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弃倒是没有因为几句话就责罚他们,但认不清现状的大臣并不值得她托付信任。
这些人多多少少都被平调了。
大多被调往一些不重要的文职,剩下的人大多歇了心思。
明白的能看出来,王不喜这样没脑子的臣子,没明白的也知道了开国二文臣的含金量。
最早跟着王的,大约就是英角和兰慈。
兰慈身体不好,不常参加朝会,但英角时常出现,至于同为开国文臣的吕录,不是在出使就是在出使的路上,官位倒是一直在往上升,但人是没见过几回的。
大抵从这个朝会开始,这些人能对英角敬重些,只是三公九卿的位置尚有空缺,朝堂上的人削尖了脑袋不就是为了到这几个位置吗?
明面上的针对少了,可不代表就没有暗地里的手段。
五月
时间轮转到了入夏,和檀弃英角等人想的一样,刚入夏,旱灾就开始显现了。
先是土地开裂,只能在水车处不断灌水。
农者们还没辛苦几日,就有官府的人来了,对着那安着水车的小湖,小溪就开始一阵打造,连了根好几百米的架子将不知从何处来的水直接导进了湖里。
天再热,再干旱,海水却是不会没有的,即使海水已经退潮到了新的位置,但依旧够用。
源源不断的运水车从丹曲和韶喀出发运到临越风昼和曜陇。
这田里的麦子硬是没旱死。
再往后一个月
天气更热了,早上也热,但相对比中午下午还算凉快,很多事就只能这个时候做,比如,去井坊打水。
平民区也有人自己开采了井,但半月前,很多水井就已经干涸了,这户人家也是如此,只能去权贵家中开的井坊交钱打水,这些年攒的一点家底,已经没剩多少了。
同样是半月前,水车所在的溪流小湖,已经禁止普通人去打水了,人太多了,没两日就打空了,连地里的庄稼都受了影响,最后官府只能强制禁止人去打水。
如今只能去井坊打水了。
谁知起了个大早却见井坊围了许多人,人人嘴里几乎就三个字:
“没水了!”
“没水了!”
“井坊也没水了!”
以往天灾的惨象闪过众人的心头,那些记载在史书上的数字。
旱灾死去了几万人?
洪灾死去了几万人?
虫灾又饿死了几万人?
现在站在这里的人,有多少会成为这些记载中的几万人?
极度的恐慌引起了混乱。
不少人冲过了井坊看守的阻拦,一跃而入,跑到井边查看,那看守自然不能叫他们就这么进去,连忙追赶,不多时更多的人挤了过来,眼瞧着就要有人被踩下去了,身后忽然传来一声锣鼓响声!
“是官差!是官差!”
有序而来的官差立刻将人群分散开。
为首的文吏没好气道:“吵什么?!”
身边立刻有人喊道:“官爷,没水了!”
“没水了!”
此起彼伏的喊声响起。
文吏身边的官差立刻又敲了下锣,等周围人安静下来了,文吏才道:“知道最近大家都缺水,这井水也打不出来了,现今官府特批,开放水库,每人每日限领一桶,由官府测量。”说着文吏摸了下自己的胡子:“水库都知道在哪吧?”
有人摇头,有人说知道,建地下水库时,他们见到过。
文吏便道:“如此,不知者,想领水者可以随我等前去水库。”
直到到了水库,才看见已经有不少人在排队等着了,水库里面是不让进的,由官差亲自来回提桶倒到普通百姓提来的容器里。
熙国有水,有提前准备好的藏水处。
其他国家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这次旱灾,比之前的虫灾还要惨烈。
昭国,幸国,伐国,陈国,这几个大点的国家都不临海,内湖数量也不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纵使幸国伐国也有弹幕,但又不能凭空弄水出来,幸国倒是试过几次,想利用冷空气等原理局部凝成水蒸气,然后下雨储存,但这点雨,根本不够,天太热了,雨下了一小会就没了。
幸国国主的案牍上,堆满了各地受灾的情况,粮食几乎除了某些不算太干旱的地区还存活一些以外,其他的大多都枯死了。
已经有不少田地干裂,粮食枯死的农者成为流民,各地劫匪忽然成倍增多,甚至有不少人得了热症死去了,还要费心思防范瘟疫,幸国国主已经一个头两个大了。
伐国有工匠,也多造了一些储水的地方,但旱灾一至,就是啃老本了,没有新水来源,因此每日限额,一降再降,幸而伐国的普通百姓都被伐国镇压习惯了,也不敢闹事,目前情况倒是比幸国要好一点,但是同样,今年种下的粮食也没保住。
颂国情况反倒好些,国内山林,湖泊江流不少,也算有水源,因此受影响最小。
五月中旬,身着深色衣裳,身后跟着许多人的吕录,刚回来,又要代替熙王出去谈生意了。
谈的生意很简单,就是水。
用水换武器。
当然运水的造车费,人工费要想定水的国家自己出。
想要快一点送去,那就多造些车,多雇些人。
至于这些造好的运水车日后怎么办?
当然是归檀弃了。
这万一以后还要水呢?总不好再出一笔造车费吧?
当然不会有大国自己出武器,还不怕熙王趁人之危用自己送去的武器打自己的,所以在涉及武器交易之下,其他国家会再签订一份免战协议,时间便限定在今年。
熙王宫
檀弃坐在自己的寝殿中,离丰收之日更近了,眼下她的棋盘里,粮食,军队,将领,刺客,后勤,武器,还有.......和昭,伐,幸,陈签下的免战协议。
打附属国而已,又不是打这几个国家,檀弃要收复之前的福国遗地,当然不受限制。
但相反,这几个国家反倒不能在今年内对熙国出手。
毕竟一旦违背契约,不义之国,想来只要檀弃愿意牵头,其余几个国家会很乐意将其变成曾经的福国。
檀弃在棋盘上放下最后一颗棋子。
秋收之日,
就是起兵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