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阳光透过斑驳的梧桐叶,在村小的空地上洒下片片金斑。
萧朔蹲在院子角落,正手把手教几个男孩子垒土窑。
红砖在孩子们稚嫩的手中歪歪扭扭地堆叠着,不时有调皮的孩子偷偷往同伴衣领里塞碎土,惹来一阵笑闹。
“萧老师,这样行吗?”
扎羊角辫的翠翠举着沾满泥巴的小手,鼻尖还蹭着一块灰印。
“再往左边挪半块砖,对,就是这儿。”
萧朔用树枝在地上画着结构图:“咱们的土窑要像小城堡一样,底下留点火口,上面开个烟囱,这样火才能烧得旺。”
宋惜尧抱着一筐红薯从厨房出来,裙摆扫过墙角的野菊花。
看见萧朔认真教学的模样,她忍不住驻足。
阳光落在他微卷的发梢,将睫毛的影子投在脸颊,那些曾经被粉笔灰覆盖的手指,此刻正沾满泥土,却格外温暖。
“小尧老师,快来看!”
孩子们的欢呼打断了她的思绪。
只见萧朔已经在土窑里架起干燥的玉米秸秆,火苗“腾”地窜起,映红了孩子们兴奋的脸庞。
宋惜尧将红薯分发给孩子们,教他们用锡纸仔细包裹。
“要把红薯塞进窑顶最热的地方。”
宋惜尧踮着脚示范,却被突然窜起的浓烟呛得直咳嗽。
萧朔立刻从口袋掏出一方手帕,轻轻替她捂住口鼻,温热的掌心透过棉布传来温度。
“让我来。”
他接过铁钳,小心翼翼地将红薯推进土窑。
或许是风突然转向,燃烧的烟灰打着旋儿扑向宋惜尧。
雪白的衣襟瞬间沾上点点黑灰,她愣住的模样让围观的孩子们先是一愣,紧接着爆发出震天的笑声。
“萧老师闯祸啦!”
“小尧老师变成小花猫啦!”
孩子们拍着手又蹦又跳。
宋惜尧反应过来,抓起墙角的扫帚作势要追,萧朔早已笑着跑开,边跑边喊:“我不是故意的!”
当宋惜尧终于“逮”住萧朔时,两人都已气喘吁吁。
她举起沾满烟灰的手指要往他脸上抹,却被他突然握住手腕。
四目相对的瞬间,风里飘来烤红薯的甜香,远处传来上课铃的叮当声,一切都刚刚好。
“老师!红薯好像熟了!”
翠翠的喊声将他们拉回现实。
萧朔松开手,转身用铁钳扒开土窑。
暗红的炭灰中,裹着锡纸的红薯微微鼓起,浓郁的焦香顿时弥漫整个院子。
孩子们自觉排成小火车,眼睛直勾勾盯着那冒着热气的美味。
“小心烫!”
宋惜尧蹲下身,帮最小的虎子剥开锡纸。
金黄的薯肉冒着热气,咬一口,甜软的口感在舌尖化开,还带着淡淡的烟火气。
孩子们坐在台阶上,捧着红薯小口小口啃着,有的吃得满脸都是,模样滑稽又可爱。
萧朔看着眼前的景象,想起小时候在外婆家烤红薯的场景。
那时的快乐纯粹简单,就像此刻夕阳下的欢声笑语。
他转头看向宋惜尧,她正用手帕给孩子擦嘴角,发丝被风吹起,温柔得能滴出水来。
“在想什么?”
宋惜尧不知何时走到他身边,递来一块烤得恰到好处的红薯。
“在想。”
萧朔咬下一口红薯,甜香混着暖意涌上心头:“要是时间能永远停在这一刻就好了。”
暮色渐浓时,最后一块红薯也被分享殆尽。
孩子们拍着圆滚滚的肚子回教室,空地上只留下一座小小的土窑和满地欢声笑语。
宋惜尧蹲在水龙头前清洗沾满烟灰的手帕,萧朔从背后环抱住她,下巴轻轻搁在她肩头。
“今天对不起啊,把你弄成小花猫。”
他的声音带着笑意。
宋惜尧转身,指尖点了点他鼻尖:“那你打算怎么赔罪?”
“明天带你去后山。”
萧朔在她额头落下一吻:“我们偷偷烤两只叫花鸡,就我们俩。”
晚风掠过院子里的梧桐树,摇落几片金黄的叶子。
远处传来此起彼伏的虫鸣,土窑里未燃尽的炭火仍在暗红地闪烁,仿佛在诉说着这场秋日里最温暖的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