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 第715章 新生报到,至宝入京(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15章 新生报到,至宝入京(三)

更匪夷所思的还在后面:

护教骑士团成员在神光的笼罩下,竟直接开悟了神谕会特有的“神式”——

双手交叠于胸前,拇指相扣成螺旋状,动作标准得像是刻在骨子里。

紧接着,整齐划一的神谕福音响彻校场:

“神佑子民,万世安康!”

连带着骑士团的口头禅也定了下来——

原本神谕会信徒常说的“我地神啦”,从他们嘴里出来,倒成了更接地气的“俺滴神啦”,透着股朴实的虔诚。

这骑士团还有套独属于他们的复杂神谕仪式:

从焚香的角度、诵经的节奏,到跪拜的次数,每一步都有讲究。

旁人就算跟着学,当时记得再清楚,转头就忘得一干二净,连自己都纳闷“刚才是怎么做到的”,压根没道理可讲,仿佛这仪式天生就只认骑士团成员,旁人再怎么学也学不来。

最夸张的是,骑士团成员明明都脚踏实地站在地上,没骑任何马匹,可在神光笼罩的朦胧景象里,每个人身下都多了一匹马:

轩辕德忠身下是一匹雪白的独角翼马,马背上的羽翼泛着微光,威风凛凛;

骑士团成员则骑着白色独角马,马蹄踏在地上却听不到声响。

整支队伍排着整齐的队列,远远望去,如同从神迹中走出的神圣骑兵,壮观得让人挪不开眼,连风都似的停了,生怕扰了这庄严的场面。

后来朱有建回想骑士团那番“神迹”景象,对着轩辕德忠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

“你们骑士团要的铠甲样式、武器样式,只要画得出图纸,工坊都能复制出来给你们。

但那白色独角马,你们可得自己找昊天上帝要了——

别说带翅膀的独角马,就是没翅膀的独角马,朕活这么大也从没听说过世上有这东西。”

他顿了顿,又补了句实在话,语气里满是无奈:

“真要是行军打仗特别需要这‘排面’,也不是完全没办法。

让鲁总监从工坊找块硬木,给你们的马各做一根独角装上;

想要翅膀的话,就让木匠雕一对轻质木头翅膀,用铁架固定在马背上,远远看着也像那么回事儿,至少能撑撑场面。”

对于《乾坤圣德经》能够降下神光的事,朱有建完全搞不明白原理。

神谕会的神子可不是推选出来的,而是天降神光,在眉心形成三色光印。

汤若望与高宇顺创建神谕会时,也得到神光赐福,在脑后有一轮光晕,汤若望的是白色,高宇顺的是灰白色。

朱有建就比较奇怪了,《乾坤圣德经》是他传的,神谕会是他推广的,可是既没有出现光晕,也没有法印,偏偏在汤若望、高宇顺与神子眼中,满身都泛着光辉。

徐琳达的表现倒让人刮目相看——

她的情商倒也不算真的低,至少每次见了朱有建,都会规规矩矩躬身喊“皇帝陛下”,待朱有建坐下后,还懂得主动去一旁的小炉上煮茶、奉茶。

毕竟眼下两人算是师徒关系,该有的礼节她都记在心里,没半点学者的迂腐。

见当天没别的急务,朱有建干脆直接带着徐琳达去了化学科教室,准备正式给她开课。

他把自己中学时学的化学基础知识,从“物质的组成”到“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一条条写在木质写字板上,用通俗的话慢慢讲解。

基础概念还好,能用“水是由两种看不见的东西拼起来的”这类说法讲明白,可一碰到那些代表元素的字母符号——

比如“h”“o”“c”,他就犯了愁:

这歪歪扭扭的字母,该怎么跟从没见过外文的徐琳达解释?

以后遇到“h?o”“co?”这种复杂的分子式,总不能每次都用“两个氢和一个氧拼起来的水”“一个碳和两个氧拼起来的气”全程文字描述吧?

这一点,他之前筹备化学科时还真没考虑到,此刻才算真正意识到“知识传递的语言障碍”。

朱有建还忍不住跟徐琳达感慨:

“之前我本以为华夏文明这么悠久,说不定能从老祖宗的典籍里,找到些和化学科相关的记载,也好有个传承的由头。

结果翻遍了国子监和皇宫的藏书,只找到些炼丹师的手写笔记,里头的内容看得人心里发毛——

几乎满篇都离不开汞,他们炼出来的‘长生丸’‘不死丹’,说穿了就是裹着糖衣的毒药。”

他指着笔记上的丹方,啧啧称奇:

“你看他们写的,朱砂、水银、铅块、熔化的铜水,连硝石、硫磺都敢直接磨成粉入药。

那些锦衣玉食的帝王,本来身子骨好的,照着正常作息活个七十岁没问题,偏偏信了‘吃丹药能长生’的鬼话,最后能活到六十岁,都得说一句天生底子实在太好,扛得住毒性折腾。”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那些丹药还挺“精明”——

方士们会用人参、灵芝、雪莲这些名贵药材磨成粉,裹在有毒的药芯外面搓成丸。

一边靠药材补元气,让人吃了短期内精神头足、觉得“有效”;

一边靠朱砂、水银悄悄下毒,慢慢损伤五脏六腑。

古代炼药方士算是把“掩人耳目”这套玩明白了,朱砂这类毒物短期内毒不死人,名贵药材又能掩盖毒性带来的初期不适,旁人还真容易被“精神变好”的假象骗到,觉得“丹药真有用”。

朱有建越想越觉得后怕,干脆当场打定主意:

万寿宫库房里存着的那些嘉靖宝药,回头得让人全都搬出来销毁,绝不能再留着害人。

他琢磨着,自己现在坚持锻炼,体魄不错,日常饮食里肉蛋蔬果也不缺,照着这状态,大抵能活到七十岁——

这个年纪在前世算平均水平以上,这辈子能看着大明科技起来、百姓日子变好,也足够满足了,犯不着碰那些“要命的长生药”。

至于古代方士的炼丹术,他也看得透彻:

大多还停留在物理混合的层面,无非是把各种原料碾碎了、加热熔化后混在一起,就算偶尔有反应,沾了点化学的边,也没形成能借鉴的规律和原理,全靠瞎猫碰死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