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热吻撩人,禁欲权臣一宠成瘾 > 第408章 戚家终于沉冤得雪!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08章 戚家终于沉冤得雪!

突然殿外暴雨如注,似天河倒悬,将勤政殿的飞檐砸出千重水幕。

雨帘中,琉璃瓦被敲得噼啪作响,檐角的铜铃在狂风中胡乱摇晃,发出破碎的呜咽。

季回安立在殿中,他微微抬起下颌,直视着丽妃扭曲的面孔。

眉峰如刀削般凌厉,眼神锐利如鹰,透着洞察一切的威严。

声如寒铁般掷地有声:“娘娘口口声声喊冤,可这些铁证如山,不知丽妃娘娘您要如何辩驳?”

话音未落,尾音便被窗外震耳欲聋的雷鸣声吞没。

丽妃的妆容早已被泪水晕花,艳丽的胭脂混着泪水,在脸上冲出一道道诡异的痕迹。

她胸脯剧烈起伏,绣着金丝牡丹的抹胸随着呼吸急促颤动,宛如燃烧的火焰。

闻言,她突然向前跨出一步,脚上的花盆底鞋在金砖上发出刺耳的声响。

双手紧握成拳,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腕间的翡翠镯子相互碰撞,发出清脆却令人反感的声音。

“你这是血口喷人!我兄长对陛下忠心耿耿,怎会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

她的声音尖锐而颤抖,充满了愤怒与不甘。

孙公公佝偻着背,迈着小碎步疾步上前,蜡黄的脸上满是惊恐与不安。

他的双手微微颤抖着,接过季回安递来的密信与账本。

仿佛手中捧着的是足以炸响大祁的爆竹。

他小心翼翼地用袖口擦拭了一下额头的冷汗,随后半躬着身子。

以近乎匍匐的姿态将这些证物呈至昭明帝病榻前,每走一步都如履薄冰。

昭明帝嘴唇毫无血色,眼角的皱纹里仿佛都藏着疲惫与忧虑。

当他颤抖着展开泛黄的宣纸时,枯槁的手指上青筋暴起,如同盘踞的枯藤。

烛火在风雨中摇曳不定,昏黄的光影在他脸上跳动,映得字迹忽明忽暗。

“让与北狄包括霞谷关在内的三城”

“勇王应允事成后封宣武大将军为‘摄政王’”

……

一行行刺目的文字刺入眼帘,帝王的瞳孔骤然收缩。

眼白瞬间布满血丝,脸上的肌肉不受控制地抽搐起来。

他死死攥住锦被,指节泛白。

喉间发出困兽般的嘶吼,紧接着剧烈咳嗽起来。

身体在榻上剧烈起伏,仿佛要将五脏六腑都咳出来。

指缝间渗出的鲜血滴落在明黄龙纹上,宛如绽放的红梅,触目惊心。

“陛下!”

孙公公惊呼着扑上前,手中的拂尘“啪嗒”一声跌落在地。

他的脸上写满了惊恐与担忧,双手慌乱地在帝王身上摸索。

想要为其顺气,却又不知从何下手。

丽妃却突然扑到榻边,发髻散乱,几缕青丝垂落在脸颊两侧。

珠翠歪斜,原本华丽的头饰此刻显得凌乱而滑稽。

她尖声叫嚷:“季回安!你这奸佞之臣,竟敢用伪证气煞陛下!”

她转头望向昭明帝,泪如雨下,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

“陛下可要为臣妾做主啊!兄长一片忠心,怎会……”

她的声音渐渐哽咽,话语中带着明显的虚张声势。

就在这时,殿门突然被撞开,发出“砰”的巨响。

孟葛被王公公扯着冲了进来。

他迅速从袖中掏出金针,眼神专注而坚定。

指尖翻飞,十二根金针如流星赶月,瞬间刺入昭明帝百会、膻中、内关等穴位。

他的动作行云流水,却又透着一丝紧张,额头上的汗珠不断滚落。

丽妃的哭闹声、昭明帝的咳嗽声、暴雨的击打声,在殿内交织成一片混乱。

“把她拖出去!”

季回安突然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令人战栗的威严。

他的眼神如同一把利刃,冷冷地扫过丽妃,周身散发着让人不寒而栗的气场。

两名金吾卫应声而入,他们身披玄甲,步伐整齐而有力。

宛如两座移动的铁塔,架起还在挣扎的丽妃。

丽妃疯狂地扭动着身体,口中大骂。

“放开我!季回安你不得好死!

