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教授算是善解人意,没催她,只说:别空想,先学学传统方法,启蒙一下。
又说:有关工程管理和建立质量标准体系的事,指挥部已经成立进度和质量管理办公室了,你不用管了,只要拉出框架,剩下的让他们去做就行。
还说:这个才是关系到各项建设的重点中的重点,接下来的主要任务就是攻克这个。
叨叨叨,叨叨叨……
好像凡事他都能说了算似的。
一边叨叨一边用脚驱着竹叶找竹笋,终于找到一根,很高兴,和秦父说:“晚上去你家吃竹笋炒肉。”
秦父的厨艺在这群人中算是最好的。深得诸位喜欢。
这时节,竹笋不好找,但找到了就是美味。涩感低。
菁莪抢话:“只有犯错误的孩子才吃竹笋炒肉,咱们凉拌。”
“凉拌?”
“嗯,您老要再给我派任务,我就要凉了。”
几人都想笑,谭教授却泰然若素,扬手跟在一旁值守的警卫要了把刀子,不紧不慢地刨起了竹笋,不紧不慢地说话:
“人的潜力是无穷大的。同样学数学,有人可以用半个小时发明函数,有人可以用三十多年的生命发明出三千多个公式,还有人能掌握十几门语言…… 你凉不了。”
菁莪:“…… ”
柯教授被茶水呛了一下,连咳几声说:“钢材问题不是还没解决?材料确定不了,无法确定性能和自重,计算怎么进行?”
“未雨绸缪嘛,正式开工当然要等材料问题解决之后。
听说小颜那个组办了个学习班,从即将毕业的学生当中挑人培养人,等学生毕业了,本事也学成了,研究工作也进入到发展期了,刚好把人补充进组,实现人才接力。这办法不错,值得效仿。”
“所以您也打算去挑一批人?我帮您出题吧?”菁莪自告奋勇。平生最爱干出题难为人的活。
谭教授却说:“出题是小事,授课培训才是重点。你是不是去给那个班讲课了?”
菁莪暗自磨牙,心说:您老是长了顺风耳吗,啥都知道。
嗯了一声,实话实说:“讲了,不多。”
谭教授说:“讲一个是讲,讲两个也是讲,把这个也带上。
现在开始准备,用上你的算法技巧和心算能力。指挥部里还有几个计算高手,你和他们一起。至于课程设计安排,到时候再说。
三个月准备,够了吧?年后开始,争取培养出一个五十到一百人的计算组出来,你任组长。没问题?”
菁莪:“……”
有问题没问题的,话不都让您老说完了吗?还问我干哈?
看秦父等人,想博取一两点同情,但一个个人脸上呈现的都是小事一桩的表情。
算了,看也白看。
不指望!
挖笋去!
终于,邱老指指夏教授说:“提高计算力,还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就是要发展计算机器,让他抓紧把高速计算机搞出来,专门给你们配上几台,到时候不用百人计算组,十人的就够。”
“搞出来当然是要搞出来,也一定会搞出来!两年,两年内必定给你们装备上高速计算机!”夏教授很有信心,旋即反将一军:
“算力,算法,算力是骨骼,算法是血肉,想要铸成一具身躯,骨骼和血肉都不可少。创造更精确更简洁的计算方法,是老兄你和小虞组长的任务。”
几人都忍不住了,大声笑。不远处的大鹅也跟着引吭高歌。
谭教授终于刨下来一颗笋子,丢给菁莪,“拿着,凉拌。”接着去找寻下一颗。
-
抠着笋子上的泥土,菁莪开始琢磨:
夏教授说得对,算力和算法要齐头并进。
现在有了大桥计算做引子,又有了夏教授研究新计算机的承诺,是时候该提示那位数学家,让他提前几年开始研究有限元了。
明年至后年灾情逐渐过去,大工程继续上马,急需要这个。
那位先生是从数值求解的角度开始的研究,自己去抢西方人的道,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开始,两条腿走路,及早形成体系应用于实际。
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哎,那位先生应该也许不会介意的吧?
可是,怎么提示他呢?
面谈?能得到机会吗?
电话?能接转过去吗?
写信?他能不能收到?
传纸条?谁能帮忙传?
……
神思跑马间,马航跑过来了,浓眉小眼的小伙子乘着夕阳,虽然很瘦,但朝气很足,
“虞顾问——”十几步外开口喊。
菁莪闻声站起身,拍拍手上的泥,“来了?”
“来了。”
能不来吗?急死了都快,二室里的每个人都有小伙伴,就他没有。
几位老先生转头看,菁莪走近两步,给他们介绍:“这是马航,学机械的,刚到颜大哥组。”
“几位老师好!”
不管认识不认识,先礼貌鞠一躬。
反正,这儿的人,除了站岗的士兵和菁莪这个还在上学的学生之外,基本都能做自己的老师。
“噢,你好,你就是那个用一个本子拉开反特斗争序幕的小同志?了不得啊!”爱开玩笑的柯教授先开口。
马航被说得不好意思,“偶然,我是偶然看到,然后买下来的,不知道……”
柯教授哈哈笑,“这种偶然不错,每个人都值得拥有。小伙子有没有心得,传授传授我们。”
“这个,那个,我……”
马航有点不知道该把手脚往哪放。
菁莪帮他解围:“偶然的背后一定有必然,对吧柯老师?比如现在,您如果去找笋,那晚饭除了凉拌笋,就还能吃上油焖笋。”
“不不不,虞组长你这是混淆概念,”柯教授把烟斗大幅度摆,“这不是偶然必然,而是因果,因为找笋,所以能吃上笋。”
“不,我说的是条件,只有找笋,才能吃上笋。”
几人都被逗笑,马航也放松了,放松不过半息,突然意识到哪里不对:虞组长?不是虞顾问吗?
柯教授指着菁莪向秦父讨伐,“你这个女儿啊…… 寸土必争!难怪谭兄一来就主动找笋,原来是对她了解至深。行,我也去找笋,只有找笋,才能吃笋。”
说完真就架着烟斗,扶着眼镜,猫腰去了。
菁莪朝他喊:“不要只低头找,还要抬头看,竹子往哪个方向倾斜,竹鞭就往哪个方向行走。”
“有这说法?”
“当然!”
老先生每天伏案十四五个小时,应该把脊柱反向延展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