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网游动漫 > 大唐凌烟志 > 第335章 丹墀诏释百年贱籍,闾阎册录四海民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35章 丹墀诏释百年贱籍,闾阎册录四海民数

武德四年九月廿五,长安城在秋日晨曦中缓缓苏醒。昨夜刚下过一场细雨,朱雀大街上的青石板还泛着湿漉漉的光。卯时三刻,承天门的鼓声准时响起,惊起一群在宫檐下栖息的麻雀。

太极殿内,沉水香在鎏金熏炉中静静燃烧。李渊端坐在龙椅上,目光缓缓扫过殿中肃立的文武百官。龙椅扶手上的赤金螭首已经被摩挲得发亮,就像这个新生的大唐帝国,在战火的淬炼中逐渐显露出它的轮廓。

\"陛下,\"户部尚书刘政会出列奏报,他的紫袍下摆还沾着从衙署带来的尘土,\"如今天下初定,然各地户口流失严重。据各道粗略统计,现有在册人口不足隋大业年间三成。臣请旨开展全国户口普查,以实国库,强兵源。\"

说话间,他手中的象牙笏板微微颤抖。这不是紧张,而是愤怒,昨日他刚审理完一桩案子:京兆府一个里正,竟将同一批农户同时在军府、王府和州县三个名册上登记,吃三份空饷。

民部侍郎紧接着补充:\"前朝炀帝暴政,加之连年战乱,百姓或逃亡山林,或依附豪强。清河崔氏一户就隐匿佃农三千,范阳卢氏更甚,名下田连阡陌,却只报百口人丁。\"言毕,他抬起眼帘,小心翼翼地观察着皇帝的反应,\"若不能厘清户口,朝廷赋税将成无源之水。\"

朝堂之上顿时响起一片嗡嗡的议论声。一些出身关陇贵族的官员下意识地交换着眼色,他们的家族在地方上也隐匿了不少人口。而寒门出身的官员则大多挺直了腰板,这无疑是打破世家垄断的良机。

就在户部议案尚未议决之时,太常卿郑元璹颤巍巍出列。这位年过花甲的老臣,今日特意穿上了最正式的一品朝服。

\"陛下,\"他的声音带着老年人特有的沙哑,\"臣还要奏请一事。太常寺现有乐工及其家眷,共计三千五百余口,多是前代因罪被罚没的官奴。这些人世代相承,身份卑贱...\"

他顿了顿,从袖中取出一本泛黄的名册:\"如乐工张妙音,其祖上原是北齐文林郎,因文字狱被罚入乐籍,至今已历四代。每逢朝会大典,他们必须强颜欢笑;而平日则被禁锢在太常寺内,子女不得科举,不得与平民通婚。\"

老臣的声音忽然哽咽:\"前隋大业年间,有乐工因母亲病重,私出太常寺寻医,被杖毙于市...其母闻讯,当夜投井自尽。\"

朝堂之上一片寂静,只听得见殿外风吹松涛的声音。良久,谏议大夫孙伏伽慨然出列,这个以刚直着称的寒门官员,此刻面颊涨得通红:

\"陛下!乐工之制,实乃前朝弊政。今大唐新立,正当革除积弊,示天下以新政!\"

保守派的官员立即反对。礼部尚书出列时,腰间玉带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乐制乃礼法根本!若废乐工世袭,祭祀大典何以维持?恐伤朝廷体统!\"

双方争论越来越激烈。就在此时,李世民朗声发言。他今日穿着一件简单的圆领袍,但腰间那柄横刀显示着他刚刚从军营赶来:

\"儿臣近日巡视关中,见百姓流离者众。解放乐工正可显我大唐新政与前朝不同。况且太常寺乐工中,不乏精通音律之士。若许以良人身份,必有更多人愿习礼乐,何必固守世袭贱籍?\"

李渊看着众臣,双手紧按在龙椅两侧扶手上。他想起昨日在宫中听见的琵琶声,那乐工弹得极好,可当他抬头时,眼中却是一片死寂。

\"朕意已决!\"皇帝突然拍案而起,\"即刻下诏普查天下户口,同时解放太常寺所有乐工,恢复其平民身份!\"

诏书是在午时三刻下达太常寺的。当宦官宣读诏书时,三千乐工跪在青石板上,鸦雀无声。直到那句\"悉免贱籍,一体转为良人\"响起,人群中才爆发出压抑的哭声。

老乐工张妙音颤抖着撕碎身上的乐籍文书,纸屑在秋风中飞舞如蝶。他的曾祖父因一首诗获罪,如今他终于可以堂堂正正地走在长安街上。不远处,几个年轻的乐工已经迫不及待地讨论起科举的事,他们从小就偷偷读书,现在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与此同时,各地的户口普查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朝廷派出的户口使骑着快马奔赴各州县,每个使臣都带着一本蓝封皮的《户口登记则例》。在河东道,户口使遇到当地豪强的阻挠,竟是秦王府的卫兵亲自护送才得以开展工作;在剑南道,一些山民最初躲进深山,直到听说乐工被赦的消息,才相信新朝确实与前朝不同。

这项改革的影响远远超出当时任何人的想象。它不仅为唐朝的租庸调制奠定了基础,更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解放贱籍的先例。而这一切,都始于武德四年那个秋天的早晨。当李世民后来在凌烟阁上俯瞰长安城时,或许还会想起那日太极殿上的争论,以及那些乐工眼中重获新生的光芒。

读者朋友们,揭开大唐盛世帷幕的历史纪实小说《大唐凌烟志》已震撼连载!作者凌云朗月依据唐史典籍,以独到视角为您再现那段波谲云诡的三百年。

在这里,您将亲历玄武门之变的血色黎明,解密凌烟阁功臣的宦海沉浮,见证贞观盛世背后的权力博弈,了解全国各地古今人文地理。

本部作品将持续每日更新,敬请追更!期待您在章节评论区,分享独到历史观,推演历史谜题,交流阅读感悟,让我们共同拨开千年迷雾,探寻那些被千年时光尘封的真相。

一部《大唐凌烟志》,半卷江山血泪史。明日首更,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