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东北军着名爱国将领于学忠 > 第348章 土改工作队进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1947年初春的川北山区,晨雾像浸透乳汁的棉纱缠绕着竹林。雾气在竹叶上凝结成珠,时而滴落在于学忠的茅草屋顶,发出细微的哒哒声。他推开吱呀作响的木窗,山风裹挟着泥土的腥甜扑面而来。远处梯田里已有农人弓着腰在刨地,佝偻的身影在雾气中时隐时现,像一幅年代久远的水墨画。

于学忠数了数药罐里新采的黄连——这是村里赤脚郎中周先生教他辨认的,能治失眠。三个月的山居生活让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将军手掌上长出了老茧,却仍无法驱散那些血与火的梦境。他轻轻摩挲着黄连粗糙的表皮,苦涩的气味让他想起东北老家的药铺。

\"老爷,祠堂那边闹哄哄的。\"管家老周端着荞麦粥进来,粗瓷碗沿沾着几粒糠皮。这位跟了他二十年的老部下,如今也换上了打着补丁的粗布衣裳。\"说是县里来了工作队,正敲锣召集人呢。\"

于学忠的手指在黄连上微微一顿。三个月前他带着家小避居到这个叫青林沟的村子,连贴身副官李振唐都打发去了重庆。此刻竹帘外传来时断时续的铜锣声,有个年轻洪亮的声音正喊着\"耕者有其田\"、\"打倒封建剥削\",尾音在山谷间荡出奇特的回响。

\"把昨儿腌的腊肉取两块。\"他系上灰布长衫的盘扣,这件衣服还是用旧军装改的,领口处隐约可见褪色的领章痕迹。\"再包些山核桃,我亲自去看看。\"

青林沟的祠堂是全村最气派的建筑,三进院落围着个青石板铺就的晒谷场。此刻场上挤了百十号人,几个穿灰制服的年轻人站在石碾上讲话。于学忠站在老槐树的阴影里,看见工作队正在给佃户们发地契。有个戴八角帽的女队员蹲在地上帮老农按手印,麻花辫从帽檐里溜出来,在晨光中泛着金黄。

\"那是打鬼子的于将军吗?\"女队员突然抬头,指着槐树方向惊呼。她手里沾了印泥,在腮边蹭出一道红痕,像新鲜的伤口。

晒场霎时安静下来,连咳嗽声都停了。工作队长是个左脸带疤的壮实汉子,他跳下石碾走向于学忠时,棉袄下露出褪色的军装衬领。敬礼的姿势标准得让于学忠眼眶发热:\"报告于总司令,原51军113师侦察连副连长徐铁柱向您报到!\"

于学忠眯起眼睛。台儿庄战役时,就是这个徐铁柱带着三个伤兵,用绑腿捆着手榴弹炸毁了日军三辆装甲车。此刻他粗糙的手掌里躺着块生锈的怀表——那是民国二十七年于学忠亲授的奖励,表盖上还刻着\"铁血丹心\"四个字。

\"您现在住哪家地主宅院?\"年轻女队员突然发问。她笔记本的牛皮纸封面上沾着蓝墨水渍,袖口却别着支崭新的金星钢笔,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管家老周刚要开口,于学忠按住他青筋凸起的手背:\"村东头刘财主的别院。\"他看见徐铁柱的眉毛跳了跳。那院子确实气派,飞檐下还留着精致的木雕,但去年鬼子扫荡时,是他下令让出指挥部给村民避难,自己带着参谋班子在后山岩洞里蹲了两个月。洞里的潮气至今还在他关节里作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