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大亮,雨过天晴。
古镇的青石板路,被洗得泛出温润的光泽。空气里,湿漉漉的青苔味,被阳光晒出一丝暖意。
剧组的直播,在上午九点准时开始。
文师傅换了一身干净的黑白色襟衫,头发梳得一丝不苟。
他眼中的浑浊与悲伤并未散去,却多了一份沉淀后的清明。
他对着镜头,深深鞠了一躬。
“今天,不拍人。”他的声音沙哑,却字字清晰。
“只拍,我文家传了一百多年的,手艺。”
直播间里,弹幕瞬间刷屏。
【哭了,老爷子一夜之间好像老了十岁,又好像年轻了十岁。】
【这是什么神仙售后!昨晚的瓜还没消化完,今天就搞文化传承了?】
【只有我注意到影帝和清歌姐就站在旁边吗?像两个护法。】
季宴修站在廊柱的阴影里,一身休闲装,依旧掩不住那份疏离。
他戴着一副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却紧紧锁在余清歌身上。
她今天穿得很简单,白色t恤,牛仔裤,素面朝天,却比任何时候都更吸引他的视线。
文师傅没有理会外界的喧嚣。
他走到院墙边,那里堆放着一捆捆颜色深黄的竹子。
“制伞的第一步,选竹。”
他拿起一根,用指节轻轻叩击。
“咚,咚咚。”
声音清脆,回响短促。
“要选冬至后的楠竹,三年以上的竹龄,生在阴坡,肉厚,节长,这样的竹子,才有韧劲。”
他一边解说,一边用尺子量着尺寸,用墨斗弹出笔直的黑线。
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得如同教科书。
【我靠,原来一根竹子还有这么多讲究?】
【这敲竹子的声音好治愈,声控有福了。】
选好的竹子被搬进堂屋。
文师傅坐回那张长案前,拿起了削刀。
那是一把跟随他几十年的刀,刀身被磨得雪亮,刀刃薄如蝉翼。
“第二步,削骨。”
他的手腕一抖,刀锋贴上竹面。
“唰——”
一片青黄色的竹筠,带着竹子特有的清香,卷曲着落下。
他的手速极快,却稳如磐石。
刀锋之下,坚硬的竹子仿佛变成了温顺的绵羊。
一根根粗细均匀,薄厚一致的伞骨,在他手中诞生。
竹屑如雪,簌簌飘落。
在季宴修的阴阳眼中,那景象却截然不同。
他看见,文师傅的指尖,萦绕着一缕极淡的,温暖的白光。
那光芒顺着刀锋,注入竹骨,将那些冰冷的材料,赋予了生命般的温度。
这是,匠人的魂。
余清歌的手机,在口袋里轻轻震动了一下。
她垂眸,屏幕上弹出一条幽冥通App的灰色通知。
【检测到纯粹的‘匠心’能量,解锁技能碎片:‘通感’(1\/3)。】
【通感:可短暂体验匠人制作物品时的心境与情绪。】
余清歌的指尖,微微一动。
她再抬头时,眼前的景象,也变了。
她仿佛能“听”到那把削刀划过竹子时,轻快的欢鸣。
能“感受”到文师傅心中那份,摒除了所有杂念的,极致的专注与虔诚。
【这手速,是开了倍速吗?我眼睛都要跟不上了!】
【妈妈问我为什么跪着看直播,因为我看到了艺术!】
【只有我注意到老爷子的手吗?布满老茧和伤痕,但这双手,比任何一个手模都好看!】
整整两个小时,文师傅没有喝一口水,没有休息一秒。
直到案上堆起一小堆规格统一的伞骨,他才停下,长长舒了一口气。
“第三步,穿架。”
他拿起一根钻了孔的伞骨,用细密的棉线,将其与伞柄,伞斗,一一穿连。
动作轻柔,像是怕惊扰了新生的骨架。
线在竹孔间穿梭,交织成一张精密的网。
一个油纸伞的雏形,渐渐成型。
“第四步,糊面。”
他取来一叠泛黄的棉纸,用一把羊毛刷,将熬好的柿子漆,均匀地刷在伞架上。
