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写殴洲了,写4章沈河2章……都不够改的功夫)
(只能回到鬼子这里的视角)
猫熊指挥部里。
最新的情报显示:在汉斯人发动的心理攻势之下,汉斯占领区,还有许多未占领区的百姓,都在动摇。
很多人甚至私下勾结汉斯人,给汉斯人提供情报、向导、衣物甚至宝贵的食物。
相关消息猫熊大首领非常愤怒:
“该死的混蛋们!”
“他们一个个都是叛徒,窃贼,小偷!”
“一个个都该被抓回来枪毙!”
“该死的,我们不能这样下去!”
众人战战兢兢,噤若寒蝉。
他们不敢说出一句话。
谁也没想到,汉斯人竟然突然转了攻击方式。
说实话,以前那种枪炮坦克的突击,虽然让他们难受,但他们并不害怕。
然而他们却害怕对方现在这种方式。
他们这些司令,集团军的指挥官,都清楚手下出现了动摇。
另外一个时空中,在几次反击大胜利之前,猫熊的士兵们士气都很低迷的。
一被包围,就会大面积投降,轮到战斗意志,和鬼子相比差得太多了。
最多也就是比高卢人、嘤国人好一些。
至少他们没有主动逃跑,不像嘤国人一路逃到阿三去。
“可恶,要把这些叛徒统统抓回来!”
猫熊首领在发泄之后,还是迅速恢复了理智。
虽然感到棘手,但他还是有办法对的。
他用两个手段,一软一硬。
软的就是激发士气,用保护本土的说法,来激励士兵。
同时提升了待遇,清理了许多不对的地方。
硬的方面,就是向嘤国和麦国人更加强硬地索取援助。
同时严厉地警告嘤国人,不要再坐山观虎斗,如果猫熊失败的话,汉斯第一个就要登陆嘤国。
如此一来,嘤国人是真害怕了。
因为他们也注意到了猫熊士兵的动摇。
于是嘤国人拼凑了足足五十万的皲队,大部分是殖民地皲队,利用海军的优势,选择从大面登陆。
他们才不会直接进攻汉斯的占领地,那太危险了。
还是打打侧面,敷衍一下猫熊才好。
而大面的战斗力,大家都知道。
无论是一战还是二战,几乎就没有什么亮眼的战绩。
甚至还创造了主动让对手俘虏自己,自己给自己修建俘虏营地的事情。
当然这也是因为他们面对是嘤国人,嘤国人多少对俘虏讲究点,不会直接打杀虐待。
要是碰上鬼子——哦,他们和鬼子是盟友,倒是不担心被鬼子俘虏。
而嘤国人打汉斯打不了,还打不了大面人?
于是五十万嘤国人的混编队伍,在足足五百艘舰船的运输下,向着大面南部登陆。
而这一次,嘤国人选择是对的。
很快,大面人就扛不住了,他们不得不选择向汉斯求助。
而嘤国人趁机大面积登陆,并且立刻修建工事。
因为他们很清楚,自己的目的不是打败汉斯人,而是牵制他们,将汉斯人的注意力牵扯过来。
嘤国手脑还想着趁机突击一下,却被前线指挥官给否决了。
“如果我们的后勤线,被汉斯人迂回切断,这五十万人失去了海上舰队的掩护与后勤,必然会被全歼的。”
没有办法,嘤国手脑只好听从了指挥官的建议。
毕竟他以前就犯下过大错。
而汉斯为了防止侧翼完蛋,只好抽调队伍去支援大面人。
齐辉看到这里也没有办法。
难怪有人说过,大面人作为敌人要比作为盟友好的多。
作为敌人,只需要2个师防备他,作为盟友却需要20个师去支援他!
