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返京的路途似乎比南下时更加漫长。祁玥坐在马车中,手中摩挲着辛随云赠予的玉佩,心思早已飞回那个江南小镇。每每闭眼,都是辛随云苍白而坚定的面容,和他临别时那个轻如蝶翼的额吻。

“姑娘,前面就是京城了。”云儿的声音将祁玥从回忆中唤醒。

掀开车帘,熟悉的城墙映入眼帘。京城依旧繁华喧嚣,仿佛什么都没有改变。但祁玥知道,自己已经不再是那个怯懦的祁家小姐了。

回到祁府,辛兮瑶早已等在门前。见到女儿平安归来,她眼中含泪,紧紧将祁玥拥入怀中:“平安回来就好,这些日子母亲担心极了。”

祁怀鹤站在一旁,神色复杂地看着女儿。他注意到祁玥眼中的坚毅和成熟,既欣慰又忧虑。

晚膳时分,一家人围坐用膳。祁玥简单叙述了南行的经历,略去了危险的部分,只说是寻人未果。祁怀鹤和辛兮瑶交换了一个眼神,心照不宣地没有深究。

“北狄使团的事已了,陛下对太子的处理十分满意。”祁怀鹤转移话题,“朝中近日平静,你可安心在家休养。”

祁玥低头用膳,心中却明白,表面的平静下必然暗流涌动。辛随云仍在江南执行危险任务,她不能真的安心休养。

接下来的日子,祁玥表面上恢复了往日的闺秀生活,暗中却开始关注朝政和边境动态。她向父亲请教政务,阅读邸报,甚至私下与太子妃苏清婉会面,了解宫中动向。

辛兮瑶察觉女儿的变化,一日午后将她唤到跟前:“玥儿,你近日似乎对朝政很感兴趣?”

祁玥为母亲斟茶,坦然道:“女儿觉得,既为祁家之女,不应只知闺中绣花,也该知晓天下事。”

辛兮瑶凝视女儿片刻,轻叹:“是因为随云那孩子吧?”

祁玥手微微一颤,茶水险些洒出。她放下茶壶,直视母亲:“母亲既已猜到,女儿也不隐瞒。是的,我想成为能与他并肩而立的人。”

辛兮瑶眼中闪过复杂情绪,有心疼,有担忧,也有一丝欣慰:“你可知道这条路有多难?”

“女儿知道。”祁玥坚定地说,“但女儿已下定决心。”

辛兮瑶沉默良久,终于点头:“既然如此,母亲会支持你。但切记,万事不可操之过急。”

有了母亲的理解,祁玥更加专注地学习。她开始协助母亲管理府中事务,处理人情往来,甚至参与祁怀鹤书房的一些简单文书工作。

这期间,她与辛锐保持密切联系,通过他获得江南的消息。辛随云的任务进展顺利,但北狄残余势力的反扑也越发激烈。

一月后的一个雨夜,祁玥正在书房整理文书,忽听窗扉轻响。她警惕地抬头,只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悄然跃入室内。

“随云!”祁玥惊喜交加,急忙上前。

辛随云浑身湿透,面色疲惫但眼神明亮。他握住祁玥的手,唇角微扬:“我回来了。”

祁玥注意到他左臂新增的绷带,心疼不已:“你的伤……”

“无碍。”辛随云轻描淡写,“任务已完成,北狄在江南的据点已清除。”

他凝视着祁玥,眼中满是柔情:“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祁玥摇头:“我什么都没做,只是在这里等待。”

“不,”辛随云轻抚她的脸颊,“我听说你开始学习政务,协助伯父处理事务。这样的改变,比任何帮助都更令我感动。”

二人相视而笑,数月分离的思念在这一刻化为无声的默契。

辛随云神色忽然严肃:“我此次回京,除了复命,还有要事相商。北狄虽在江南的势力被清除,但朝中仍有他们的内应。”

祁玥心头一紧:“可知是谁?”

