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蒸汽拖拉机,能解决天下之人的粮食问题,有纺织机,能解决天下人的穿衣问题,赵杏儿觉得,下一个问题就应该是吃的更好,就是有肉吃的问题了。
这个时代,上流社会所说的肉类主要来自三牲,民间的肉类包括所谓六畜,所谓马牛羊鸡犬猪,牛羊猪都是祭祀礼仪上所用的动物,寻常黔首是没资格吃的。当然天下崩坏,现在也没了官府,黔首百姓自己想吃点啥倒是没那么多限制了,但是终究是舍不得。
牛是劳动力,猪羊都要放牧,猪肉虽然香,但是这个时代养猪并不容易,总要一年或者更久才能出栏。肉类保存不易,所以民间轻易并不杀猪吃肉。羊的情况和猪的情况差不多,都属于生长慢、成本高的动物,并不是每个家庭都能养得起,养得起也未必吃得起。
但是养猪养羊,大约和机械没啥关系,赵杏儿觉得这个问题也许很长时间才能解决,或者甚至永远不能解决。
没想到,这个悬赏在下一站就得到了答案。
雒阳分号的掌柜微笑着迎接赵杏儿,略一寒暄,就说:“东家娘子,您之前悬赏让天下人吃肉的方法,可是真的?”
“自然是真的。”赵杏儿淡然说。
“如此,在下可要来拿这笔悬赏了,请东家娘子随在下来看一下。”
赵杏儿一行随着掌柜到了商铺后面的一个偏院。这里有一排排金属笼子。笼子里密密匝匝好多动物。
“是兔?”
“是兔。雒阳分号这面有一宗生意,是兔皮。我们抓来野兔在这里繁养,差不多三四个月就能出栏吃肉。”
“但是这么小的兔子,能有多少肉?养兔怕是不如养羊吧?”赵杏儿微微蹙眉。
“兔子肉确实比羊少,但是有一宗好处。”掌柜的说。
赵杏儿挑挑眉毛。
“生得快。”掌柜的嘿嘿笑着。“兔子三个月就能交配,一个月就能产出小兔子。一年最少能产四窝,按照咱们学校教的那个叫几何级增长……”
赵杏儿脑子轰的一下子,差点没眩晕。几何倍数增长,这个太吓人,2变4,4变8,8变16,16变32,一对小兔子一年就能变出60多只。两年就能500多,三年就能上万。这东西太吓人了!
不,这个算法还不对,这是假定兔子每三个月生育一次的算法。实际上兔子是每个月都要生育,三个月成熟,所以实际上每月兔子的总数形成数列:1, 1, 2, 3, 5, 8, 13, 21, 34…第一年就要有144对兔子,这个算式表达式是F(n)= F(n-1)+ F(n-2),这是一个简单的数列问题,所以第24个月就要有6万多只兔子了?想象一下眼前这些兔笼里,两年之后就会变成几万乃至十几万只兔子,赵杏儿马上就觉得这些小动物一点都不可爱了。
“东家娘子,您没事吧?”分号掌柜看赵杏儿身形晃动,吓了一跳。
“没事……这东西,养起来难吗?”赵杏儿轻轻哼了一声,自己刚才是被数学给吓到了。自己每天和数目字打交道,和数学公式打交道,哪知道会被一窝兔子和一个简单的几何倍数题给吓到。
“很好养,养在笼子里就行,吃草就可以。兔皮可以做衣服,兔肉可以吃,虽然没有羊肉肥美,但也是肉不是?很细嫩的。”
“有什么麻烦?”
“必须得有用咱们诚记的铁丝做的笼子,不能圈养也不能用木笼,这东西会打洞,圈养就会把洞一直挖到墙外面去,会啃木头,要是用木笼子养,它会把笼子啃坏逃掉。”
“所以你们觉得这个东西怎么让大家都吃到?我们自己开一个兔子厂吗?”赵杏儿问。
“我们自己可以养一些,杀了剥皮,肉可以卖得很便宜。若是黔首黎民喜欢,自己来买苗或者去田里自己抓兔子也行,但是得到我们这里买铁丝笼,不然这玩意儿没法养。”
“黔首黎民能养得起吗?”
“这东西只要吃草就行,有余力可以喂一点粮食。一家养个百十只是没有问题的。不需要放牧,也不需要什么劳力,老人女人孩子都能养,配种也方便,公兔母兔放在一个笼子里就行了……不需要一对一对兔子养,基本上八九只甚至二十只母兔配一只公兔就行,所以公兔只要留最壮的种兔,剩下的只要养大就可以宰了吃……蒸煮熬汤酱炖味道都不错。说不上有多好,但是如东家娘子您说的,让人人都能吃上肉,这个就行。”
赵杏儿点点头:“写一份分析报告和饲养手册,交到总号,我们论证评估后,总号会兑现奖金。”
当天晚上,赵杏儿的一份电报把这件事报给了张诚,张诚接过电报后,愣了好半天,最后给回了一个很简短的建议:
“想法不错,但是所有养兔的场,要求必须要饲养猫,严禁兔子流窜到田野里,跑出来的,就算是猫的食物了。”
此时的大秦的猫,还不是后世常见的家猫,也不是所谓“中华田园猫”或者是“狸花猫”,而是着名的中华豹猫,大小和后世的猫相差不大,但是战斗力更强,虽然也会被人拿来饲养,但是并没有后世的家猫那般温顺。
张诚对兔子、几何倍数成长和人人吃肉这个逻辑很是认可,但是对大规模发展养兔产业,心中有一点忧虑。
啮齿类动物繁殖太快,一旦兔子多起来,逃到野外,就可能成为一场生态灾难,毕竟在澳大利亚就因为引进了外来的兔子产生了生态灾难。虽然在中华之地兔子有天敌,但是如果人工大规模繁养的兔子跑到野外,靠自然界的天敌只怕解决不了问题,兔舍养点猫,一旦兔子跑出笼子就变成猫食,加上猫素来由虐杀小动物的习惯,多多少少算式给兔舍加了一道生态保险吧。
“也可以鼓励大家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普及养鸡鸭鹅,利用一点田间地头的空地、多余的粮食养一点,也能做到有蛋吃有肉吃,就只是没有养兔这么容易。但是多一点选择也是好的。”张诚的电文这样讲。
赵杏儿就安排随自己一同出行的商学院的学生,作为课题,研究天下农家小规模饲养鸡鸭鹅兔的可行性,以及如何推广普及这些家庭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