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七点四十分。
市委一号办公楼顶层。
郑仪站在市委书记办公室门前。
郑仪没有立刻进去,而是抬手,用指节在门上轻轻叩击了三下。
“进。”
门内传来邹侠沉稳的声音。
郑仪推门而入。
邹侠已经坐在了那张宽大的办公桌后,面前摊开着几份文件,手边放着一杯冒着热气的清茶。
他今天穿了一件深灰色的夹克,神情比昨日似乎更加沉静,但眼神深处那种洞悉一切的穿透力却丝毫未减。
“书记,早。”
郑仪走到办公桌前,声音清晰而恭敬。
“郑秘书长,早。”
邹侠抬起头,目光在他脸上停留了一瞬,点了点头。
“坐。”
他指了指桌前的椅子。
郑仪依言坐下,腰背挺直。
“常委会的最终议题清单和材料,我昨晚都看过了,也做了一些初步的调整和建议。”
郑仪开门见山,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拿出那份蓝色的文件夹,双手递到邹侠面前。
“有几个议题,我认为风险论证不足,或者时机尚不成熟,建议暂缓上会,需要进一步调研和补充材料。具体的调整建议和理由,都附在后面了。”
邹侠接过文件夹,却没有立刻翻开。
他那双深邃的眼睛看着郑仪,语气平静无波:
“你把经开区和组织部报上来的几个议题,按下去了?”
郑仪面色不变,坦然迎接着邹侠的目光:
“是的,书记。”
“腾飞二期项目,涉及大规模征迁和重大安全环评,现有报告对潜在风险和社会稳定隐患评估严重不足,对‘容缺受理’可能带来的程序漏洞和法律后果语焉不详,财政垫资的风险管控方案更是空白。我认为,在情况不明、风险不可控的情况下,贸然上会决策,是对市委、对明州发展不负责任。”
“组织部提报的临港区分管经济副区长人选刘兴国,考察材料过于笼统,缺乏对其政商关系,特别是与四海集团关联度的专项评估。临港区目前是重大项目聚集地,用人必须慎之又慎。我建议组织部补充更详实的材料,确保人选经得起检验。”
他的回答条理清晰,理由充分,完全站在市委科学决策、审慎用权的立场上。
没有丝毫为自己辩解,也没有提及张林昨晚的到访,仿佛这一切决定都是他基于秘书长职责独立做出的专业判断。
邹侠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光滑的红木桌面上轻轻敲击。
办公室里一时间只剩下空调低沉的送风声和那极有规律的、轻微的敲击声。
压力无声地弥漫开来。
几秒钟后,邹侠的手指停了下来。
他拿起桌上那份郑仪刚递过来的蓝色文件夹,缓缓翻开。
目光快速扫过郑仪亲笔书写的调整建议和理由说明。
他的阅读速度很快,神情专注。
当看到关于“腾飞二期”项目风险分析缺失和“刘兴国”人选需要补充政商关系评估的建议时,他的目光似乎多停留了片刻。
然后,他合上了文件夹。
“嗯。”
邹侠发出一个简单的音节,听不出喜怒。
“你的考虑很周全。”
他抬起眼,目光再次落在郑仪脸上,那眼神似乎比刚才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审视,或者说,是某种程度上的认可?
“秘书长这个位置,就是要敢于把关,善于过滤。不是什么议题都能轻易摆上常委会的桌面。”
“尤其是涉及重大利益调整、重大风险隐患的议题,更要慎之又慎。”
他的语气依旧平稳,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份量:
“你做得对。”
郑仪的心头微微一松,但脸上依旧保持着谦逊和专注:
“谢谢书记肯定。这是我份内的职责。”
邹侠微微颔首,将那份蓝色的文件夹放到一旁,这意味着他完全同意了郑仪对今日议题的调整建议。
“今天的常委会,你来负责记录。”
邹侠突然吩咐道,语气不容置疑。
“是,书记。”
郑仪立刻应道。
由他这位新来的秘书长直接亲自负责常委会记录,这既是信任,也是一种无形的监督和考验。
常委会的关键在于“决策”,而决策的生命在于“执行”,记录作为常委会的后续,它必须确保常委会的决策完全、准确地体现书记的意图和主导作用。
至于如何确保,其中的空间就由郑仪自己来把握了。
“另外。”
邹侠端起茶杯,吹了吹热气,看似随意地补充道:
“会后,你把关于‘腾飞二期’项目需要补充调研的要点,还有对刘兴国同志进行延伸考察的具体要求,形成一份书面纪要,正式下发到相关责任单位。”
“明确时限,要求他们限期报送。”
郑仪心中一动。
邹书记这是要借他的手,将这两件事正式纳入组织程序,钉死责任!
“好的,书记。会后我立刻办理。”
邹侠放下茶杯,目光投向窗外渐渐苏醒的城市。
“明州这盘棋,很大,也很复杂。”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
“落子,要稳,要准。”
“有时候,缓一缓,比盲目往前冲,更重要。”
这话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点拨郑仪。
“我明白,书记。”
郑仪沉声应道。
这时,办公室墙上的挂钟时针指向了八点二十五分。
邹侠收回目光,站起身。
“走吧,开会。”
他拿起桌上的笔记本和茶杯,率先向门口走去。
郑仪立刻起身,拿起自己的笔记本和笔,紧随其后。
两人一前一后,走出市委书记办公室,走向位于同层的市委常委会议室。
走廊里,已经有几位提前到的常委和列席人员。
看到邹侠和郑仪出来,纷纷停下脚步,点头致意:
“书记!”
“秘书长!”
邹侠微微颔首,脚步未停。
郑仪跟在身后,目光平静地回应着众人的注视。
他能感觉到那些目光中的好奇、审视、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敬畏。
市委常委会议室的双开红木大门已经敞开。
里面,椭圆形的会议桌旁,已经坐了不少人。
张林坐在邹侠左手边的位置,正和旁边的市委副书记刘卫东低声交谈着什么,看到邹侠和郑仪进来,立刻停下话头,脸上露出笑容。
其他常委——纪委书记邓修、常务副市长马天祥、组织部长孙梅、宣传部长李成栋、政法委书记胡之遥等人——也纷纷将目光投了过来。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政协主席坐在椭圆桌的另一端。
郑仪没有走向会议桌,而是径直走向设置在侧面的一张稍小一些的记录席。
那里已经摆放好了录音设备和厚厚的记录本。
秘书长亲自记录,这个细节让在场几位常委的眼神微微有些变化。
邹侠走到主位坐下,目光环视全场,声音沉稳:
“好,人都到齐了,现在开会。”
郑仪翻开记录本,拿起笔。
常委会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