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着那辆二手桑塔纳回到青石镇的时候,海风正带着咸湿的味道扑在车窗上,像是小时候爷爷用粗糙的手掌拍我的后背。镇子还是老样子,码头的石板路被海浪泡得发白,渔船一排排泊在岸边,桅杆上晾着渔网,远远望去像挂满了褪色的经幡。我把车停在老房子门口,铁锈斑斑的铁门吱呀一声推开,院子里的仙人掌长得比我还高,去年离开时挂在屋檐下的渔网,还在风里轻轻晃着。
我叫陈星,今年二十四岁,这次回来,是因为爸爸的电话。电话里他声音沙哑,说爷爷走了,走的时候手里还攥着那张泛黄的海图,上面画满了他一辈子捕鱼的航线。我连夜从城里赶回来,高速公路上的路灯像一串模糊的星子,就像小时候爸爸带我在海边看星星时,他指着天上的猎户座说:“星星和海水一样,都藏着看不见的力量。”那时候我不懂,只觉得海水是凉的,星星是远的,两者八竿子打不着边。
爷爷是青石镇有名的老渔民,一辈子和大海打交道,皮肤晒得像老树皮,手上的老茧比渔网的绳结还硬。我小时候最黏他,每天天不亮就跟着他去码头,看他解开渔船的缆绳,听发动机突突地响着驶进晨雾里。爷爷的渔船叫“海望号”,船身刷着蓝白相间的油漆,船尾挂着一个褪色的红灯笼,他说那是给晚归的渔船引路的。每次捕鱼回来,爷爷都会把最大的那条鱼塞进我怀里,鱼鳞蹭得我脖子发痒,他则蹲在码头边,抽着旱烟,看着海水一波一波拍打着礁石,嘴里念叨着:“海水这东西,脾气怪得很,有时候温顺得像绵羊,有时候凶得像老虎,可它藏着的宝贝,比海里的鱼还多。”
那时候爸爸还在城里的海洋研究所工作,一年到头回不了几次家。每次回来,他都会给我带各种奇怪的小玩意儿,有能浮在水上的指南针,有能听海浪声音的录音笔,还有一个用玻璃罐做的简易装置,里面装着海水和几根电线,爸爸说那是“温差发电实验模型”。我那时候才十岁,对这些东西一窍不通,只觉得爸爸不如爷爷有意思,爷爷能带我捕鱼、捡贝壳,还能讲海里的鬼怪故事,而爸爸只会对着那些瓶瓶罐罐发呆,嘴里说着我听不懂的话:“表层海水和深层海水的温差,能产生巨大的能量,足够让一座小镇用上电。”爷爷那时候总是笑着拍爸爸的肩膀:“阿明,你这书读得太多,脑子都读傻了,海水能发电?那还不如我多捕几条鱼卖钱实在。”爸爸也不反驳,只是拿起那个玻璃罐,对着阳光照了照,罐子里的海水折射出细碎的光芒,他说:“爸,总有一天,你会相信的。”
我十四岁那年,爸爸突然辞掉了研究所的工作,回到了青石镇。我记得那天他拖着一个大大的行李箱,头发乱糟糟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和以前那个西装革履、意气风发的爸爸判若两人。爷爷问他怎么了,他只说“项目失败了”,然后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整整一个星期没出来。后来我才从妈妈那里听说,爸爸负责的海水温差发电项目,因为技术瓶颈和资金问题被迫中止,他心里一直憋着一股劲,想证明自己的想法是对的。从那以后,爸爸就像变了一个人,他不再穿干净的衬衫,而是换上了爷爷的旧渔服,每天背着一个帆布包去海边,有时候在礁石上坐一整天,手里拿着温度计和笔记本,记录着不同深度海水的温度;有时候则在院子里敲敲打打,用捡来的废铁和塑料瓶做各种奇怪的装置。爷爷看他这样,虽然嘴上不说,但每次捕鱼回来,都会把最新鲜的鱼留给他,还会主动帮他搜集一些废弃的零件。
我十五岁那年夏天,青石镇遭遇了一场罕见的台风。狂风裹挟着暴雨,掀翻了码头边的不少渔船,爷爷的“海望号”也没能幸免,船身被礁石撞出了一个大洞,渔网也被撕成了碎片。台风过后,爷爷站在码头边,看着残破的渔船,浑浊的眼睛里噙着泪水。那时候,小镇的供电也中断了,晚上一片漆黑,只能靠蜡烛照明。爸爸看着焦急的村民和伤心的爷爷,突然说:“我有办法让小镇用上电。”他把自己关在院子里,整整三天三夜,不眠不休地改造他的实验装置。我记得那几天,院子里总是传来锯子切割木头、锤子敲打铁皮的声音,爸爸的眼睛布满了血丝,手上也磨出了水泡,但他一刻也不停歇。第四天早上,爸爸拉着我和爷爷来到海边,他的实验装置已经安装在了一艘小舢板上,装置的一端连接着深入海底的管道,另一端则连着几根电线,延伸到岸边的一个配电箱里。爸爸按下开关的那一刻,我屏住了呼吸,几秒钟后,岸边的几盏路灯突然亮了起来,昏黄的灯光照亮了湿漉漉的码头,也照亮了爷爷脸上惊讶的表情。爸爸擦了擦脸上的汗水,笑着说:“爸,你看,海水的温差真的能发电。”爷爷走上前,用粗糙的手摸了摸那个还在发烫的装置,又看了看亮起来的路灯,哽咽着说:“阿明,你做到了。”
