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几天,于佳佳突然打来电话,声音有些疲惫:“我在你楼下,上来一下。”
秦峰下楼,看到于佳佳靠在车旁,神情有些落寞。
“这是什么?” 秦峰看着于佳佳递过来的一个纸箱,有些疑惑。
“一台老式录音机,当年麦窝社区的第一台设备。” 于佳佳的声音很轻,仿佛怕惊扰了什么,“我留着它,是想等你写回忆录。”
秦峰接过纸箱,打开一看,里面静静地躺着一台老式录音机,上面布满了岁月的痕迹。
“现在我知道你不会写了。” 于佳佳看着秦峰,眼神复杂。
秦峰笑了笑,没有说话。
于佳佳转身要走,秦峰叫住了她。“等等。”
他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纸条,塞到于佳佳手中。
“如果哪天有人问起我,你就放这录音。”
于佳佳接过纸条,看了一眼,上面空无一物。
她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上了车,发动引擎,离开了。
秦峰回到房间,把录音机放在桌上,按下播放键。
空白磁带转了十秒,戛然而止。
又过了几天,秦峰独自一人踏上了北上的列车,目的地是甘肃民乐县。
他在民乐县外的一个小村庄住了七日,每天都默默地观察着静音亭。
终于,在一个寂静的夜晚,他见到了陈伯。
陈伯像往常一样,扫完地,照例轻碰铁架三下,然后抬头看天,自言自语道:“老周,今天风小,但我还是敲了。”
秦峰躲在远处,没有现身。
传承最深的地方,是连意义都不必知道。
离开民乐县的归途中,秦峰路过一所乡村小学,教室外晾着一排学生手工制作的风铃……
秦峰的归程,就像一部卸载了所有应用程序的手机,干干净净,只剩下默认主题。
路过那所挂满“土味”风铃的乡村小学时,他差点以为自己误入了行为艺术现场。
那些风铃,用锈迹斑斑的旧锅盖做底座,歪歪扭扭的铁勺当作吊坠,还有那根一看就饱经沧桑的扫帚柄,被孩子们涂得五颜六色。
风一吹,叮叮当当响成一片,简直就是噪音污染。
然而,就在这刺耳的交响乐中,秦峰却捕捉到了一丝熟悉的旋律——那不正是“丙三调”的变奏吗?
他愣住了,仿佛被点穴了一般。
这群孩子,恐怕是祖师爷赏饭吃吧?
他没有像那些短视频网红那样,举起手机一顿猛拍,更没想过把这“原生态音乐”上传到哔哩哔哩网站去赚流量。
他只是默默地走到窗台前,放下了一张《灶台自己会唱歌》的黑胶唱片,然后,隐姓埋名,转身离开。
三天后,姚小波的微信消息轰炸而来:“峰哥!静音亭复活了!昨晚原地满血复活,播放列表直接进化成‘风铃声 + 扫地声 + 熊孩子哼唱’!系统还给它封了个称号:‘甲五·终章·民间版’!这波操作,绝了!”
秦峰看着这条消息,嘴角微微上扬,然后,毫不犹豫地删掉了它。
他关掉手机,仿佛关掉了一个时代的喧嚣,走到湖边,将手机像祭品一样沉入湖底。
他心想:这才是真正的传承,潜移默化。
火不需要什么守护者,当所有人都忘了自己曾经是火炬手,这火,才算真正燃烧起来了!
许嵩觉得自己可能有点神经质。
安徽医科大的逼仄宿舍里,堆满了医学书籍和半导体元件。
他顶着鸡窝头,对着麦克风清了清嗓子,又调整了一下那根用铁丝和塑料管dIY出来的麦克风支架。
这玩意儿的灵敏度时好时坏,全看心情。
“咳咳,大家好,我是Vae。”他对着电脑屏幕上的Audition界面,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新歌的名字叫《灰色头像》,灵感来源于一次失恋。
歌词矫情又青涩,旋律带着一股挥之不去的忧郁。
他反反复复录了十几遍,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妈的,感觉还是差点意思啊!”他抓了抓头发,烦躁地想把电脑砸了。
这时,楼下传来一阵熟悉的扫地声,伴随着老妈哼唱的调子。
那是她每天傍晚都会哼的小曲儿,调子有点老,但听着挺舒服。
“有了!”许嵩眼睛一亮。
他打开cool Edit,把那段扫地声录了下来,然后用降噪和Eq稍微处理了一下,直接怼进了副歌的结尾。
“就你了,老妈的‘专属bGm’!”
