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大唐兕子:我的六个神豪小囊君! > 第6章 江淮风波,相位更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几乎与此同时,另一场由宋璟和苏颋大力推动的雷霆行动,也在帝国的东南财富重地——江淮地区,激起了巨大的波澜。

为了解决长期以来屡禁不绝、严重扰乱金融秩序的私铸假币(恶钱)问题,宋璟派遣以干练着称的监察御史萧隐之作为钦差“禁伪使”,全权负责江淮地区的查禁工作。

假币之患,在唐朝立国百年来,可谓痼疾沉疴。其背后利益盘根错节,牵连极广,从豪门富户到小商小贩,或多或少都被卷入其中。朝廷以往对此也多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绥靖政策,因为一旦处置不当,极易引发民变。

然而,萧隐之到任后,决心要雷厉风行,一举建功。他采取了极为严苛的手段:大规模搜查、逮捕私铸者,对涉嫌使用甚至只是持有劣钱的商户和百姓也动辄施以鞭笞、罚没,一时间,江淮地区风声鹤唳,商业几近停滞,市面萧条,怨声载道。

无数的诉状、告急文书,如同雪片般通过各种渠道飞向长安,堆积在相关衙署的案头。贞小兕在鸿胪寺也接触到一些来自江淮地区、与外商贸易相关的抱怨文书,字里行间充满了焦虑与愤怒。

“我的老天爷!这萧隐之是不是虎?!上头让他整顿金融秩序,他倒好,直接给市场经济整瘫痪了!” 贞小兕在整理这些文书时,几乎要拍案而起。她强忍着怒气,在羊皮笔记本上奋笔疾书:

“这是典型的‘政策执行中的目标置换’(Goal displacement)!萧隐之将‘稳定金融、惠民利国’这个宏观战略目标,完全异化成了他个人‘完成查禁任务、展现个人能力’的狭隘绩效目标(KpI)。为了达成这个次级目标,他不惜采取极端、粗暴的手段,完全忽略了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和社会稳定。其背后的心理动机,是典型的‘权威性人格’(Authoritarian personality)表现,对上唯命是从,对下缺乏共情与变通,最终导致‘好心办坏事’,激化了社会矛盾,成了压垮宋相公的另一根巨木!”

她甚至用炭笔在旁边画了个简图,标注出政策目标如何被扭曲,以及执行者心理动机与行为后果之间的关系。

最终,面对江淮地区几乎要沸腾的民怨,为了不让事态进一步恶化,唐玄宗不得不再次挥泪斩马谡。他下诏严厉斥责萧隐之“办事操切,激起民变”,不仅将其免职,更有说法是直接杖杀于流放途中,以平息众怒。

两件事积累的怒火,已经烧到了必须用宰相之位来祭旗的程度。

开元八年正月二十八日,正式的诏书终于颁下:罢免宋璟侍中之职,改授其荣誉性的“开府仪同三司”;罢免苏颋中书侍郎之职,贬为礼部尚书。

同日,任命京兆尹源乾曜为黄门侍郎,并州长史张嘉贞为中书侍郎,二人皆加“同平章事”衔,进入帝国最高决策层。

至五月十五日,唐玄宗再次发布任命,晋升源乾曜为侍中,张嘉贞为中书令。开元政治,正式从“宋苏时代”迈入了“源张时代”。

而随着宋璟的倒台,那场轰轰烈烈却不得人心的江淮禁假币运动,也戛然而止,一切仿佛又回到了原点,假币继续泛滥。

贞小兕得知后,只能无奈摇头:“真是癞蛤蟆爬脚面——不咬人,膈应人。白折腾一场!”

罢相诏书下达那天,鸿胪寺内更是议论纷纷。下班后,贞小兕怀着复杂的心情,回到叔父贞德本位于崇仁坊的宅邸。

一进院门,就看见贞德本正蹲在院子里的石阶旁,面前摆着几个大筐,里面是新买回来的、带着泥土芬芳的大蒜。他挽着袖子,正熟练地扒着蒜皮,准备腌制今年春天的糖蒜。

“回来啦?咋样,今儿个衙门里都炸锅了吧?” 贞德本头也没抬,手法麻利地剥着蒜,空气中弥漫着辛辣又清新的气息。

“嗯呐,叔。都在说宋相公和苏相公的事儿呢。” 贞小兕凑过去,自然地拿起一头蒜,学着叔父的样子帮忙。她将白天听到的议论和自己的观察,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贞德本静静地听着,手里的活儿没停。直到贞小兕说完,他才拿起一个扒得光溜溜的蒜头,在手里掂了掂,慢悠悠地开口:

“宋璟这人呐,是条汉子!杠杠的正直,心里装着朝廷,装着百姓。可有时候啊,那脾气也是真犟,认死理儿,不懂拐弯,容易尥蹶子、得罪人。陛下这回啊,那是没办法喽!” 他叹了口气。

“你得明白,当皇帝,有时候不能光讲对错,还得讲利害,讲平衡。眼下这情况,民怨就跟这满地的蒜皮似的,扑腾得到处都是,不收拾不行了。陛下这是不得不拿出俩分量足够重的来‘顶雷’,把大伙儿的火气给压下去。”

他抬起头,看着贞小兕,目光里透着历经世事的通透:“这叫啥?这叫‘舍卒保车’,不对,这回是‘舍车保帅’!面上是罢了俩宰相,里子是保住了朝廷的体面,更是护住了陛下自个儿至高无上的威信。小兕啊,在官面上混,事儿不能光看表面那点是非对错,得往深里品,细品!这里头的道道,比咱腌这糖蒜的配方还复杂。”

这番就着蒜臭味儿、用最朴素的比喻说出来的道理,如同醍醐灌顶,让贞小兕对这场高层政治风波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嗯呐,叔,我懂了。” 她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陛下这是玩了一手漂亮的‘危机公关’和‘牺牲管理’,用宋、苏这两位大佬做‘替罪羊’,有效地转移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统治系统的整体稳定。从组织行为学来看,这是最高效,虽然也最残酷的止损方式。”

她在心里默默地将这番“蒜香点拨”转化为了更专业的学术语言,记录在脑海中的“分析模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