从那以后,爸爸的实验装置成了小镇的“宝贝”,虽然只能供应几盏路灯和码头的用电,但已经让村民们省去了不少麻烦。爸爸也变得开朗起来,他开始给村民们讲解海水温差发电的原理,虽然很多人还是听不懂,但大家都对他竖起了大拇指。爷爷也不再反对爸爸的研究,他甚至主动提出,用自己的渔船帮爸爸运输实验器材。我那时候也开始对爸爸的研究产生了兴趣,每天放学回家,都会跑到院子里看爸爸做实验,爸爸也会耐心地给我讲解:“表层海水在太阳的照射下温度很高,而深层海水因为见不到阳光,温度很低,这种温差能产生热量差,通过热交换器就能转化为电能。”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心里却对爸爸充满了敬佩。
高中毕业后,我考上了城里的一所大学,学的是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临走那天,爸爸送我到码头,他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好好读书,将来回来帮我一起研究海水温差发电,让咱们小镇的每一户人家都能用上清洁的电能。”我用力地点了点头,眼泪却忍不住掉了下来。在城里读书的几年里,我每天都想念着海边的小镇,想念着爷爷的渔船,想念着爸爸的实验装置。我努力学习专业知识,课余时间也经常泡在图书馆里,查阅关于海水温差发电的资料,希望能为爸爸的研究贡献一份力量。
大学毕业后,我在城里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待遇优厚,工作环境也很好,但我心里始终惦记着爸爸的研究和海边的小镇。爷爷去世的消息传来,我毫不犹豫地辞掉了工作,回到了青石镇。回到家的那天,爸爸正在院子里摆弄他的实验装置,他的头发已经花白了不少,背也有些驼了,但眼睛里依然闪烁着执着的光芒。看到我回来,爸爸先是愣了一下,然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处理完爷爷的后事,我和爸爸坐在院子里,看着海边的落日,聊着这些年的经历。爸爸告诉我,这些年他一直在改进实验装置,现在已经能供应小镇一半的用电了,但要想供应全镇的用电,还需要更大的设备和更多的资金。我看着爸爸布满皱纹的脸,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帮爸爸完成他的心愿。我把自己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全部用上,和爸爸一起改进实验装置,我们优化了热交换器的结构,提高了能量转换效率,还设计了一套更稳定的供电系统。为了筹集资金,我和爸爸一起去城里找投资,跑了很多家公司,遭受了无数次拒绝,但我们始终没有放弃。有一次,一家能源公司的老板听了我们的介绍后,不仅拒绝了我们,还嘲笑说:“海水温差发电?简直是天方夜谭,你们还是老老实实地捕鱼吧。”我气得想反驳,但爸爸拉住了我,他笑着说:“没关系,总会有人相信我们的。”
就在我们快要绝望的时候,事情出现了转机。市里的一家新能源公司听说了我们的研究,主动联系了我们,愿意为我们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拿到资金的那天,我和爸爸激动得一夜没睡,我们终于可以建造一套大型的海水温差发电设备了。施工的那段时间,我和爸爸每天都泡在工地上,从设备的安装到调试,每一个环节都亲力亲为。小镇的村民们也主动过来帮忙,有的帮忙搬运器材,有的帮忙搭建厂房,大家都盼着能早日用上稳定的电能。
