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流贼也可以燎原 > 第377章 围攻颍州(1)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崇祯八年正月初一,寒风凛冽,汝水河畔。

刘处直站在对岸,望着最后一批义军渡过冰凉的河水,经过七八天的艰难渡河,跟着大队前进的十余万义军终于全部踏上了南直隶的土地,河面上临时搭建的浮桥吱呀作响,承载着源源不断的人马和辎重。

与此同时,百里外的颍州城内,一片紧张忙碌景象。

城头上,一位白发苍苍却腰板笔直的老者正在巡视防务,正是退休兵部尚书张鹤鸣,他身穿官服,虽然年过八旬,但步伐依旧稳健。

“大哥,各处城墙已经加固完毕,滚木礌石也备足了。”身后走来两位与他相貌相似的老者,正是他的弟弟张鹤腾和张鹤龄。

张鹤鸣转身问道:“粮草储备如何?民心可稳?”

张鹤腾答道:“家中存粮已全部充公,足够全城食用半年。只是...”他犹豫了一下,“有些贫户抱怨我们强征了他们的存粮。”

张鹤鸣冷哼一声:“非常时期,顾不得这许多,贼兵若破城,他们连命都保不住,还在意那点粮食,我张家已经做出表率捐了所有粮食金银,这些草民还不知足,一个二个都是贱骨头,等贼兵退后城里做生意的涨他们门面租子,种地的涨地租,这才能将我们此次的损失弥补回来。”

“对了乡勇一共招募了多少,不要怕花钱,这些钱只是暂时放在他们那里,流寇退后连本带利都得给我吐出来。”

张鹤龄说道:“招募的四千乡勇已经编入守军,与官兵混编防守。只是训练时间太短,这战力恐怕不行。”

“无妨,”张鹤鸣摆手道,“守城不比野战,有城墙可依,只要敢拼命即可,你二人各负责南北二门,我亲自坐镇西门,东门由守备负责指挥。”

他望着城外远方的地平线,语气坚定:“颍州是凤阳西北门户,也是我张家的祖宗埋骨之地,我等世受皇恩,今日正是报效之时!”

“大帅,前方侦骑回报,百里外就是颍州城,”李虎快步走来,脸上带着长途跋涉的疲惫,“据逃难的百姓说,城里已经知道我们要来,四门紧闭,戒备森严。”

刘处直点了点头说道:“颍州是通往凤阳最近的路了,必须拿下,确保后路无虞。传令各营掌盘,来营帐内议事。”

不多时,各营义军掌盘齐聚,张献忠一进门就说道:“是要打颍州了吗,快点拿下来吧,咱老子想快些去凤阳看看中都是什么样的呢。”

罗汝才说道:“八大王莫急,颍州是南直隶西北门户城墙高大还有重兵把守,需从长计议。”

刘处直抬手示意众人安静:“诸位掌盘,我等已入南直隶境,眼前的颍州是必取之地,但城中虚实不明,我意先派人混入城中打探消息,同时大军向颍州进发。”

“探子的事交给额老张!”张献忠拍着胸脯,“我营里有一些在陈州招募的士卒,他们口音和颍州这边差不多,让他们扮作逃难的百姓混进去。”

刘处直赞许地点头:“如此甚好,有劳八大王了,其余各营整顿兵马,明日向颍州进发。”

正月初三,义军抵达颍州城外十里处安营扎寨,张献忠派出的探子也陆续返回,带来了城中消息。

“刘大帅,各位掌盘,”探子回报,“颍州城内有守备营兵九百人,颍川卫官兵一千八百余人,但真正棘手的是退休兵部尚书张鹤鸣。”

“张鹤鸣?”刘处直疑惑地问,“何许人也?”

“此人是天启朝兵部尚书,张家在颍州也是最大的地主,听说义军将至,他散尽家财,与两个弟弟张鹤腾、张鹤龄招募了四千多乡勇民壮,誓死守城。”

罗汝才捻须沉吟:“退休的兵部尚书?倒是块难啃的骨头,不管怎么说兵事一途应该不至于是个糊涂蛋。”

张献忠不以为然:“呸!什么尚书老爷,不过是又一个欺压百姓的狗官,这个最大的地主不知道兼并了多少百姓的土地,咱老子倒要看看他的脑袋有多硬!”

