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翻到一页数据:\"按照他们的模式,如果推广到一亿亩,全国粮食总产量将减少400亿斤!这是什么概念?够一亿人吃一年!\"
周部长眉头紧锁:\"但是赵老,这个项目的生态价值...\"
\"别跟我说那些!\"赵教授打断他,\"粮食安全是实打实的事情!60年代饥荒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那时候谁跟你讲生态价值?\"
老人的眼中闪着泪光:\"我亲眼见过饿死的人!见过啃树皮的孩子!我们这一代人拼了命提高粮食产量,为的是什么?就是不让我们的人民再挨饿!咱们现在才吃饱饭几年?就又开始想别的?又忘了饿肚子的事情了是不是?\"
他深吸一口气,平静了些许:\"是,现在条件好了,我们可以讲品质、讲生态了。但是底线不能丢!60亿亩耕地红线是生命线,粮食自给率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周部长沉默了片刻,缓缓开口:\"赵老,我理解您的担忧。但是方稷他们的模式也不是全盘否定现有农业,而是一种补充和探索...\"
\"探索?\"赵教授摇摇头,\"周部长,您知道现在国际形势多复杂吗?一场疫情、一场战争,就可能切断粮食进口通道。如果我们自己的产量下去了,到时候拿什么保障14亿人的饭碗?\"
他指着窗外:\"那些讲生态的发达国家,哪个不是靠着殖民地时期的积累和现在的国际剥削才能维持?我们中国能走这条路吗?\"
办公室里陷入长时间的沉默。周部长起身给赵教授续了杯茶:\"赵老,您的担忧很有道理。但是...\"
\"没有但是!\"赵教授再次激动起来,\"我知道方稷是个好科学家,但他太理想主义了!农业不是实验室,不能拿国家的粮食安全做赌注!\"
他拿出一份报告:\"我并非见不得年轻人提出新的方向和建议,但这是我让团队做的模拟分析:如果生态种植面积达到10%,粮食自给率将下降5个百分点;如果达到30%,我们将不得不大量进口粮食,这将直接威胁国家安全!\"
周部长仔细翻阅着报告,脸色越来越凝重。
赵教授的语气缓和了些:\"我不是反对生态农业,但不能以牺牲产量为代价。我们可以先在边远地区、生态脆弱区试点,但不能动摇主粮产区的基本盘。\"
他最后语重心长地说:\"周部长,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计,不能有半点闪失啊!\"
送走赵教授后,周部长独自站在窗前,久久不语。一边是老一辈科学家的谆谆告诫,一边是新一代科研人员的创新探索;一边是粮食安全的底线思维,一边是农业转型的迫切需求。
这个决定,远比想象中更加艰难。
他拿起电话,又放下。最终,他拨通了方稷的号码:\"方教授,请你尽快来北京一趟。有些事情,我们需要当面谈谈。\"
窗外,北京的天空灰蒙蒙的,正如周部长此刻的心情。他知道,无论最终决定如何,都将在农业发展史上留下重要的一笔。而这一笔,必须对得起历史,对得起人民。
方稷接到周部长电话时,四川示范点的学生们正围着一锅热气腾腾的火锅庆祝。辣油在锅里翻滚,如同每个人心中涌动的喜悦,这是同学们特意借来的锅子,就是为了庆祝专门做的一顿庆功饭。
\"方教授,您今天不能歇一歇吗?咱们锅子已经好了,快来一起吃吧。给您摘了豌豆尖,特意弄了清汤。\"李明远兴奋地问,脸颊被辣椒染得通红。
方稷勉强笑了笑:\"我刚刚接到电话,项目还有些细节要落实,我得回北京一趟。\"他看了眼手表,\"订最早的航班。\"
热烈的气氛顿时冷却了些。张薇敏锐地察觉到什么:\"教授,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常规流程而已。\"方稷起身收拾行李,\"你们继续,把我那份也吃了。\"
去机场的路上,方稷望着窗外飞逝的田野,心中七上八下。周部长的语气虽然平静,但那种公事公办的调子,与之前热情支持的态度判若两人。
飞机攀升时,方稷感到一阵耳鸣。这短短一天里,心情从巅峰跌入谷底。清晨还在为项目获批欣喜若狂,此刻却为未知的变数忐忑不安。
最折磨人的是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是技术缺陷?资金不到位?还是......
北京的天空灰蒙蒙的,如同方稷此刻的心情。他拖着行李箱直奔农科院,已是深夜十一点,但部长办公室的灯还亮着。
推开门的瞬间,方稷愣住了。不仅周部长在,赵教授居然也在——这位农业界的泰斗正坐在沙发上,神情严肃。
\"赵老,您...\"方稷一时不知该如何问候。他与赵教授虽同属农口,但研究领域不同,只在几次会议上远远见过。
周部长起身招呼:\"方教授,辛苦你这么晚赶过来。坐。\"
方稷忐忑地坐下,目光在两位长者之间游移。周部长亲自给他倒了杯茶,这个反常的举动让方稷更加不安。
\"方教授,\"赵教授开门见山,\"我看了你的项目报告,有些担忧不得不提。\"
方稷的心沉了下去。原来是他最敬重的前辈在质疑他的项目。
\"赵老请讲。\"方稷坐直身子,手心微微出汗。
赵教授从公文包里取出那份方稷再熟悉不过的报告,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批注:\"你的生态种植模式,亩产只有常规的60%。如果大规模推广,会对国家粮食安全造成什么影响,你考虑过吗?\"
方稷刚要解释,赵教授抬手制止:\"我知道你要说优质优价。但粮食安全不是市场经济问题,是战略安全问题!\"
老教授的情绪激动起来:\"我们这代人挨过饿,知道粮食意味着什么。你现在要减少产量,万一遇到天灾人祸,万一国际形势有变,我们拿什么保障14亿人的饭碗?\"
方稷感到一阵窒息。他有些哑口无言,刚刚穿过来的那些年,不正是大家忍饥挨饿的时候吗?
周部长适时插话:\"方教授,赵老的担忧很有道理。我们今天请你来,就是想听听你的想法,没事有什么话都能说,就咱们三个人。\"
办公室里安静得能听到钟表的滴答声。方稷深吸一口气,知道接下来的每一句话都关系着项目的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