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独孤伽罗转头看他,眼神复杂。

“佛门常言‘慈悲’,慈是予乐,悲是拔苦,”顾十七继续道,“医生治病是拔苦,教师授业是予乐,农民种地是予乐,工人建屋是予乐。这些何尝不是菩萨行?何必拘泥于形式名相?”

楼下传来一阵喧哗,二人向下望去,见一个老人突然昏倒在街边,周围人迅速围了上去。有人撑伞,有人打电话叫救护车,一个年轻女孩蹲在地上为老人做心肺复苏。

顾十七轻轻道:“看,菩萨显化了。”

独孤伽罗怔怔地看着街上的情景,一时无言。

“姑娘担心的,是那种将一切善行归功于佛教、企图让所有人都信佛的极端思想,”顾十七温和地说,“这种担忧是有道理的。但请相信,真正的佛法从不主张如此。《金刚经》云:‘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佛菩萨度化众生,却不执着于度化了多少众生,更不会强迫所有人都信佛。”

雨已经完全停了,阳光洒满街道,救护车的鸣笛声由远及近。

独孤伽罗长叹一声:“或许我批评的,并非佛法本身,而是那些歪曲它、利用它的人。”

“姑娘智慧,”顾十七微笑,“佛法如药,对症则能治病,滥用则反成毒。那些将一切善行归功于佛教、企图让所有人都信佛的,恰是犯了‘我执’之病,早已背离了佛法本意。”

二人回到茶桌旁,茶已凉透,但谁也没有在意。

“所以,”独孤伽罗沉吟道,“大乘佛教所说的成佛后回来度化众生,并非是指成佛后从某个地方回来,而是...”

“而是成就智慧后,以智慧观照世间,自然能够应机施教,随缘度化,”顾十七接话道,“就像那阳光,”他指向窗外,“太阳从未‘决定’要照耀何处,只是自然发光,普照万物。”

独孤伽罗终于露出了今天的第一个笑容:“我似乎有些明白,为何你说佛菩萨就像渡船了。”

“渡船虽能渡人,但也需人自愿登上,”顾十七为她重新沏茶,“佛菩萨虽能度化,但也需众生自己愿意被度化。这不是一场交易,不是一份合同,没有时间期限,只有因缘际会。”

茶香再次弥漫开来,与雨后的清新空气混合在一起。

“那么,饥荒、瘟疫、战争中的佛菩萨,就是那些在灾难中伸出援手的人们?”独孤伽罗问。

“是,也不全是,”顾十七答道,“他们是援手本身,是勇气本身,是慈悲本身。形式万千,不拘一格。可能是医生的白衣,可能是战士的枪,也可能是普通人的一碗粥、一杯水。”

独孤伽罗若有所思:“所以抗日战争中,佛菩萨就在那些浴血奋战的战士中,在那些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中,在那些默默支持抗战的百姓中...”

“甚至在那些为和平奔走的国际友人中,”顾十七补充道,“菩萨精神超越名相,无处不在。”

二人沉默片刻,品味着这突如其来的领悟。

独孤伽罗忽然问道:“那你又如何解释,历史上确实有些时期佛教兴盛而国家衰败?”

“佛教如药,需对症下药,”顾十七从容应答,“若国家安定,佛法可助人修心养性;若国家动荡,人人避世出家,则确实会影响生产。但这并非佛法之过,而是人未能因时制宜地实践佛法。”

他顿了顿,继续道:“好比一把刀,厨子可用以做菜,歹人可用以行凶,岂是刀之过?佛法亦然,关键在于如何运用。”

阳光从窗口斜射进来,在桌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独孤伽罗长舒一口气:“今日一谈,让我对佛法有了新的认识。”

“姑娘的质疑也让我反思良多,”顾十七诚恳地说,“佛教徒中确有那些将一切功德归功于佛教、企图让所有人都信佛的极端之人,这类言行确实需要批判和纠正。”

独孤伽罗笑了笑:“我现在明白了,你所说的大乘佛教,不是要先成佛再回来度众生,而是...”

“而是意识到,度众生本身就是成佛的过程,”顾十七接口道,“就像那渡船,渡人的同时,自己也在水中前行。”

窗外完全放晴了,河面上舟来船往,街道上人声鼎沸,生活一如既往地喧嚣而真实。

独孤伽罗站起身,向顾十七行了一礼:“今日多谢指教。”

顾十七还礼:“姑娘的锐利问题,才是真正点亮智慧的明灯。”

二人相视而笑,一同下楼走出茶馆。阳光明媚,空气清新,街上人来人往,各自奔忙着。

顾十七忽然指向远处:“看。”

独孤伽罗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见一个年轻和尚正带着几个志愿者在街边为流浪者分发食物和衣物。那和尚不多言,只是默默地将一份份温暖递到需要的人手中。

“那是明慧师父,”顾十七轻声道,“他曾在大学攻读社会学,毕业后出家为僧,如今带领居士们开展慈善活动。”

独孤伽罗注视着那一幕,忽然道:“我过去只看见那些整天念佛求功德而不事生产的佛教徒,却忽略了这些实实在在利益众生的修行者。”

“佛法如大海,有清有浊,但大海本身从未改变,”顾十七平和地说,“我们所见的,往往只是自己所能理解的那一部分。”

分别时,独孤伽罗忽然转身问道:“最后一个问题,顾公子,你修行的目的是什么?”

顾十七站在阳光下,笑容清澈:“愿我能成为一座桥,让众生踏过我走向彼岸;愿我能成为一只船,载众生渡过生死苦海。但最终,”他顿了顿,“愿众生明白,本来无岸可到,无海可渡,当下即是净土。”

独孤伽罗怔了片刻,随即会心一笑,转身融入人群之中。

顾十七站在原地,看着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生活奔波劳碌,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离苦得乐。

阳光普照,万物生长,佛法从未远离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