刘处直沉思片刻,道:“无论如何,颍州必须拿下,明日各营分工,四面围城。”

颍州城墙上,张鹤鸣看着城外连绵不绝的义军营寨,面色凝重。

“大哥,贼兵势大,恐怕有十数万之众。”张鹤腾忧心忡忡。

张鹤鸣却镇定自若:“兵在精不在多,我们据城而守,以一当十,记住,贼兵远来,粮草不继,必求速战。我等只需坚守半月,待援军一到,贼兵自退。”

他转身对守城将领下令:“多备火箭火油,贼兵若用云梯,以火攻之,夜间加倍警戒,防贼偷袭。”

正月初四清晨,义军开始部署围城,刘处直将各部掌盘召集到前线的一个小土包上面,从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颍州城的全貌,城墙高厚,护城河虽不宽但已结了一层薄冰,城头上旗帜林立,守军来往巡逻,戒备森严。

“各位请看,”刘处直指着城池,“颍州城防坚固,强攻必损失惨重,但我等别无选择,想去打凤阳必须管好后路的安全。”

他转身面对各个掌盘:“我意四面同时进攻,使守军不能相互支援,张献忠部、马守应、高汝利攻东门,罗汝才部、太平王部攻西门,贺一龙、贺锦部攻南门,张一川、刘国能部攻北门,其余兵少的义军掌盘自己选择跟着谁攻城,但有一点,不参与攻城的战后战利品就不要眼红了。”

几位大掌盘子面面相觑,张献忠首先发问:“刘兄弟,你的本部人马负责什么?”

刘处直微微一笑:“我本部前营、中营、后营、左营、右营将作为预备队和主攻力量,轮流支援各方,特别是左营孔有德部有火炮,可对各门进行火力支援。”

太平王挑眉:“大帅的算盘打得精啊,让我们先去消耗守军力量?”

刘处直正色道:“太平王误会了,攻城之战,最忌添油战术,必须一鼓作气,我部兵马将承担最危险的登城任务,但需要各位先消耗守军箭矢滚木等物资,此外,我亲兵营将首先组织敢死队攻城,以示我并非让各位单独冒险。”

这两年来的信誉让他们相信了刘处直,只见张献忠说道:“成!就听大帅的!老子倒要看看这颍州城有多难啃!”

正月初五,攻城开始。

清晨的寒风中,义军在各门前排列成攻击阵型,张献忠、马守应、高汝利在东门外骑着马来回奔驰,对着部下吼叫:“弟兄们!破城之后,重重有赏!给老子冲啊!”

第一波攻击都是由各营新附的流民组成,他们扛着简陋的梯子和武器,呐喊着冲向城墙,城头上,箭如雨下,不断有人中箭倒地,惨叫声、呐喊声、战鼓声震天动地。

城头上,张鹤腾正在指挥守军大声喊道:“弓箭手准备...放箭!”

箭如雨下,攻城的义军不断有人中箭倒地。偶尔有几人冲到城下架起梯子,立即被守军推下的滚木礌石砸得粉身碎骨。

“倒金汁!”张鹤腾下令。滚烫的粪水从城头泼下,惨叫声此起彼伏。

与此同时,其他各门也遭到猛烈攻击。张鹤龄在北门指挥,面对贺一龙部的猛攻,他亲自挽弓射箭,鼓舞守军士气。

“颍州的父老乡亲们!守住城墙!不能让一个贼兵上来!”

“大帅,八大王和老回回他们在东门第一波攻击已被击退,中营在此也损失了近三百人” “西门攻势受挫,罗掌盘请求火炮支援!” “南门贺一龙和贺锦部已攻至城下,正在架设云梯!”

刘处直果断下令:“命孔有德将火炮移至西门,轰击城头守军,高栎去支援南门,李茂组织第二波攻势,准备再进攻东门。”

站在一旁的李虎低声道:“大帅,第一日我们投入这么多人,是否太急了?”

刘处直摇头:“必须让各位掌盘看到我们的诚意,再说,颍州城防比预期更坚固,不全力以赴,难以攻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