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的!”

她的咒骂声渐渐远去,勤政殿内终于稍稍安静。

孟葛额头青筋暴起,豆大的汗珠顺着下颌滴落,打湿了前襟。

他全神贯注地捻动金针,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紧张。

随着金针缓缓捻动,昭明帝的咳嗽声逐渐减弱,紧绷的身体也慢慢放松下来。

当帝王陷入沉睡时,孟葛踉跄着后退半步,扶住桌案才勉强站稳。

他长舒一口气,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暂时......无碍了。”

他的脸上写满了如释重负,却也难掩疲惫之色。

整个人仿佛被抽去了力气,靠在桌案上微微喘息。

没有人比他更明白方才昭明帝的凶险。

他算是在阎王爷面前将人抢了回来。

孟葛恨恨地剜了季回安一眼,他不过一个小小郎中。

偏生要被扯进如此波云诡谲的朝堂中。

若是方才他医术不精,或是一个手抖,昭明帝的命便要丧于他的手中。

他恐怕连这皇城也走不出。

想到这里,孟葛一屁股跌坐在椅子上,有几分劫后余生的庆幸。

打定主意,无论季回安再说什么,他也不会入宫了。

若是京都待不下去,晏清堂待着还不安生,那他就云游去。

总之,再也不要做将脑袋别在裤腰上的事情了。

孙公公双手合十,不停地念叨“阿弥陀佛”,浑浊的眼中闪烁着泪光。

他的身体微微颤抖,仿佛刚刚也经历了一场生死劫难。

季回安却仍立在原地,双手背在身后,身姿挺拔如松,目光如炬地盯着烛火。

殿外的雨不知何时变成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夜色深沉如墨。

将整个皇宫笼罩其中,只有勤政殿内的烛火在风雨中顽强地跳动,照亮了殿内众人紧绷的脸庞。

这一夜,季回安未曾合眼。

他翻阅着堆积如山的奏折,一封一封地批阅。

时而静静地凝视着沉睡的帝王,目光中带着难以言表的情绪。

这个气若游丝的人,是他的父亲。

季回安终于意识到这一点,可心中却没有多少波澜。

或许,他一直以一个臣子的身份在昭明帝的身侧。

从始至终,他们之间都没有半分父子关系的亲昵。

有的更多是君王对一个出色臣子的爱护和欣赏。

而他自己,也从未将昭明帝当成父亲一般孺慕。

就算是到现在,明知昭明帝时日无多的情况下,他好像也没多少悲痛。

烛芯爆开的噼啪声在寂静的殿内格外清晰。

当第一缕晨光透过窗棂洒进殿内时,榻上终于传来轻微的响动。

昭明帝缓缓睁开双眼,晨光为他苍白的面容镀上一层柔和的光晕。

他的眼神有些迷茫,仿佛还未从沉睡中完全清醒。

当他的目光落在季回安身上时,瞳孔微微放大。

他猛然惊觉,季回安长得不像季大夫人,也不大像他。

却原来竟是像极了先帝爷。

昭明帝恍惚间仿佛看到了他的父亲,那个同样身姿挺拔、目光如炬的男人。

他的嘴唇动了动,喉结艰难地上下滚动。

声音沙哑虚弱,却饱含深意:“回安,你与先帝年轻时,倒有七分相似。”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怀念与感慨。

回过神来,却觉得此话实在是不妥。

还好殿中只有他与季回安二人,并无他人听见。

季回安听到昭明帝唤他,立刻起身,动作迅速却优雅。

快步走到榻前,单膝跪地,声音恭敬而关切。

“陛下醒了,臣这就去请孟神医。”

孟葛把脉时,眉头始终紧皱。

他的手指轻轻搭在帝王的手腕上,感受着脉搏的跳动,脸色愈发凝重。

过了许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谨慎。

“陛下,万不可再动怒。您的龙体......”

他没有说下去,但季回安和昭明帝都明白其中深意。

可昭明帝却异常平静,他微微转头,望向季回安。

眼神中带着一丝坚定,苍老的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

“勇王和宣武大将军,现下何处?”