他满意地看着屏幕上的波形,感觉整首歌瞬间有了灵魂。
这首歌的采样,是老妈年轻时在县广播站听过的一段秦腔变调,后来不知怎么的就成了她哼唱的摇篮曲。
许嵩并不知道这段旋律的来历,只是觉得好听,顺手就拿来用了。
歌传到个人博客上,评论区冷冷清清,只有几个铁杆粉丝象征性地冒了个泡。
突然,一条Ip属地显示为甘肃的留言引起了他的注意:“这声音熟。”发信人名叫“沙尘暴”,头像是张模糊的戈壁滩照片。
“啥玩意儿?熟?谁的dNA动了?”许嵩一脸懵逼。
他点开“沙尘暴”的博客,发现里面空空如也,只有一篇日志,写着:“静音亭,永不消逝的电波。”
“神经病吧?”许嵩嘀咕了一句,关掉了网页。
此时,远在北京的十三月唱片工作室里,卢中强正对着一堆旧硬盘发呆。
“想当年,老子也是文艺青年一枚啊!”他看着硬盘上那些尘封已久的文件,忍不住感慨。
突然,一个未命名的文件夹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是啥玩意儿?谁这么没素质,文件夹都不命名!”他抱怨着,点开了文件夹。
里面只有几个音频文件,编号从“000”到“005”。
他双击了“000.wav”,电脑却弹出提示:“文件已损坏,无法播放。”
“我去,啥情况?运气问题?”卢中强不死心,又试了几次,还是不行。
他有点好奇,这到底是什么神秘文件,竟然如此顽固。
“奶奶的,老子今天非要看看你是个什么妖孽!”
他打开了专业的声谱分析工具,开始对“000.wav”进行拆解。
随着分析的进行,他脸上的表情越来越惊讶。
“这……这竟然是一段节奏序列?!”
更让他震惊的是,这段节奏序列的底鼓编排,竟然和最近在网络上小火了一把的歌曲《灰色头像》高度吻合!
“卧槽,这什么情况?抄袭?致敬?还是……纯属巧合?”卢中强一头雾水。
他赶紧拿出手机,拨通了于佳佳的电话。
“喂,佳佳,跟你说个事儿,你绝对想不到……”
电话那头,于佳佳正在一家老式录音设备维修店里,对着一台古董级的磁带播放机发呆。
“于姐,这磁带没问题啊,就是空白的。”维修店的老板是个头发花白的老师傅,戴着老花镜,一脸疑惑。
“不可能,秦峰不可能无缘无故给我一盘空白磁带。”于佳佳摇了摇头,语气坚定。
“要不这样,我再仔细检查一下。”老师傅拿出一个放大镜,对着磁带仔细观察起来。
突然,他惊呼一声:“咦?有点意思……这不是空带,是反向偏磁处理过的加密录音!”
“加密录音?!”于佳佳愣住了。
“这种技术,现在很少有人用了。得用特定的电流脉冲才能还原。”老师傅解释道。
“能还原吗?”于佳佳急切地问道。
老师傅摇了摇头:“这玩意儿太老了,我得找找当年的电路图,还得配特殊的解码器,费劲啊!”
于佳佳没有再追问,只是默默地把磁带收了起来。
当天晚上,她做了一个梦。
梦里,秦峰站在一片茫茫的雪地里,手里拿着一支没有标签的黑胶唱片,冲她微微一笑。
“喂!醒醒!醒醒!”姚小波的声音从电脑里传来。
“干嘛啊?大半夜的不睡觉,扰民啊!”许嵩揉着惺忪的睡眼,一脸不爽。
“峰哥的‘火种年轮’数据库出事儿了!”姚小波的声音听起来很兴奋。
“出事儿?出啥事儿了?”许嵩瞬间清醒。
“有人从你们学校的Ip批量下载丙三调的原始采样包!”姚小波激动地说道,“而且路径精准,直奔主题!”
“卧槽,谁这么牛逼?黑客?”许嵩惊呼。
“不是黑客,是你!”姚小波坏笑着说道。
“我?我什么时候干过这种事儿了?”许嵩一脸懵逼。
“你自己看看你的数据库访问记录!”姚小波把截图发了过来。
许嵩点开一看,顿时傻眼了。
“还真是老子干的……但我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
他仔细回忆了一下,才想起前段时间选修了一门音乐心理学实验课,课题是《声音记忆与情感唤醒的相关性研究》。
“靠!不会吧?难道……”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可能在无意中触碰到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
他赶紧打开电脑,找到了那篇还没写完的论文摘要。
“……日常噪音中的非乐音元素,可能承载家族代际情绪编码……”
看到这里,许嵩彻底石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