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半个时辰后,大明宫外朱雀大街,李德裕身着绯色官袍,正倚着马车等候。见赵归真的道袍身影出现,他立刻直起身,拱手笑道:“帝师今日怎的有兴致约我一同入宫?”

赵归真缓步上前,指尖拂过腰间系着的桃木剑穗,嘴角勾起一抹淡笑:“此次入宫,关乎朝堂清浊,还需李相助我一臂之力。”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宫墙内隐约可见的佛塔尖顶,“这一次,李相可要祝我事成。”

李德裕眼中瞬间闪过一丝厉色,重重拍了拍赵归真的肩:“帝师放心,那些霸占田产、干预朝政的秃驴,我早看不顺眼了!今日能借帝师之手挫挫他们的气焰,我李德裕定当全力配合。”

赵归真闻言朗声而笑,抬手拂过胸前道诀:“有李相这句话,事便成了大半。”两人对视一眼,皆是心照不宣,并肩踏着晨光,一步步走向那座笼罩着权力迷雾的大明宫。宫门外的石狮子,在朝阳下投下长长的影子,仿佛也在无声注视着这场即将掀起风浪的会面。

大明宫内,紫宸殿的烛火摇曳,映着李炎紧锁的眉头。御案上堆满了边境战报,陇右的风沙、岭南的瘴气仿佛透过字迹扑面而来。他指尖叩着案几,沉声道:“吐蕃屡犯河西,南诏又扰剑南,年年征战,府库早已空虚。可若就此退缩,我大唐的威严何在?”话音未落,殿外传来内侍的通报:“陛下,李德裕李相、赵归真帝师求见。”

李炎眼中闪过一丝诧异,挥了挥手让二人进殿。待赵归真与李德裕行过礼,他率先开口:“今日帝师怎与李相一同来了?莫非有要事启奏?”

赵归真上前一步,道袍下摆扫过金砖地面,语气郑重:“陛下,臣前几日巡查长安城郊,发现不少僧侣借着寺院之名,大肆侵占百姓田产,甚至勾结地方官吏,隐瞒赋税,实乃国之蛀虫。”

“圣上明鉴!”李德裕立刻接话,绯色官袍因激动微微晃动,“自玄奘大师西行归来,佛法大兴,武周时期更是修建寺院无数。如今许多僧人打着‘慈悲’旗号,强占良田、奴役佃户,有些寺院的资产甚至超过藩镇!长此以往,国本堪忧啊!”

李炎拿起赵归真递上的奏报,越看眉头皱得越紧。奏报上详细记载着各大寺院的田产数量、依附人口,数字触目惊心。他沉默半晌,猛地将奏报拍在案上:“好个‘慈悲为怀’!竟成了侵占民脂民膏的幌子!”他抬眼看向二人,眼中闪过决绝,“两位爱卿,此事朕意已决,要在全国来一次大清理!我李唐自认老子李耳为祖,本就该尊崇道教。今日起,朕命你们二人主持此事,拆毁违规寺院,勒令僧尼还俗,收缴侵占田产,不得有误!”

“臣等遵旨!”赵归真与李德裕齐声应下,眼底皆闪过一丝喜色。这场由帝王授意、权臣与帝师联手推动的灭佛运动,在会昌五年(845年)如惊雷般席卷大唐,达到了顶峰。

千里之外的蜀州,天目寺的晨钟幽幽响起,却没了往日的祥和。这座始建于隋唐的古寺,历经北宋皇佑二年的重建、明清两代的兴废,此刻正笼罩在灭佛的阴霾中。中院的银杏树下,主持空尘手持念珠,面色木然地望着飘落的黄叶。

一名年轻和尚匆匆跑来,袈裟上还沾着泥土,语气急切:“主持,按照朝廷的命令,寺里的三百亩田产已经全部上交了。可……可咱们寺从未强占过百姓土地,都是信众自愿捐赠的,为何也要如此退让?”

空尘缓缓转动念珠,声音带着看透世事的疲惫:“痴儿,当今圣上灭佛之心坚决如铁,长安城内的大慈恩寺都已被拆,何况咱们这蜀州小寺?”他抬头望向寺内的佛塔,塔尖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主动上交,顶多损失田产;若是硬刚,恐怕全寺僧众都要遭殃。唯有早做打算,才能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啊。”

彼时,类似的场景正在大唐各地上演。有的寺院如天目寺般审时度势,主动配合;也有寺院僧众不甘示弱,紧闭山门抵抗,却最终被官兵破门而入,佛像被毁,僧人或被流放或被迫还俗,下场凄惨。

而在蜀州城西那座不起眼的小院里,却是另一番景象。院中雷光闪烁,淡紫色的电弧在张起灵周身游走,时而凝聚成剑,时而化作护盾,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臭氧气息。他指尖掐诀,脚步踏着禹步,每一个动作都精准无比,将天师雷法的刚劲与自身感悟的灵动完美融合。

“咔嚓”一声轻响,一道雷光落地,在青石板上留下一个焦黑的印记。张起灵缓缓收势,周身雷光悄然散去,嘴角勾起一抹浅笑。

娜仁倚在屋门旁,手里还拿着多阔霍的兽皮功法册,笑着打趣:“看来是成了?师父这雷法,可比之前借的天师雷法厉害多了。”

张起灵点头,声音里带着一丝欣慰:“成了。此功法以天师雷法为基,融入了对天地灵力的感悟,练至大成,在同境界内可称无敌。”他顿了顿,看向龙虎山的方向,“这功法,我打算传回天师府。”

“给未来的人留个帮助?”娜仁挑眉问道。

“嗯。”张起灵应了一声,脑海中却不由自主地浮现出袁天罡的身影——那个总是戴着青铜面具、眼神深邃的老人,永远在为未来布局。他忽然发现,自己如今的所作所为,竟越来越像师父了。想到这里,他忍不住苦笑一声,摇了摇头,转身走向石桌,继续完善功法的口诀,只留下院中残留的淡淡雷光,诉说着这段隐秘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