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酒,常顺暂时没有离开,在这处地摊前又看了一会儿,不过没有再发现想要入手的物品。
这期间也有几名其他顾客买了东西,比如说买的锤子、螺丝刀、扳手、准新的衣服、帽子,其它一些生活用品等。
大家的需求不一样,买的东西就不同。
不管怎么说,大多数老百姓还是喜欢实用的物品。
过了大概五六分钟,他又拿着酒返回了一趟停车的地方。
当再次逛地摊时,他发现有新过来的一个摊主正在摆摊,他摆放的是一些老的药材、礼品。
来的早不如来的巧,看见这情况,他直接走到摊位前看了起来。
药材都是中成药,比如说:
乌鸡白凤丸、人参再造丸、华佗再造丸、朱砂安神丸、地黄丸、藿香正气丸、山海丹、獾油、六合定中丸、银翘解毒丸、茯苓丸、牛黄解毒丸、跌打丸…………
这些中成药的年份基本上都是2000年以前的。
常顺之前在拆迁区收藏过不少老的药丸,特别是那种用半球形塑料外壳蜡封的大药丸,只要不打开,保存得当,基本上可以永久保存。
所以对于以前的中成药来说,不少是没有标注保质期的。
安宫牛黄丸如果在蜡封的情况下,封存后不存在变质的情况。
当然,你要是觉得时间久了不能吃那就不吃。
礼品有:
“阿胶、燕窝、海参、人参、脑白金、人参蜂皇浆、麦乳精等”。
礼品的年份基本上都是九十年代左右的,距离现在也有二三十年了。
它们看上去保存的很好,但按照包装盒上面的日期,都已经过期了。
这些礼品、药品的收藏价值大于实用价值,当然,中成药的话,也并非完全不能食用。
这个就要看个人自己的理解了。
按照他自己的经验、阅历,有的中成药品种实用价值可能超过收藏价值。
“老板,这么多的中成药,你家以前是开药铺的?”
看着时,常顺跟对方闲聊。
“不是,我这些也都是慢慢的从别人那边收购过来的!”
老板是位50岁左右的中年人,听他这样问回了一句。
“收来的吗?你这些药咋卖?”
他又问。
“你要哪一种?”
其实常顺的想法是全部打包。
“就这盒牛黄解毒丸。”
既然对方这样问,他就随机从地摊前拿了一盒出来。
牛黄解毒丸的年份是95年,没有“安宫牛黄丸”价值大。
“这一盒200块钱!”
摊主想了想,然后说道。
“这盒银翘解毒丸呢?”
“120!”
价格不算贵,怎么说也都是老药,比较有收藏价值。
问单价,也只是想了解大概的行情。
“如果我打包购买你这边的所有物品,包括那些老礼品,你一共要多少钱?价格合适我可以全部买下来。”
见有人围了过来,常顺不打算再多聊,不希望这些被别人买走。
以前基本上没遇到这种大量售卖中成药、老礼品收藏品的情况。
“打包吗?我计算一下!”
听他这样说,摊主开始思考起来。
“我这些中成药大概有260盒,一盒平均100块钱。
礼品有65份左右,不过都过期了,一份平均80块钱。
这样算的话一共元,你想要,给!
我也把话说清楚,这也是现在行情不好了才是这个价格,要是几年前行情好,这些药10万块钱都有人收藏!”
一番计算,老板把价说了出来。
他算是一个比较实在的人,不然后面的话不会说。
做为内行人,常顺自然清楚这些。
另外一点,或许有人觉得这价格跟拍卖价相差甚远。
之前的一些老药,就拿安宫牛黄丸来说,拍卖可能10万20万,包括鸡缸杯能拍2.8个亿,但那是“特殊情况”,东西所处的场合不一样。
现实跟拍卖肯定有区别,懂的人都懂。
就像一些酒做广告、宣传,酒的成本可能不超过100,但卖到几百块钱、一两千,其中的钱都用在提高名气上面了。
在普通人的圈子,哪怕是跟别人一模一样的物件,你可能只能卖几百块钱、几千块钱。
因为你的圈子就那个价,都不是有钱人、都是贩子,高一分都没人要。
而另外一个圈子,价格天差地别。
就像之前说过的,圈子不同、人的身份不同,物品售卖的价格就不同。
“就这些过期的破药、不能吃的礼品也能值3万多?”
听了老板的报价,走过来围观的人,应该是外行不玩收藏的,有点吃惊。
“这你就不懂了!像这样的老药以前所用的中药材都是野生的,其中有的药现在已经找不到原材料,只能用替代品。
你觉得没有价值,但想找的话,也只有那些搞收藏的人手里可能有。
我之前听别人说过,有的密封好的药是不会过期的!”
有懂行的人向那人解释道。
“听你这么一说,我记得十几年前搬迁,我那个社区有一个朋友家里以前他的父亲是中医,老人家不在了,拆迁时留下了不少的老中药丸都扔了。
要是知道还能换钱,我肯定会把它们收集起来!”
“拆迁扔掉的东西多,有一些被人抢救性发掘找了出来,也有一些在拆房子后都被埋没了!”
常顺笑着对那人说道。
“我觉得还有机会,现在不是也有拆迁区吗,可以去那些搬走了的住户家里找,也可以写个牌子收购。”
“有道理,只不过你们想到了,别人肯定也都可以想到。
现在一些搞回收的人就是专门做那业务的,什么老酒、老物件、老药丸、旧衣服等,都可能是他们的“菜”。
这些年伴随拆迁富起来的人,就有不少收废品的人!”
摊主似乎很懂行,说出了一些内幕。
“你说的很对,但只要你舍得花钱,没有办不了的事!哪怕别人收集了起来,你有钱不是一样可以把它们买过来!”
“这话没毛病,有钱在任何时候都能买到想要的东西,还不用自己刻意寻找、跑腿。”
………………
在几人谈论中,常顺没有还价,按照老板说的块钱,让对方把它们重新装了起来,之后两人完成了交易。
他也问过对方家里还有没有,摊主说今天全都带了过来,以后要是弄到了再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