不佳的大戟士被箭矢洞穿,而大多数大戟士则像铜墙铁壁一样,稳稳地坚守着阵地。
张白骑的耳边传来了阵阵隆隆作响的马蹄声,那是张合后续赶来支援的队伍。他心里清楚,以目前的形势,自己无论如何也无法守住界桥了。继续坚守下去,不仅无法阻止张合大军的前进,反而会让自己的部下白白送死。
在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后,张白骑终于下定决心,下达了撤退的命令:“撤!”尽管这个决定让他感到无比的不甘心,但为了让下属们能够活下去,避免无谓的牺牲,他别无选择。
张合对于那些已经撤离并且渐行渐远的张白骑部队,张合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还是放下了。
占领界桥,这无疑是一场胜利。张合第一时间将占领下界桥的消息派遣斥候向袁绍大营汇报。
这可是无上的荣耀,自从袁绍起兵北伐以来,一直都是被太平天国压着打,如今占领了界桥,无疑是黎明前的曙光出现,这只是一个开始,也不会是结束。张合挥斥方遒的带着后续的军队穿过了界桥,等待着袁绍的下一个指示。
此时的张合心中是极其愉快的,虽然知晓下一步要去攻打褚飞燕的大营,只要拿下了褚飞燕的大营就可以凭借褚飞燕的大营作为中转站,进可攻退可守将会改变整个战争的格局,但张合还是得向袁绍请示一下。
毕竟是寄人篱下,不便功高盖主。
袁绍屡战屡败,而且颜良文丑还折其一,但这一次胜利的出现,对于袁绍而已无疑是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但对于袁绍麾下的各个势力而言,这就是沮授和张合二人在狠狠打他们的脸。
为什么大家都是战败,你却是大胜,这无疑是一种不合群的表现。
张合的喜悦顿时被惆怅所覆盖,他已经在袁绍帐下蹉跎了许多的年华,深知那些世家子弟的秉性,若是袁绍得到了占领界桥的消息之后继续让他领兵向前推进,那么就代表他张合在袁绍心中的地位开始被拔高。
只可惜的是,张合收到了来自袁绍大营所下达的命令,让吕翔吕旷二人接手张合的大军,让张合回袁绍的大营中庆功。
当张合听到这个消息时,他的内心瞬间变得冰冷无比,仿佛被一盆刺骨的冰水从头浇到脚。临阵换将,这可是兵家大忌啊!他深知这个道理,而袁绍作为一个熟读兵书的人,不可能不知道这其中的利害关系。
然而,此时此刻的命令却明明白白地摆在眼前,显然是要让张合退位让贤,把指挥权交给后来者。
张合虽然心中不满,但军令如山,他也只能无奈地服从。而接手他大军的吕翔、吕旷两兄弟,名义上是袁谭帐下的大将,效忠于袁绍,但实际上他们早已暗中站队袁谭。这次让他们接手张合的大军,无疑是袁谭想要借此机会立功,抢夺这个军功,以证明自己的实力和价值。
毕竟,袁谭一直以来都被袁绍所冷落,而袁熙则因为受到袁绍的宠爱而如日中天。
在邺城,甚至有人传出袁绍打算废嫡立幼的消息,也就是说,袁绍想要废掉袁谭,立袁熙为继承人。面对这样的局面,袁谭自然不能坐以待毙,他必须想尽办法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与袁熙一较高下。
都什么时候了,还在内斗!这是张合心中唯一的念想,但此时的他也无可奈何,毕竟自己只是袁绍麾下的将领而已,论地位比不上郭图、逢纪等人,论实力比不上文丑,论宠爱抵不上袁绍的子嗣。他张合也只能自怨自艾罢了。
拖着疲惫的身躯,张合骑着战马带着自己的亲卫直奔袁绍的大营之中。
明面上说是给张合摆庆功宴,实则就是为了夺权罢了。
张合还是看的很通透,自己拿下了界桥,后面就有人眼红来顶替自己,想必自己又要坐很长时间的冷板凳了。念及至此,张合仰天长叹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