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渊叹了口气:“一代人啊,朕是看不到了。”

“大概等那个逆子快死的时候,就完成了吧。”

“差不多。”

李渊冷哼一声:“那个逆子可没少帮倭国,真欠揍。”

张彦和李渊想到一起了:“确实欠揍,太上皇要什么?热熔胶棒很便宜。”

“先来几根,明明把周边都打了,唯独不弄死倭国,他是真废物。”

张彦苦笑:“没办法,倭国太能装了,谁能想到一个顺从成孙子的国家暗藏着那么大的野心。”

李渊又不开心了:“还有稚奴那个小崽子,白江口都把倭国打回去了,灭了高句丽以后还不去灭了倭国,他更欠揍。”

“麻将打多了,有的时候需要打打孩子,换换手感。”

“呃。”张彦一脸懵,这个还能换的?

李渊有些无奈:“也不能全坏他们,战争本来就是获得资源的,倭国那穷乡僻壤的地方,当时的大唐确实看不上,就像草原,大唐也没维持多久。”

“以至于后世还需要美利坚的帮助才能击败倭国。”

张彦一头问号:“谁告诉你的?”

“网上很多评论都是这样说的啊。”

张彦呵呵一笑:“那些都不是华夏人,甚至不是人,自然会这么说啊。”

“啊?咋回事?”

“太上皇,你也说了,战争就是为了获取资源,古代是这样,后世也是这样,只不过是从获取农耕土地变成了工业资源而已。”

“倭国是必输的。”

“日本战争虽是在其强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的基础之上进行的,但同时又是在其先天不足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日本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虽强,但这些力量之量的方面不足。日本国度比较地小,其人力、军力、财力、物力均感缺乏,经不起长期的战争。日本统治者想从战争中解决这个困难问题,但同样,将达到其所期求的反面,这就是说,它为解决这个困难问题而发动战争,结果将因战争而增加困难,战争将连它原有的东西也消耗掉。”————《论持久战》

(皮一下。直接拿下吧,这是教员说的,军网上的。)

“说一个数据,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倭国八成的石油来自美利坚,一成石油来自东印度群岛,剩下的是倭国自己的。”

“那个时候,美利坚对倭国的出口是两亿八千九百万,其中石油,精炼油,废钢铁,棉花这四种资源就达到了一亿四千两百万。”

“这些可是重要的工业战争资源,没有这些,倭国还想发动战争?”

“那个时候倭国的收入是四十七亿,按照汇率换算过来,倭国收入是十五亿美元。”

“将近三分之一都花在了美利坚身上,从九一八开始,到四十年代,倭国就没找到可以替代美利坚的国家。”

“最为轴心的倭国,是被同盟的美利坚养起来的,德意志那边也是一样。”

李渊眉头一皱:“真损啊。”

“怎么说呢,美利坚国内的资本整的,美利坚朝廷也是同意的,有利可图嘛。”

“至于美利坚为什么打倭国,也很好解释。”

“当时的华夏就是一个农业国,工业基础非常弱,所以倭国没办法在华夏本地进行生产,而且华夏的石油都深藏底下,倭国也没办法开采。”

“所以倭国依旧只能在美利坚那边买东西。”

“倭国打仗,赚的钱都给了美利坚,后来,倭国没钱了,粮食也跟不上了。”

“战争先去僵持阶段,而且游击区也形成了规模,持续给倭国放血。”

李渊明白了:“倭国该想办法了吧。”

“对,所以倭国就把目光投向了东南亚,但问题是,这是西方列强的地方。”

“而且倭国占了这些地方,美利坚还怎么赚钱。”

“所以美利坚就警告倭国,也提出了停战的筹码,倭国停止南下,从华夏撤军,停止干涉华夏内政,各国享受和倭国一样的特权。”

李渊笑了:“倭国自然是不会同意的。”

“对,当时的倭国是少壮派当权,很激进,如果倭国敢同意,高层都要死。”

“倭国最开始的计划是在东南亚建立防御圈。”

李渊想都没想就开口了:“那就是找死,当时的美利坚工业能力太强了。”

李渊也看了那段历史,他不得不承认那个时代的美利坚工业是真强,和后世华夏有一拼。

“所以啊,倭国就制订了一个更加激进的计划,偷袭太平洋港口,灭掉美利坚在太平洋的所有海军。”

“趁着美利坚重建海军的时候,逼迫美利坚。”

李渊想了想:“还真有可能办到,不过也拖延不了太长时间。”

“对,所以再看看最早的问题,倭国有美利坚的支持都能被华夏顶住,如果最开始没有美利坚的支持呢?”

李渊自然能明白:“倭国连开战的资格都没有,最多再打一场甲午战争。”

张彦点头:“差不多,但打完之后,事情就不好收场了,当时华夏民族意识已经觉醒了,全国情绪非常高涨。”

“倭国不可能获得收益,甚至那些倭国商人也会受到报复,永远别小看民间的力量。”

“有谁能想到萨拉热窝的一声枪响,送来了世界大战?那可是普通青年的一颗子弹。”

“并且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延续,意大利和倭国就是没得到想要的利益的国家。”

“而且当时的华夏海军虽然弱,打不进倭国本土,但,去朝鲜,可不需要海军。”

“面对源源不断的兵源,倭国打不赢,也打不起,最终只能议和。”

李渊看向那些评论:“这些事?”

“这有什么奇怪的,唐朝不也有唐协军嘛,华夏有精外,外国也有精中,都差不多。”

李渊点头:“确实差不多。”

李渊关掉了手机,顺手点了个举报:“行了,朕要去打麻将了,至于那两个小崽子,等他们来了再打,年纪大了,不想乱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