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绥靖公署的夜晚通常宁静而庄重,但今晚却不同寻常。
叶怀瑾的情报局大楼灯火通明,工作人员步履匆匆,电话铃声和电报机的嘀嗒声此起彼伏。
在三楼的机密会议室内,叶怀瑾正站在一幅巨大的地图前,上面标注着各种颜色的图钉和线条。
邓明磊和几位反间谍专家围坐在长桌旁,众人面色都十分凝重。
\"这些人又开始对我们的计划进行阻碍了!\"
叶怀瑾指着标注在地图上三个红色图钉。
\"都是准备来华的专家遭遇意外。熊城的车祸,巴黎的抢劫,现在又是新加坡的船只故障。太过巧合了。\"
邓明磊眉头紧锁:\"很明显,有人不愿意再次看到我们获得这些技术专家。日方嫌疑最大,但也不排除其他列强的可能性。\"
一位年轻的情报分析员起身报告:\"我们监听到扶桑领事馆的通讯频率最近异常活跃,虽然无法破译内容,但通信量增加了三倍以上。\"
叶怀瑾点点头,转向邓明磊:\"明磊,你那边有什么发现?\"
邓明磊打开一个文件夹,取出几张模糊的照片:\"我们的人在扶桑领事馆附近抓拍到这几个可疑人物。他们不像外交人员,行动模式更像职业特工。已经安排人员进行跟踪。\"
照片上几个穿着西装的亚洲男子正在进入领事馆,他们的举止确实与普通外交官不同,更加警觉和谨慎。
\"加强所有外来专家的安全保护!\"
叶怀瑾最终只能下令道:\"特别是那些关键领域的权威专家。安排特战警卫旅便衣人员24小时护卫。\"
\"已经部署了。\"
邓明磊听后回答。
\"但专家们对过于明显的保护有些抵触,认为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
叶怀瑾沉吟片刻:\"那就采取更隐蔽的方式。以助理、翻译、司机等身份安排保护人员。同时,对专家们的住所和办公地点进行彻底的安全检查。\"
会议结束后,各项反间谍措施迅速落实。
一支由特战警卫旅精英组成的安全小组被组建起来,他们接受过特殊训练,精通多种语言,能够以各种身份接近保护目标而不引起怀疑。
在椹川海军基地附近的一栋小洋楼里,德意志国船舶专家汉斯·米勒正在书房工作,突然听到厨房传来一声轻微的响动。
他起身查看,发现一只玻璃杯从架子上掉下来摔碎了。
\"奇怪!\"
米勒自言自语的说着。
\"明明放得很稳啊。\"
他没有注意到,窗外一个黑影悄然滑落,迅速消失在夜色中。
第二天,安全小组在例行检查时,在厨房窗口发现了极细微的撬痕,并在窗外树下找到了一个模糊的脚印。
\"有人试图潜入!\"
安全组长陈锋见后判断道。
\"看来专家们已经成了目标。\"
他们立即加强了米勒住所的安防措施,安装了隐蔽的报警装置,并增加了巡逻频次。
同时,一组人员开始对附近区域进行秘密排查。
另一头,在椰城航空研究院,周志开工程师收到了一封奇怪的来信。
信封上没有寄件人地址,邮戳显示来自港岛。
信中用英文写着:\"停止你的研究,否则后果自负。\"
周志开立即将信交给安全部门。经过检查,信纸上除了这些文字外,还检测出微量的化学物质,可能是一种特殊的显影剂。
\"这是一种警告,也可能是一种标记。\"
邓明磊看后试图分析道。
\"发送者可能在测试我们的反应,或者标记收信人以便后续行动。\"
他下令对所有来自境外,特别是港岛和扶桑的信件进行秘密检查,同时安排人员对周志开进行贴身保护。
几天后的一个深夜,椰城机场附近,两个黑影悄然越过围墙,潜入停机坪区域。
他们行动敏捷,显然受过专业训练。
\"目标是三号机库,疾风原型机在那里。\"
其中一个用日语低声说道。
\"安装定时装置后立即撤离。\"
但他们没有注意到,黑暗中有几双眼睛正盯着他们。
当他们接近机库时,突然几道强光射来,照得他们睁不开眼。
\"不许动!举起手来!\"
中文和日语的警告声同时响起。
两个入侵者下意识地伸手摸向腰间,但立即被精准的射击打中手腕。
特战队员从四面八方涌出,迅速将两人制服。
