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抱着明璃,她的身体在我怀中轻得像一片羽毛,可那股烧焦皮肉的气味却沉重得让我几乎窒息。
她肩头的伤口触目惊心,焦黑的血肉与破损的赤色衣衫粘连在一起,每一次轻微的呼吸都牵动着我的神经。
灵阵虚影那毫无感情的话语如同万载寒冰,在我心头炸开,每一个字都清晰无比:“封印将破,心火若出,百里化烬。你若想取火,需先平息火山躁动,否则,连同你身边之人,皆成灰。”
皆成灰……
我低头看着明璃苍白如纸的脸,汗水浸湿了她的额发,紧蹙的眉头显示着她正在承受巨大的痛苦。
那个在宗门里总是巧笑倩兮,偶尔会和我斗嘴,却总在关键时刻站在我身前的师妹,此刻生命的气息竟如此微弱。
心,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攥住,疼得无法呼吸。
“我不会让她再受伤。”我的声音沙哑得不像自己,与其说是对灵阵的承诺,不如说是在对自己发誓。
每一个字,都像是从齿缝间挤出来的血誓。
那头被阵法暂时威慑住的焰魔,赤红的眼瞳中翻滚的熔岩似乎又开始躁动。
它感受到了我的情绪波动,更感受到了这片天地间最本源的火元素正在逐渐挣脱束缚。
它低沉地咆哮着,像是在催促,又像是在嘲笑我的不自量力。
我必须冷静。
师父曾说,星火之力,随心而动,心若磐石,则力可擎天;心若乱麻,则火焚自身。
方才星火失控的灼痛感还残留在经脉之中,若非《玄体素针解》中的“三焦锁火诀”玄妙,此刻我恐怕已经是个废人。
我小心翼翼地将明璃平放在一块相对平坦的岩石上,撕下自己衣袍的内衬,想要为她简单处理伤口,可指尖刚一触碰到她肩头附近的皮肤,那滚烫的温度就让我心头一惊。
地火之毒,远比看上去要霸道,它正顺着明璃的经脉不断侵蚀,若不及时驱散,就算她能活下来,这条手臂乃至半边身子恐怕都要废了。
怎么办?
平息火山躁动?
谈何容易!
这整座焚骨火山就像一个巨大的丹炉,而那所谓的“心火”,就是炉中最烈的一味主药。
我连这头守护丹炉的焰魔都无法战胜,又如何去平息整座火山?
就在我心急如焚,一筹莫展之际,怀中的明璃忽然轻轻动了一下。
她的嘴唇翕动,发出了几不可闻的梦呓。
我立刻俯下身,将耳朵凑到她的唇边。
“别……别丢下我……”
她的声音细若蚊蚋,带着一丝孩童般的脆弱与哀求。
“……像小时候那样……”
这短短的一句话,如同一道九天惊雷,在我脑海中轰然炸响。
我的身体瞬间僵住,瞳孔在刹那间缩成了最危险的针尖。
小时候……
尘封的记忆碎片被这句话强行撕开了一道口子,无数被我刻意遗忘的画面洪水般涌入脑海。
那个在大雪天里缩在破庙角落,浑身冻得发紫,却依旧把半块冷馒头塞进我手里的小女孩;那个被野狗追赶,明明自己也怕得要死,却张开双臂把我护在身后的小女孩;那个在我被其他孩子欺负,打得头破血流时,哭着为我擦拭伤口,一遍遍说着“别怕,我陪着你”的小女孩……
那张脏兮兮的小脸,渐渐与眼前明璃苍白美丽的容颜重合。
原来是她。
我一直以为,那段不堪回首的过往,早已被我埋葬在了记忆的最深处。
我以为,拜入师门,修习星火之力,成为人人敬仰的墨白师兄,过去的那个在泥泞中挣扎求生的孤儿就已经死了。
我与明璃,是同门,是伙伴,是任务中最值得信赖的后背。
我一直都是这么告诉自己的。
可我骗不了自己。
每一次看到她明亮的眼眸,每一次听到她清脆的笑声,我心中总会泛起一丝莫名的涟漪。
我曾以为那是同门间的情谊,是并肩作战的默契。
直到此刻,直到她这句无意识的梦呓,我才幡然醒悟。
我从未将她只看作同伴。
她是我在那个冰冷绝望的世界里,唯一抓住过的温暖。
是我发誓要用一生去守护,却在颠沛流离中走散了的光。
我不敢去认,不敢去想,因为我害怕自己如今拥有的这点成就,还不足以拂去她记忆中的尘埃,害怕再次面对那段狼狈的过去。
我以为我忘了,可身体的本能却从未忘记。
所以,在焰魔那一爪拍下时,我会下意识地挡在她身前;所以,在她被地火击中时,我的理智会瞬间崩塌,星火会随之暴走。
因为她不是别人,她是那个曾经与我相依为命,此生再也不容许我……再一次失去的人。
一股难以言喻的平静,忽然从我内心最深处涌起。
这股平静并非源于压制,而是源于明悟。
就像一棵疯狂生长的巨树,终于找到了它扎根的土壤。
那份守护她的执念,化作了最坚实的根基,让我的心境前所未有的稳固。
体内原本狂乱冲撞的星火,仿佛感受到了我心境的变化,竟奇迹般地缓缓平息下来,不再灼烧我的经脉,而是温顺地流淌着,仿佛在等待着我新的指令。
就连那被“三焦锁火诀”强行锁住的火脉,也变得柔和了许多。
这一瞬间的变化,瞒不过那道古老的灵阵虚影。
它冰冷的声音再次响起,这一次,似乎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心火因情而生,亦可因情而定。你的心,暂时稳住了。但火山之怒,非心念可平。”
灵阵虚影的光芒微微闪烁,投射在我面前的岩壁上,那道“赤阳封火阵”的阵纹旁边,缓缓浮现出新的字迹,古朴而深奥。
“至阳之火,非阳力可平。”虚影的声音仿佛穿越了万古时空,带着一种天道法则的漠然,“欲取此火,必先寻得至阴之源,以阴阳相济,方可调和这焚天之怒。否则,此阵一破,便是玉石俱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