当然这只是夸张的说法。
如果大面人是敌人的话,那嘤国人就能借助大面人的掩护,五十万人悄无声息地出现在汉斯人的侧翼了。
这可不是20个师就能解决了。
现在至少大面人还能发挥一下猎狗的作用,碰到敌人时,还能喊叫几声。
因此汉斯人必须要援救,也要留下大面这个盟友。
……
为了解决嘤国人的威胁,汉斯聚集了一支突击队伍,向南发起进攻。
他们可不会像鬼子一样,被动在坑道中防守。
他们在制空权上、炮火上、装甲上都有优势,因此能够打对攻。
他们要将嘤国人打下去。
他们这一次调集了大量的装备,飞机足足有500架,1200门大炮,外外加400辆坦克。
再加上足足12万的大军。
当然这与猫熊的作战规模,差了很多。
但用来对付嘤国人是足够的。
要知道嘤国人的这些大军中,其中超过30万是阿三们。
也就是说大部分都是殖民地皲队。
只有两支队伍,来自架嘛大和澳洲的皲队比较强,但一共只有五万。
汉斯人很快与嘤国皲队交火。
首先是争夺制空权,飞机一架架派出去,在空中交战。
汉斯的梅塞施密特战斗机,对上嘤国人的喷火式战斗机。
双方在空中绞杀缠斗。
飞行员都很勇敢,几乎是在1:1的比例互相损失着。
就是一场空中绞杀战,双方都没有特殊的优势。
而地面的战斗也开始了。
一时间炮火连天。
汉斯人很快占据了上风。
他们的士兵更加训练有素,更有经验。
炮火打得也更加精准,士兵穿插到位。
战场的优势,就是从一个个细节上累计起来,最后改变整个战役进程。
嘤国人的第一处防御节点被突破。
他们尽管建立了壕沟工事,但时间太短了,还形成不了坚固的坑道工事。
汉斯人使用装甲兵突击,迅速切入了他们的阵线。
这一切入,立刻引发了连锁反应。
首先是一支处于第二纵深防线的阿三皲队,遭遇了汉斯人。
汉斯人坦克在飞机配合下,迅速攻破了阿三的阵地。
而阿三们也不负众望,立刻逃跑。
他们的逃跑,直接暴露了其他防线的侧翼。
本来他们的任务是上前堵住缺口的。
但这一跑,就等于放任汉斯人切断其他人的后勤补给。
多亏嘤国指挥官提前考虑到这一点,因此防线紧紧靠着海岸线。
他们立刻呼叫航母舰载机,还有舰炮,对深入阵地的汉斯装甲兵进行打击。
这才勉强维持住了后勤线。
他们赶紧派出预备队封堵汉斯人的进攻。
而汉斯人的目的就是要将嘤国人给打下海。
打掉嘤国的进攻,他们才能继续进攻猫熊的南部。
进而抢到石油产地。
那可是宝贵的石油。
石油这玩意消耗量太大了,尤其是飞机、坦克、潜艇、乃至后勤工厂都需要石油。
鬼子还是靠着龙汉铁路走私才勉强解决了一部分。
至少能够维持与麦国人的均势。
而大量石油靠潜艇远程运输,简直是不可能的。
因为消耗掉的油料,比起它运输的吨位,是相差不多的。
运输油料,必须依靠水面油轮。
而汉斯人没有海上优势,是不可能远程运油的。
也就是说,从一开始汉斯的战略目标就不够清晰。
他们一开始就该将目标集中在猫熊南部油田上。
只不过他们是想着靠着自己的储备,煤炭炼油,加上盟友油田,能够维持到击败猫熊的地步。
结果却被猫熊拖入了僵持,导致石油消耗迅速增加,进而严重不足。 ……、
此时此刻。
大面的海滩工事前。
嘤国人与汉斯人彼此开火。
一方用装甲穿插,一方用壕沟和工事阻拦,再加上舰炮拦截。
汉斯人又用轻步兵突击,又被嘤国人拦截下来。
这一次,嘤国指挥官做了一个明智的选择。
背靠大海,方便后勤补给,也方便运输援兵。
更加方便监督崩溃的逃兵们。
背后就是大海,无处可逃。
而且逃过来,直接就面对巡逻快艇的督战队。
这就迫使殖民军不得不勇敢一点,与汉斯人作战。
毕竟逃无可逃。
而麦国人此时看到嘤国人还是能打的,比较欣慰,于是也派来不少的援助物资。
都是不用花钱的那种。
这个时候,汉斯人一时间进攻不动了。
打有后勤,有补充,还有海上支援,有工事的阵地,就是艰难。
他们也选择后退,避开嘤国人的海上炮火。
