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系统:再漂亮也是老公啊! > 第218章 城北旧事(四十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18章 城北旧事(四十一)

盒子侧边有发条,扭四五圈,打开盖子,随着一段舒缓轻柔的音乐响起,一个举着小洋伞的小姑娘在盒子里面转圈圈,小女孩是塑料做的,眯着眼睛笑,穿着红色的花裙子。

这是一个八音盒。

姜一把八音盒放在了自己房间的一个手工订的小柜子上。

……

时间一晃来到了夏天,姜一下了班才三点半,去菜市买了一把青菜,半只鸡,又在路边买了一个大西瓜,用绳子捆好拴在自行车后座骑回家。

这自行车是舒伯华拿到稿费后买给姜一的,这样他上下班就不用浪费那么多时间了。

回到出租屋,舒伯华照旧不在家。姜一擦了擦汗,点火烧水,倒了两大杯开水,各抓了一把菊花干泡进去。

透明的水泡着金黄色菊花,花瓣一点点舒展漂浮。

鸡被处理好了在炉子上煲着汤。青菜焯了水,加了蒜泥,葱头油,陈醋,粗盐凉拌,主食照旧是馒头。

六点多,天还亮着,昼日长。舒伯华回来了。

“少爷今天很开心呀。”

姜一把鸡腿夹给舒伯华,状似不经意的问。

“良信书店要开分店,社长邀请我去管理。这是个机会。”舒伯华眉飞色舞。

“那写作呢?”

“有空了肯定会继续写的。刊登的概率也大大提高,毕竟是自己人了。一千字从四元涨到五元。”

姜一也替舒伯华感到高兴。

因为舒伯华写作的原因,家里常年订了报纸,除了《申报》,《上海公报》,就是良信书店印刷出品的《春社报》。

舒伯华吃完饭去楼下散步,茶梅现在是郁郁葱葱的绿色,偶尔房东婆婆会来给茶梅修剪枝叶。

姜一洗完碗,也会去楼下乘凉,手里拿着大扇子扇风。

“我儿子儿媳准备带我去北平了。这房子看你们也是讲究人,愿意要的话,就便宜点优卖给你们了。”房东婆婆把剪下来的枝丫堆积到一起。

姜一在一边帮忙,闻言看向坐在旁边长椅上的舒伯华。

舒伯华似乎陷入了自己的思绪,没有回应。

“婆婆,去北平是好事,大城市。您儿子儿媳真孝顺。”姜一笑着,带着羡慕的语气,房东婆婆果然脸上带着自得。

“嗨,也就我老婆子不愿意跟年轻人住,去年年底就说了好几次了。 现在小孙孙已经先去北平读书了,是真的要全家搬迁了。”房东婆婆把纸条捆起来堆在栅栏下面,干了也能当柴火烧。

“这房子还是我和老伴儿盖的,一眨眼,他也走了八年了……本来不想卖的……哎!”

姜一点头,充分的给与老人家情绪价值“是呀,我当时租房一眼就看中了这房子。采光好,又温馨,生活便利。”

说完了漂亮话,姜一又问:“那买下这房子要多少钱呢?”

姜一两人住进来这大半年和房东婆婆相安无事,有时候也会互相帮个小忙。彼此印象都不错。

房东婆婆叹气:“儿子找了捐客看过,这房子能卖1500银元,看你俩后生合眼缘,我只要1300银元就行。”

这所房子带有独立小花园,水电卫齐全,房子的木料都是好料子,旁边买菜什么的也方便,1300银元并不贵。

但问题是姜一他们没有这么多现钱!

家里收入来源主要是姜一在咖啡店打工攒下的银元,偶尔客人给的小费,舒伯华稿费等,出去房租,日常开销,买自行车,目前也就堪堪60个银元的样子。

“婆婆,说实话,我们目前没有那么多钱。您看每个月给您分期付款成吗?”

房东婆婆脸上带着犹豫,说要回去和儿子他们商量下。

姜一表示理解。

等房东婆婆走了,姜一一屁股坐在舒伯华旁边。

“哎。我是真挺喜欢这里的。”姜一说。

舒伯华从兜里掏出笔和一个巴掌大的本子写写记记。有时候遇到灵感了,他会当即把灵感写下来。

“喜欢就买。”舒伯华富裕过,1300银元对于曾经的大少爷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

如今他也有赚钱能力了,自然又恢复了自信的心态,觉得一切能用钱解决地事情都算不得什么。

“钱的事情不用担心,我会想办法。”

舒伯华快速记录下刚刚的灵感,把本子揣进口袋里,扭过头安慰姜一。

姜一觉得,舒伯华对他说话的语气有点怪怪的,至于哪里怪,他又想不出来。只能挠挠头没说什么了。

……

舒伯华在一个礼拜后的晚上,回家时交给了姜一一张花旗银行的汇票,上面金额刚刚好是1300银元。

姜一前前后后翻看汇票,震惊的柳叶眼圆圆的。

“这这这……谁付的?”

舒伯华泰然自若的坐在椅子上看报纸。

“别问那么多。找房东婆婆买下这栋房子就行。省的搬家了。”

姜一沉默,自己一个现代人,即使到了游戏世界,赚钱还是比不过土着啊!

姜一想到了自己本源世界花钱买下的小房子,还欠着银行贷款没还清。又想到该死的螳螂捕蝉游戏,害得他有家不能回,在各个游戏世界忙的跟狗一样做任务。越发想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