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梅雨时节,淅淅沥沥的雨声敲打着青瓦白墙。临河的一家茶馆里,茶香与湿气交织,三两位茶客闲坐窗边,看河中乌篷船缓缓划过。
二楼雅间,顾十七为对面的女子斟上一杯明前龙井。水汽氤氲中,独孤伽罗的面容显得朦胧,唯独那双眼睛清亮得惊人,带着不容置疑的锐利。
“顾公子约我至此,不会只是品茶赏雨吧?”独孤伽罗没有碰那杯茶,直截了当地开口。
顾十七微微一笑,衣袖轻拂:“久闻独孤姑娘见解非常,今日特请赐教。”
“那我便不客气了。”独孤伽罗身体微微前倾,“你说你们大乘佛教是自己先成佛,然后带动众生后成佛。那我问你,你所谓的带动,所谓的回来,具体的时间期限有没有?大伙儿能不能等来?”
窗外雨声渐密,敲打在竹叶上沙沙作响。
顾十七不慌不忙地端起茶盏,轻啜一口:“姑娘这个问题,好似在问春雨何时能确切地浇灌到每一株幼苗。”
“别拿这种漂亮话搪塞我,”独孤伽罗冷笑,“你这就跟先富带动后富那帮画大饼的人没有区别。到时候人类都让机器人代替了,也没见你们先成佛的回来救我们。”
顾十七放下茶盏,目光沉静:“姑娘以为成佛是去往何处?又从何处回来?”
“少来这些机锋转语,”独孤伽罗语气转厉,“那些饥荒、病毒、瘟疫、大灾大难产生的时候,也没见天上掉下来个佛解救我们。抗日战争来的时候,佛在哪呢?现实一点吧。就算世界上真有佛,他先成了佛,也不可能回来以后救我们。”
茶馆小二上来添水,感觉到气氛不对,赶忙退下。
顾十七望向窗外,雨幕中一艘乌篷船正在靠岸,船夫披着蓑衣,不急不缓地系着缆绳。
“姑娘见过江上的渡船吗?”顾十七忽然问。
“别转移话题。”
“佛菩萨不是站在岸上指挥渡船的人,”顾十七转回目光,眼神清亮,“他们就是渡船本身。不是灾难来了,他们从天而降;而是他们始终在那里,只是我们是否愿意登船。”
独孤伽罗嗤笑一声:“好一番漂亮说辞。更有甚者,你们把所有人类的善举所有人类的功德都归咎于菩萨教育有有方。都成了佛教的功劳了。说出这话的人真是他妈脸都不要了,我说白了。”
顾十七终于皱起了眉头:“若有人真如此说,那便是误解了佛法。佛经有云:‘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众生的善行本是自性光辉的显现,何须归功于佛菩萨?”
“那你如何解释,那些信佛的人张口闭口‘这是菩萨显化’?”独孤伽罗质问道,声音引来了楼下茶客的抬头张望,“打日本的时候,那些死去的战士都是菩萨显化的。我这边救人的时候,那大夫都是菩萨显化了。你怎么不说马克思也是菩萨显化呢?”
顾十七忽然笑了:“为何不能是?”
独孤伽罗一时语塞。
“菩萨二字,梵文原意为‘觉悟的有情’,”顾十七缓缓道,“但凡以智慧慈悲利益众生的,何尝不是一种菩萨精神的体现?姑娘所说的大夫救人,战士卫国,正是菩萨行的体现。但这并非佛教的功劳,而是他们本自具足的良善。”
雨声渐歇,一缕阳光从云缝中漏下,照在河面上波光粼粼。
独孤伽罗沉默片刻,语气稍缓:“就算如此,有时候我这帮信佛的就跟魔怔人一样。地球上所有真善美的人都是他们佛教的。呵呵,真挺幽默的。”
“迷者自是迷,悟者自是悟,”顾十七轻叹一声,“有人执着于名相,见‘菩萨’二字便以为是佛教专属,却不知那只是对某种精神境界的指称。如同指月之指,愚者见指不见月。”
独孤伽罗端起已经微凉的茶,抿了一口:“但我之前已经总结过了,信佛的越多,现实世界的物质生产越完蛋。逃避劳动生产的人越多,我们的生活就越穷。佛教越昌盛,我们的文明反而越贫穷越开倒车。”
顾十七若有所思:“姑娘可曾读过《百丈清规》?”
“那是什么?”
“唐代百丈禅师制定,”顾十七道,“其中最有名的一句话是‘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禅宗僧人自食其力,耕种劳作,从未脱离生产劳动。”
独孤伽罗稍感意外,但仍坚持道:“个别案例不能代表整体。一个优秀的宗教思想不应该是越鼎盛,社会就越好吗?为什么佛教越鼎盛,国家还越贫穷啊?”
顾十七望向窗外,阳光已经完全穿透云层,河面上金光闪烁。
“姑娘可知道,佛教传入中国后,最兴盛的时期是哪朝哪代?”
独孤伽罗没有回答。
“是唐代,”顾十七自问自答,“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佛教鼎盛,国家亦强盛。玄奘大师西行取经,归来后太宗亲自接见,支持译经。佛教寺院不仅是修行场所,更是学术研究、医药传播、文化教育之地。”
他转回头,目光炯炯:“佛教并非必然导致贫穷,关键在于如何理解和实践。偏离本意的修行,自是会产生各种流弊,但这并非佛法本身的问题。”
独孤伽罗摇头:“那我告诉你,宗教发展到极限,他就是要让所有人都信他一个宗教。尤其是佛教的菩萨道,菩萨道的教义就是要度化所有众生。也就是说他最终的目的就是让所有人都信佛。”
她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下面街道上逐渐增多的人流:“所有人如果都信佛教,经济就完蛋了,这是个必然结论。因此我站在现实的物质层面,我绝不允许佛教大规模传播。佛教信徒越多国家经济越完蛋。”
顾十七也站起来,走到她身边,二人并肩看着街上为生活奔波的人们。
“姑娘,你见过江河吗?”顾十七忽然问。
“自然见过。”
“江河奔流到海,是因为它想要所有水滴都汇入大海吗?”顾十七缓缓道,“不,它只是自然流淌。菩萨度化众生,并非要所有人都成为佛教徒,而是希望所有众生都能离苦得乐。至于以什么形式,佛法从不强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