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日谢清风正抱着一摞与礼部往来的文书匆匆穿过回廊,恰好撞见刚从研发组值房里出来的沈知远。

他左右看了看近处无人,便压低声音,极其快速且严肃地甩出一句:“对了,跟你小子说清楚,虽说家里人都没反对,但你跟青青相处需得发乎情止乎礼,该守的规矩一样不能少!尤其是.....绝对、绝对不能闹出什么未婚先孕的事情来!若是坏了青青名节,我第一个饶不了你!”

他语速极快,说完也不等沈知远反应,抱着文书转身就要走,仿佛只是完成了一项必要的流程告知。

而站在原地的沈知远,直接被谢清风这记直球打得晕头转向,整个人都僵住了。

未、未婚先孕?!

沈知远脑子里“轰”的一声,脸颊、耳朵、脖子瞬间红透,像是煮熟的虾子。

他眼睛瞪得溜圆看着谢清风即将离去的身影,舌头都打结了:“先、先生!学生不敢!绝无此心!这、这.....这从何说起啊!学、学生和谢小姐....”连手都没牵过。

他越说声音越小,尤其是提到牵手二字时,自己先羞窘得不行,老师的想法也太超前了。

谢清风听到他结结巴巴的辩解脚步未停,只是背对着他不甚在意地摆了摆手,语气带着一种“我就是提醒一下你别犯错误”的公事公办:“没有最好!记住就行!忙你的去吧!”

话音未落,人已经抱着文书转过了廊角,只留下沈知远一个人站在原地尴尬。

谢清风可不管给封建年代的沈知远带来什么震惊,他反正两个人都警告一遍。

他最近也是挺忙的,皇帝驾临的整套仪轨从圣驾出宫、抵达国子监的迎驾礼节,到讲学时的座位安排、赞拜流程乃至最后送驾的规矩,都必须严格符合典制。谢清风几乎每日都要与礼部、鸿胪寺的官员会面,反复确认每一个细节。

皇帝的御座摆放在至公堂哪个位置,讲筵时监生们跪拜几次,进讲《大学》哪一章,这些都必须白纸黑字,明确无误,绝不能临场出错,贻笑大方。

他还需要与禁军那边进行对接,毕竟萧云舒的安全是天字第一号的大事。禁军们早早派人前来勘察地形,规划警戒路线,清理闲杂人等。

谢清风需配合提供国子监完整的布局图,标明所有出入口、制高点,并安排可靠吏员协助禁军布防。他讲学的期间,监内各处通道需得有人把守,闲杂人等一律不得靠近至公堂百步之内。这些,都需与禁军统领商议定夺。

再者国子监虽时常修缮,但为了迎接圣驾,一些细微之处仍需处理。比如御道是否平整?讲筵所在的至公堂是否需要重新粉刷,桌椅陈设是否稳固,甚至为了彰显文教昌盛,工部还可能要求谢清风临时搭建一座彰显气象的牌楼。这些工程琐碎,关乎天家体面,谢清风还需与工部敲定方案和工期。

虽然谢清风觉得吃饱了撑的,但这是人家上面内阁等人商讨完之后决定的,他这个三品边缘小喽啰还是服从命令吧。

更让谢清风觉得繁琐的是部门间的衔接协调,比如礼部定好的迎驾时间,需同步告知太仆寺确保御驾准时抵达、卫戍司按时启动岗哨、国子监组织师生列队,光禄寺准备的祭品还需经礼部核验是否符合礼制再由内廷司确认是否合皇帝心意。

为了避免信息偏差,谢清风每日都要召集各部门对接人开协调会,将当日进度、次日计划一一明确,确保每个部门都清楚自己的职责与时间节点。

他终于知道为什么之前寒鸦书院要做那么多形式主义的东西了。

不是他们想形式,而是这该死的礼制让他们不得不形式主义。比如说鼓声响起的时间,与钦天监算定的吉时,有片刻偏差,慢了半刻什么的,负责击鼓的赞礼官轻则罚俸半年,重则降级留用,钦天监负责报时的官员同样难逃其咎。

若被御史揪住,扣上个怠慢圣驾不敬天时的帽子,前程尽毁也并非不可能。若击鼓之时,国子监监生队列不整,有人交头接耳或仪容不端什么的,谢清风这祭酒首当其冲,一个教导无方的评语是跑不掉的,直接影响吏部考绩。负责现场纪律的学官、博士,也少不了罚俸或记过。

国子监的监生们自然也深知此事关乎国子监荣辱,更与他们的前程息息相关,要是不小心冲撞了皇上,别说自己日后荫官了,就连家里的官职都不知道会不会被一撸到底。

无人敢在这等关头掉以轻心,这些天斋舍区明显比往日安静了许多,大部分监生都谨言慎行,若非必要极少在监内随意嬉戏喧哗,而是埋首于温习经义或是整理自己的书案仪容。不过他们也毕竟是活人,不可能完全一点生息都没有,一些必要的活动还是在进行的。

这般紧张又有序的筹备中,萧云舒亲临国子监视察的日子终于到来。

按照圣元朝的传统,先来考察文教第一件事情就是祭天,旌旗仪仗在微凉的晨风中悄然矗立。身着特定礼服的礼部官员、鸿胪寺赞引、以及国子监所有有品级的学官博士皆已按照品阶高低于广场两侧肃立等候。所有监生则穿着最为整洁的监生服,按照事先演练过无数次的队列,整齐划一地站在指定区域,人人屏息凝神。

谢清风身着祭酒朝服,立于文官队列的最前方,身姿挺拔。

吉时将至,钦天监官员微不可察地朝礼部尚书点了点头。

“吉时到——迎驾——”鸿胪寺官员清越悠长的唱喏声响起。

谢清风率众官跪拜迎接,祭坛早已设好,祭牲、礼器陈列有序。

整个仪式过程漫长而肃穆,这第一关祭天总算是正常运行了,谢清风也松了口气,这是整个流程里面最需要遵守礼制的。

后面的讲课和视察就可以稍微随便一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