施工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有一次,深入海底的管道被渔网缠住,无法继续安装,我和爸爸只好亲自潜水下去清理。海底的水温很低,水压也很大,我冻得瑟瑟发抖,爸爸却一直鼓励我:“坚持一下,马上就好了。”清理完渔网,我们回到岸上,两个人都冻得嘴唇发紫,但看着顺利安装好的管道,我们都露出了笑容。还有一次,设备调试时出现了故障,供电突然中断,我和爸爸连夜排查问题,直到第二天早上才找到故障原因,修复好设备。
经过半年的努力,大型海水温差发电站终于建成了。发电站的主体建筑矗立在海边,银白色的外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深入海底的管道像一条巨龙,静静地卧在海底。启动仪式那天,小镇的村民们都来到了海边,市里的领导也专程赶来祝贺。当爸爸按下启动按钮的那一刻,发电站的机器开始轰鸣,小镇的家家户户都亮起了电灯,电视也有了信号,孩子们欢呼雀跃,大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爷爷的老朋友李伯走上前,握住爸爸的手说:“阿明,你真了不起,实现了当年的承诺。”爸爸看着眼前的一切,眼睛里噙着泪水,他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也是我父亲生前的心愿。”
现在,青石镇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新能源小镇”,不仅家家户户都用上了清洁的海水温差发电,还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参观。爸爸也成了小镇的“名人”,经常有人来向他请教海水温差发电的知识,他总是耐心地为大家讲解。我也留在了小镇,和爸爸一起管理发电站,我们还计划扩大发电站的规模,让周边的小镇也能用上海水温差发电。
有时候,我会一个人来到海边,坐在爷爷曾经坐过的礁石上,看着蔚蓝的大海,想起小时候和爷爷、爸爸一起在海边的日子。海水的温度依然在变化,表层的海水温暖而惬意,深层的海水冰凉而宁静,这种温差不仅能产生电能,还连接着我们一家人的情感,连接着小镇的过去和未来。我知道,爷爷在天之灵,一定也在为我们感到骄傲。
记得有一次,我和爸爸在海边散步,爸爸突然说:“其实,海水温差发电不仅能带来电能,还能保护海洋环境。传统的火力发电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而海水温差发电是清洁无污染的,还能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我点点头,看着远处航行的渔船和飞翔的海鸟,心里充满了希望。我想,未来的某一天,海水温差发电技术会越来越成熟,会有更多的地方用上这种清洁的能源,而我们的大海,也会一直保持着蔚蓝和纯净。
现在,每当夜幕降临,青石镇的灯光就会亮起来,星星点点的灯光倒映在海面上,像撒了一地的碎钻。我站在院子里,看着亮起来的小镇,听着海水拍打岸边的声音,心里充满了幸福感。我知道,这一切都离不开爸爸的坚持和努力,离不开爷爷的支持和鼓励,更离不开海水的馈赠。海水的温差能用来发电,而这份电能,不仅照亮了小镇的夜晚,也照亮了我们一家人的人生道路,照亮了我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我想,我会一直留在青石镇,和爸爸一起,继续研究海水温差发电技术,把爷爷的期望、爸爸的梦想传承下去,让这片蔚蓝的大海,为更多的人带来光明和希望。就像爸爸说的那样,海水里藏着无穷的力量,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发掘出更多的可能,让大海成为人类最珍贵的朋友,让清洁的能源照亮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