他的声音虽然虚弱,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回陛下,已关押在玄衣卫诏狱。”

季回安回答道,语调沉稳有力,不卑不亢,脊背挺直,从容不迫。

昭明帝微微点头,眸色中闪过一丝狠厉。

嘴角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冷笑:“告诉谢纵,严加看管,等候发落。”

他顿了顿,又问:“六皇子近来如何?”

神情中透露出一丝期待与忧虑,目光紧紧地盯着季回安,似乎想要从他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安慰。

季回安沉吟片刻,如实禀道:“殿下勤奋好学,每日研读经史至深夜。

只是......天资稍显不足。”

季回安说的是实话,昭明帝心里头明白。

他微微叹了一口气。

殿内陷入短暂的沉默。

昭明帝抬手,让季回安扶着他靠在榻上。

望着窗外渐渐放晴的天空,阳光洒在他的脸上,却无法驱散他眼中的阴霾。

许久,他才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与释然。

苍老的声音中仿佛承载着无数的岁月沧桑。

“回安,朕命你为辅政大臣,辅佐六皇子。

这江山......就托付给你了。”

他伸出颤抖的手,想要握住季回安。

眼神中既有不舍,又有期盼,像是要将最后的力量都倾注在这道旨意中。

季回安单膝跪地,挺直脊背,眼神坚定地望着昭明帝。

声音铿锵有力:“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负陛下重托!”

他的声音在殿内回荡,昭明帝的眼里头,终于有了几分光芒。

他抬起枯老的手,遮挡住刺眼的光亮。

“回安,朕要上朝。”昭明帝突然说。

季回安点头,孙公公带着人入内替昭明帝更衣梳洗。

季回安随即道:“臣这就安排孟神医随侍左右。”

“不必了。”昭明帝摆了摆手,望向远处的龙椅。

瞳孔中带着一丝悲凉与决绝,像是已经做好了最后的准备。

“朕的身子,自己清楚。这几日不会有碍。”

他的声音平静而坚定,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苦涩的笑容。

这个大祁,他用了整整一生去开拓。

他放不下的百姓们,他的臣子们,他也该去歇一歇了。

晨光越发明媚,照在勤政殿的金砖上,也照在君臣二人身上。

季回安望着昭明帝苍老疲惫的面容,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涩。

太和殿。

殿内蟠龙柱上的鎏金在晨光中灼目,三百文武蟒袍玉带齐整如林。

丹陛前铜鹤炉飘起袅袅青烟,却压不住满殿紧绷的气息。

众人都觉得今日有些不同寻常,陛下分明病着却昨日半夜通知早朝。

文臣攥着笏板的指节发白,武将腰间佩刀的吞口随着呼吸微微颤动。

所有人都垂眸敛目,连衣袂窸窣声都似被掐断在喉间。

季回安半躬着身,玄色官服上的獬豸纹映着龙纹藻井的光影。

他搀扶昭明帝的动作极缓,帝王每一步都像踏在千斤重的秤砣上。

明黄龙袍下露出的手背上,青筋如同盘踞的枯藤。

当那抹明黄终于落座蟠龙金椅,丹墀下顿时响起潮水般的 “万岁” 呼声。

声浪撞在九重天顶,又沉甸甸地砸落下来。

昭明帝抬手的刹那,玉质冕旒晃出冷光。

他苍白的面容因病态更显威严,凹陷的眼窝里,浑浊的眼珠扫过殿下众人。

“平身。”

沙哑的声音像砂纸磨过金砖。

“今日有两件大事。”

这句话让满殿大臣的后颈瞬间绷紧。

“其一,事关立储。”

昭明帝顿了顿,又开口:“不过此事之前,还有一事。”

他对着孙公公示意。

孙公公打开手中的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

“勇王、宣武大将军李崇山,包藏祸心,通敌叛国!

勾结北狄,设局构陷戚老将军,致霞谷关孤立无援、失陷敌手!

此二人行径,令戚家四位将军血染沙场,万千将士埋骨北疆。

实乃大祁罪人,天地难容!”

每念一句,殿内便泛起一阵细微的抽气声。

当 “斩立决” 三字落下,针落可闻。

第二道圣旨宣读时,阳光恰好穿透云层,洒在追封戚家满门的朱批上。

“镇国公”“忠勇侯” 的封号在金殿内回荡。

有老臣想起戚老将军最后一封战报,眼眶瞬间通红。

戚家终于沉冤得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