辛随云摇头:“对方隐藏极深,目前只有一些蛛丝马迹。我怀疑……与兵部有关。”

祁玥震惊。兵部是父亲管辖的领域,若真有内奸,父亲必受牵连。

“此事我尚未禀明太子,”辛随云低声道,“因证据不足,且牵涉太广。我想先与你商议。”

祁玥心中暖流涌动。辛随云将她视为可以共商大事的伙伴,这份信任比任何情话都更让她感动。

“你认为该如何?”她冷静地问。

辛随云从怀中取出一本小册子:“这是我暗中查到的可疑账目,涉及军械采购的异常流向。但需要更多证据才能指认幕后之人。”

祁玥接过册子,略一翻阅便发现端倪:“这些账目做得极为精细,若非精通财务难以看出问题。幸好我自幼随父亲学习看账,或许能帮上忙。”

辛随云眼中闪过赞赏:“我就知道你能行。”

二人商议至深夜,制定了详尽的计划。祁玥将利用在兵部帮忙的机会,暗中调查账目异常;辛随云则继续在暗处收集证据。

临别时,辛随云从怀中取出一支精致的玉簪,簪头雕着云中明月:“在江南看到的,觉得配你极好。”

祁玥接过玉簪,心中甜蜜:“帮我戴上可好?”

辛随云小心翼翼地将玉簪插入她的发髻,动作轻柔得如同对待稀世珍宝。月光下,二人身影相依,静谧而美好。

“待此事了结,我必向祁大人正式提亲。”辛随云郑重承诺。

祁玥微笑:“我等你。”

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就在辛随云离去后不久,祁府突然接到宫中急召:陛下病重,太子监国,召祁怀鹤立即入宫议事。

祁怀鹤匆匆入宫,整夜未归。次日清晨回府时,面色凝重。

“北境急报,北狄新王即位,集结重兵欲犯边境。”他对妻女说道,“陛下病中授命太子全权处理,太子决定御驾亲征。”

祁玥心中一惊:“太子亲征?那京中事务由谁主持?”

“由我和几位大臣共同辅政。”祁怀鹤眉头紧锁,“但最令我担忧的是,军械粮草调度中出现诸多蹊跷,似有人暗中作梗。”

祁玥与母亲交换了一个眼神,心知这与辛随云所说的内奸有关。

当晚,祁玥通过秘密渠道将这一消息传递给辛随云。很快收到回信:太子已知情,命我随驾亲征,暗中调查军械问题。京中事宜,托付于你。

手中的纸条仿佛有千斤重。祁玥明白,这不仅是一场感情的托付,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辛随云将京中的调查重任交给她,是对她能力的信任,也是对她地位的认可。

三日后,太子率军亲征。送行那日,祁玥站在城楼上,目送大军远去。在队伍的末尾,她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辛随云回头望了一眼,目光穿越人群与她相遇。

二人遥遥相望,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

回府后,祁玥开始了暗中调查。她以协助父亲整理文书为名,频繁出入兵部,细心查阅各类档案账目。表面上是学习政务,实则在寻找军械流向的异常。

这项工作并不容易。账目浩如烟海,可疑之处又被人精心掩盖。但祁玥凭借细心和耐心,一点点梳理线索。

与此同时,她还要维持表面的闺秀生活,参加必要的社交活动,避免引起怀疑。这双面生活让她疲惫,但也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充实。

一日,祁玥在兵部档案室发现了一本看似普通的粮草记录册。细看之下,她发现其中几页的墨迹与其余部分略有不同,且装订痕迹较新。

她悄悄将册子带回府中,用特殊药水测试,果然发现被修改的痕迹。原记录显示一批重要军械被运往北境,修改后则变成了普通粮草。

这是一个重大发现。祁玥立即通过秘密渠道通知辛随云,同时继续深挖。

然而,她不知道的是,自己的行动已经引起了暗中监视者的注意。一双眼睛,正在暗处注视着她的一举一动。

危机悄然逼近,而北境的战事也进入了关键时刻。祁玥和辛随云,一个在朝堂,一个在战场,各自为共同的目标奋战。他们的感情,在这场风波中经受着考验,也越发坚不可摧。

夜深人静时,祁玥总会取出那支玉簪,轻轻摩挲。她知道,无论前路多么艰险,只要二人心意相通,便有无穷的力量。

而远在北境的辛随云,在战火间隙也会望着京城方向,手中紧握着她求的平安符。战事吃紧,调查也陷入困境,但想到祁玥,他便有了继续前行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