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大唐:实习生穿越竟成临川公主! > 第485章 高宗幸明德宫(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85章 高宗幸明德宫(一)

这一日,空间精灵糖宝从李孟姜的意识里飞出来,它双手拿着一本比自己还大的《资治通鉴》交给李孟姜,她抬起手接过糖宝双手捧着的《资治通鉴》,她嘴角微扬:

“你是吃了大力水手的菠菜吗?力气这样大。”

糖宝学着八块腹肌的健身男,秀气自己手臂肌肉:

“主人,我可是空间精灵的金刚芭比,我的力气可大嘞”

李孟姜戳戳糖宝的大脑袋,这个家伙就知道自己面前吹牛逼,如果大唐举行吹牛比赛,它呀,肯定能夺魁。

李孟姜拿起桌子上的糕点喂糖宝:“你呀,还是那么的调皮呀”

糖宝吃着糕点飞回李孟姜的意识里,但在白茶眼中,自己的主子空气自言自语的样子,实在是有些可怕,李孟姜回过神有些疑惑的看着白茶:

“嗯?怎么了?白茶 ”

白茶尴尬一笑:

“殿下,您饿了吧?奴婢去给您做饭。”

李孟姜点头:“可以呀。”

白茶赶紧离开往厨房的方向走去,李孟姜没有理会白茶,她拿起《资治通鉴》翻到《唐纪十六》,有这样的记载:

在显庆元年五月初八这一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

唐高宗李治用完早膳后,精神抖擞地带着皇后武媚娘一同登上了华丽的銮驾。

这銮驾可不一般,它的御座被安置在一辆由六匹骏马拉动的玉路车上。

车厢四周装饰着明黄色的绸缎,上面还缀满了珍珠,闪耀着耀眼的光芒。

偶尔,几缕调皮的阳光会透过薄纱窗帘,洒落在李治和武媚娘的身上,给他们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

武媚娘静静地坐在御座上,透过那轻薄的纱帘,好奇地张望着马车外的街景。

此时的洛阳城,坊市刚刚开启,一片热闹繁忙的景象展现在她的眼前。

街道上,几个贩夫走卒正扛着货物匆匆忙忙地往来穿梭。

他们的头巾上还沾着早晨的露水,显然是一大早就开始忙碌了。

当这些人看到皇帝的御驾缓缓驶来时,他们立刻停下手中的活儿,纷纷跪在路旁,低着头,不敢直视圣上。

随行的官员们按照品级高低整齐地排列着,他们胯下的马匹迈着稳健的步伐,跟在皇帝的銮驾两侧。

中书令上官仪手持一卷等待皇帝批示的奏章,他不时抬起头来,观察一下天空的颜色。

入夏以来,洛阳城的天气变得愈发闷热难耐。

然而,位于城外邙山脚下的明德宫却因四周茂密的树林和幽深的山谷而成为避暑的绝佳之地。

上官仪身旁的兵部尚书韩瑗勒住缰绳,将马匹靠近上官仪,压低声音说道:

“我听说明德宫的新殿刚刚建成,而且使用的是从江南运来的珍贵楠木,不知道陛下是否会在这里多停留一些时日呢?”

上官仪轻轻摇了摇头,回答:

“目前关中地区的漕运问题尚未确定下来,度支司的奏报还被压在政事堂,陛下恐怕无法在这里长时间居住。”

銮驾缓缓前行,来到了天津桥上。

桥下的洛水波光粼粼,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几只洁白的鸥鸟轻盈地贴着水面掠过,给这宁静的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气。

李治掀开銮驾的帷幔一角,目光投向岸边新栽种的垂柳。他满意地点点头,对身旁的内侍说:“去年这里的河堤被洪水冲垮了半里长,如今看来,修复得相当不错。”

内侍见状,赶忙躬身回话道:

“回陛下,此堤坝乃是工部尚书阎立德亲自督工建造而成,他采用了夯土夹石的方法,据说如此一来,这座堤坝足以抵挡十年的大水侵袭。”高宗闻听此言,只是微微颔首,表示知晓,随后便将目光重新落回到手中的奏章之上。

这奏章乃是杜正伦刚刚呈上的,上面所言之事乃是江南地区的盐价再度上涨。

高宗深知盐价对于百姓生活的重要影响,若不及时处理,恐怕会引起民怨沸腾。

于是,他当机立断,决定派遣御史前去彻查此事,以稳定盐价,保障民生。

銮驾缓缓驶出洛阳城,道路两旁的田埂上,一群农夫正忙碌地弯腰插秧。

他们辛勤劳作,期望着今年能够有个好收成。

忽然,銮驾的出现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几个老汉直起身子,凝视着那明黄色的帷幔,眼中透露出对天子的敬畏之情。

高宗见状,心中一动,遂下令銮驾慢行。他转头对侍臣说道:

“去年这一带遭受了歉收之苦,百姓生活颇为艰难。

然而,观今年这秧苗长势甚好,想必今年应当能有个丰收之年。”

侍臣连忙附和道:“陛下宅心仁厚,不仅减免了这三县的租子,还时常心系百姓疾苦。百姓们对陛下的圣恩感激涕零,无不赞颂陛下的仁德。”

临近正午时分,太阳高悬于天空,阳光洒在大地上,给人一种炽热的感觉。

经过一段漫长而疲惫的行程,銮驾终于缓缓地抵达了目的地——明德宫。

宫门前的石阶上,早已站满了迎驾的官吏,他们身着华丽的朝服,整齐地排列着,显得庄严肃穆。

为首的是洛州刺史郭孝恪,他面带微笑,躬身向前,奏道:“臣已备下薄膳,请二位陛下移驾用膳。”

高宗微微点头,表示满意,然后带着武媚娘一同拾阶而上。

他们的步伐轻盈而优雅,仿佛与这宏伟的宫殿融为一体。

高宗的目光扫过宫墙,只见墙上的青砖是新砌的,光滑而平整,显然是经过精心修缮的。

然而,在墙角处,却留着几株老槐,它们的枝叶伸进墙内,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这些老槐虽然历经风雨,但依然生机勃勃,给这座宫殿增添了几分古意。

进入正殿后,高宗脱下外面的朝服,换上了轻便的常服。

他坐在宽大的龙椅上,端起茶杯,轻抿了一口,感受着茶水的清香。

就在这时,郭孝恪捧着一叠厚厚的账册走了进来,他恭敬地说道:

“陛下,这是宫苑用度的账册,请陛下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