他们留下五个师,监视住嘤国人。
其他皲队则是撤退,继续去攻击猫熊人。
而嘤国人也没有继续进攻。
双方又上演了一场壕沟对峙战。
这种对峙战,会持续很久。
互相突破不了防线,就会出现这种情形。
哪一方都没有绝对优势,难以攻破对方防线,占据优势。
就只能死拼下去,就看谁熬不过。
说到底,还是嘤国人殖民军实力不够,一旦深入内陆,远离军舰掩护,以步兵炮火密度和空军支援,也不够突破汉斯人的工事。
他们难以碾压汉斯人的防线。
汉斯人也推不动他们。
毕竟嘤国人的海军还是强的。
随即,汉斯人又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将两个集团军群合并成一个。
他们选择了北守南攻的战术。
集中优势兵力,一路横冲直撞,以装甲兵,空军为引导,向着猫熊南方油田攻击而去。
另外一个时空中,他们只差30公里。
而这一次,他们终于成功了。
他们赶在猫熊的支援到来之前,就占据了油田。
不过,猫熊也不是傻子。
他们防守不住,但是破坏的勇气和组织力还是有的。
他们同样在汉斯人占领之前,就破坏了几乎所有的油田设备,还点燃起了大火。
这导致汉斯的皲队难以追击,只能先去救火救设备。
毕竟打败猫熊已经不是目的了。
……
而猫熊也迅速集结兵力,发起反攻。
至于油料怎么办?
很简单,向麦国人要。
麦国人和嘤国人仍然掌握着制海权。
唯一的威胁,就是汉斯人潜艇。
大西洋的黑暗海沟,可不是说说玩的。
每个月都有上百万吨排水量的舰船,被击沉。
即便如此,仍然要运输过去。
一时之间,炮火连天。
猫熊人的炮兵,向着油田附近防守的汉斯人,就连连开炮。
炮声隆隆,向着敌人阵地倾泻而去。
齐辉正通过战魂勇士的视野,远远看着。
猫熊这次集结了上百万的大军。
即便是齐辉,都对猫熊的动员力,感到惊讶。
不亲身来这里,是难以体会到这种难度的。
动辄几十万,上百万,难怪汉斯人在另外一个时空中打到崩溃。
歼灭了几十万,又来几十万。
虽然明知道猫熊人的后备兵也应该是有限的,却总是打不完。
在齐辉看来,打猫熊就像面对一个血条不停补充的boSS一样,尽管这boSS很菜,却也不是通常高手能解决的。
而汉斯人打着打着终于自己扛不住了。
虽然他们自己只损失几万,十几万,最多也不过损失三十多万。
可还是血条先达到了极限,不得不撤退。
而现在,就是这样。
猫熊的上百万大军,分成三个方向,向着汉斯人扑来。
即便不能夺回油田,也不能让汉斯人重新利用。
这就是猫熊人的战略目标。
而这确实是比较难办。
一个处于战火中的油田区,怎么可能安心生产了?
燃油可是最容易点燃的工业产品之一。
就是和平之时,都有很大危险。
何况是以猫熊的实力,完全能做到每天飞机偷袭轰炸,炮兵偷袭炮击。
目前的炮火密度,猫熊已经占有一定优势了。
在巨量炮火之下,汉斯人占了个寂寞。
顶多是让猫熊也没有足够的燃油使用。
不过猫熊毕竟是地盘广,矿产多,在后面还有其他油田。
猫熊的油田储备量可是在世界前几名的。
另外一个时空,猫熊也是重要的石油出口地。
而现在,汉斯人尽管能够打退猫熊人的进攻,却因为炮击和空袭的存在,导致他们占了个寂寞。
双方现在是一炮接着一炮,互相拼命。
猫熊付出了艰苦的代价,终于迫使汉斯人不得不选择放弃油田的生产,而是首先与他们进行作战。
猫熊人狠狠穿插过去,他们将汉斯人的皲队生生分割成两半。
一部分是守备油田,清理火焰,恢复生产的队伍。
另外一部分则是外线防守,阻止骚扰的皲队。
两支队伍距离开始拉开。
而猫熊人就抓住了这个机会,他们一边派军牵制外线,一边派出机动装甲兵,突击内线。
总之是不能让汉斯人安心恢复生产。
光靠飞机和炮击还是不行,给到的压力不够大。
还得靠坦克装甲兵的近距离突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