然后,将棉纸,一张张,小心翼翼地贴上去。
他的手指,像最灵巧的蝴蝶,抚过每一寸纸面。
褶皱被抚平,气泡被挤出。
纸与骨,在这一刻,完美地融为一体。
整个过程,安静得只剩下呼吸声,和棉纸覆上竹骨时,那细微的“沙沙”声。
【我的天,强迫症表示极度舒适。】
【这已经不是做伞了,这是在创造生命吧!】
【突然觉得我花几百块买的奢侈品牌雨伞,简直就是工业垃圾。】
伞面糊好,文师傅却没停。
他拿来笔墨砚台,亲自研墨。
墨香,混着桐油与竹香,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他提笔,蘸墨,手腕悬停在雪白的伞面上。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以为他要画一幅惊世骇俗的山水。
然而,他落笔,画的却只是一截最简单的,傲雪的红梅。
笔法苍劲,梅花却开得热烈,仿佛在燃烧。
画完,他抬起头,目光越过镜头,落在了余清歌身上。“丫头,你来。”
余清歌一怔。
季宴修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直播间瞬间炸了。
【卧槽!老爷子要干嘛?要让清歌姐题字吗?】
【别吧,画得这么好,万一清歌姐手一抖……】
余清歌没有推辞。
她走到案前,文师傅将一支更小的笔,递到她手里。
“这把伞,是个新的开始。”
“点睛吧。”
余清歌握住笔,指尖触碰到冰凉的笔杆。
“通感”技能,在这一刻被动触发。
她的脑海里,瞬间涌入了文师傅此刻的心境。
她懂了。
她蘸了朱砂,在那几朵墨梅的花蕊上,轻轻一点。
就是这一点,仿佛唤醒了整幅画。
那红梅,瞬间活了过来,在雪白的伞面上,燃起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焰。
季宴修的瞳孔,骤然收缩。
他清楚地看到,余清歌落笔的瞬间,一缕微不可见的金光,从她指尖,融入了那点朱砂之中。
那金光,温暖,祥和,带着一股净化的力量。
【!!!我眼花了吗?刚刚那朵梅花是不是亮了一下?】
【是光影效果!一定是!太牛逼了!】
【这哪里是点睛,这简直是画龙点睛啊!清歌姐还会国画?她到底还有多少惊喜是我们不知道的!】
文师傅看着那点朱砂,浑浊的眼中,第一次,露出了真正的笑意。
他对着余清歌,郑重地点了点头。
“最后一步,上油。”
他将画好的伞,挂在院中的架子上,取来一桶金黄色的桐油。
浓郁的,带着植物油脂特有气味的桐油香,瞬间霸占了所有人的嗅觉。
季宴修的脸色,白了一分。
他的洁癖,在抗议这种黏腻厚重的气味。
可他的脚,却像生了根,一步也挪不动。
他的目光,死死盯着那把伞。
文师傅用刷子,将桐油一遍遍,均匀地刷在伞面上。
雪白的棉纸,迅速被浸润,变得半透明,呈现出一种温润如玉的质感。
阳光下,那朵红梅,愈发显得娇艳欲滴。
这把伞,需要这样晾晒七天,再反复上油数次,才算真正完成。
但此刻,在所有人眼里,它已经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
没有了血色的悲伤,没有了百年的等待。
只有手艺的传承,和对未来的,最美好的祝福。
直播结束时,在线人数,突破了七千万。
#国风大师手制油纸伞#
#余清歌神来之笔点红梅#
两个词条,以不可阻挡之势,冲上热搜榜首。
这一次,没有灵异,没有惊悚。
只有震撼人心的,属于华夏匠人的,极致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