\"搜索全身,检查是否有毒胶囊!\"
行动指挥官下令道。
\"带回基地立即审讯。\"
在严密的审讯下,其中一名入侵者最终崩溃,交代了他们受扶桑海军情报部门指派,计划破坏华国的新型战机原型。
这一事件让所有人震惊。敌人的行动已经从监视和干扰升级为直接破坏。
邓贤在得知消息后,立即召见叶怀瑾和邓明磊。
\"情况比想象的更严重啊!\"
邓贤此时面色冷峻,直接说道:\"敌人已经不惜采取极端手段。我们必须以更强硬的方式回应。\"
他下达了一系列指令:第一,对所有关键科研和工业设施实行军事级安保;
第二,开展内部清查,找出可能被收买或渗透的人员;
第三,采取反制措施,让敌人付出代价。
内部清查工作悄然展开。通过细致的背景调查和监控,几个被外国势力收买的技术人员被发现。
其中最令人痛心的是一位姓李的中级工程师,他为了金钱,向扶桑情报部门提供了部分航母设计的部分图纸。
\"我...我只是想让孩子能去国外读书。\"
李工程师被捕后,在审讯中泣不成声。
\"他们答应给我五万美元和扶桑永久居留权...\"
这个消息让所有人警醒——敌人不仅从外部进攻,还从内部腐蚀。
与此同时,反制措施也开始实施。叶怀瑾的情报人员成功渗透进日本在华南的情报网络,获取了大量信息。
\"扶桑领事馆的武官助理小野次郎是此次事件的情报负责人。\"
叶怀瑾向邓贤汇报道:\"我们已经掌握了他的活动规律和联系人名单。\"
邓贤听后冷冷地开口:\"给他送个礼物,让他知道我们不是好惹的。\"
第二天,小野次郎收到一个匿名包裹。
打开后,他脸色顿时惨白——里面是他与情妇的亲密照片,还有他在琉球银行秘密账户的详细信息。
附着一张纸条,用日文写着:\"立即停止所有行动,否则下一份包裹将送往江户陆军部。\"
小野次郎瘫坐在椅子上,冷汗直流。
他明白自己的把柄已经完全被中方掌握,不得不下令暂停所有行动。
类似的礼物也送到了其他几个国家情报负责人的手中。
有的是贪污证据,有的是私生活丑闻,有的是与敌对势力接触的记录...
这种精准的反击立刻产生了效果。外国情报机构在华南的活动明显减少,专家们遭遇的\"意外\"也突然停止了。
\"干得不错!\"
邓贤叶怀瑾和邓明磊赞扬道。
\"但不能放松警惕。敌人只是暂时退缩,一定会寻找新的方式。\"
他指示道:\"趁着这个相对安全的时期,加快技术转移和人才培养。同时,建立长期的反间谍机制,将安全保护常态化。\"
在邓贤的指导下,一套完善的安全保护体系逐渐建立起来:所有关键科研人员都有专门的安全档案和保护方案;重要设施实行分级安保制度;内部人员定期接受安全审查和反间谍教育;还与高校合作,开设信息安全专业,培养专门人才。
一天晚上,邓贤独自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城市的万家灯火。
他知道,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同样重要,甚至更加关键。
技术可以引进,人才可以培养,但如果核心机密泄露,所有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大帅!\"
叶怀瑾悄然走进来说道:\"最新消息,扶桑方面更换了在华南的情报负责人,新来的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华国通。\"
邓贤听后转过身,眼中闪着锐利的光芒:\"看来游戏才刚刚开始。让我们看看这位华国通有什么新招数。\"
他走到巨幅地图前,手指划过华国的海岸线:\"不管敌人如何变换手法,我们都必须守住这条无形的战线。因为背后,是亿万同胞的未来。\"
窗外,城市的灯火依然璀璨,但在这光明之下,一场看不见的战争正在激烈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