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网游动漫 > 1910从岭南走出的军阀头子 > 第250章 巨星陨落与穿越者的沉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50章 巨星陨落与穿越者的沉思

1925年3月的羊城,春意渐浓,木棉花开得正盛,如火如荼地缀满了枝头,为这座南国古城平添了几分炽烈的色彩。

羊城绥靖公署内,却依然是一派冷静肃穆的氛围。

邓贤的办公室设在公署大楼顶层,宽敞的房间内,红木办公桌上文件堆积如山。

阳光透过高大的玻璃窗洒进来,在光滑的桌面上形成一片明亮的光斑。

邓贤正埋头批阅文件,钢笔在纸面上划过,发出沙沙的声响。

他刚刚签署完一份关于椹川造船厂二期扩建的预算批复,正准备审阅下一份关于赣南铁路建设的进度报告。

敲门声响起,节奏平稳却比往常急促了些。

“进!”

邓贤头也未抬,笔尖即将落在纸面上。

门被推开,叶怀瑾快步走入,他的脸色罕见地凝重,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

他走到办公桌前,站定,深吸一口气,声音低沉而清晰:

“大帅,燕京急电。S先生…于今日上午9时30分在京逝世。”

钢笔的笔尖骤然停在离纸面毫米之处,一滴墨水滴落,在文件上晕开一个小小的墨团。

邓贤的手悬在半空,整个人仿佛被定格了一般。

时间似乎在这一刻凝固,办公室内静得能听到窗外远处街道上隐约传来的电车铃声。

几秒钟后,邓贤缓缓放下笔,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闭上双眼。

他的脑海中闪过前世历史课本上的记载——1925年3月12日,S先生在燕京逝世。

这些年来忙于三省建设和军备发展,他竟然完全忘记了这一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

叶怀瑾静静站立着,不敢打扰邓贤的沉默。

他能感受到房间内气氛的变化,那种沉重的、几乎令人窒息的静默。

邓贤睁开眼,目光投向窗外。

远处珠江上船只往来如梭,更远处建筑工地的起重机臂缓缓转动。

这个他奋斗了十四年的地方,这个他试图改变的时空。

S先生,这个他前世只在教科书和纪念馆中了解的人物,在这个世界却是真实存在的革命先行者。

虽然两人的政治理念和救国路径不同,但邓贤对这位一生致力于国众革命,百折不挠的先行者始终怀有敬意。

他起身走到窗前,从西装内袋掏出一盒香烟,抽出一支点燃。

烟雾袅袅升起,在阳光中形成变幻莫测的图案。

‘十四年了…’

邓贤在心中默念着。

他穿越到这个时代已经十四个年头,从一个小小底层人物创建护商纵队,到成长为掌控三省、拥有强大军事和工业实力的地方巨头。

但他始终有种疏离感,仿佛一个旁观者在参与一场历史大戏。

他见过前世的繁华与强盛,所以对这个时代人们的许多想法和争执感到幼稚而无奈。

但S先生不同,这位革命者虽然屡遭失败,却始终坚守信念,一心为公,这值得任何人尊敬。

叶怀瑾安静地等待着。

他知道邓贤在思考,在做一个重要的决定。

良久,邓贤转身,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怀瑾,通电全国,即日起全国休战七日,以祭先生。同时致电燕京方面,先生的追悼会我会亲自前往参加。”

叶怀瑾震惊地抬头:“大帅,您要亲自去燕京?这太危险了!现在北方局势复杂,冯基善、张雨亭、段启瑞各方势力明争暗斗,您若是离开我们的势力范围…”

邓贤摆摆手打断他:“先生值得我冒这个险。去办吧。”

叶怀瑾欲言又止,但见邓贤神色坚决,只得领命:“是,我立即去办。”

消息很快通过电波传遍全国。

当邓贤将要亲自前往燕京参加先生追悼会的消息传出后,全国哗然。

武都国众政府内部,接到消息的汪季新猛地从座位上站起:“什么?邓贤要来燕京?他这是要做什么?”

胡衍鸿沉吟道:“或许是真心悼念先生,或许…是另有所图。但无论如何,这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廖恩煦皱眉:“如果他真心来悼念,我们自然欢迎。但若是别有用心…”

很快,更令人惊讶的连锁反应出现了。

原本对先生并无太多敬意的各地军阀,在得知邓贤将前往燕京后,竟纷纷发声表示也要参加先生的葬礼。

晋西的阎老西、直系的孙馨远、甚至远在西南的滇系军阀唐荣昌都陆续通电表示将派代表或亲自前往燕京悼念。

连正在北方与冯基善国民军对峙的张雨亭也出人意料地表示将派长子张小六子作为代表参加葬礼。

邓贤在办公室接到这些消息时,不禁一愣。

这与他前世所知的历史完全不同——原本历史上,先生的葬礼虽然隆重,但并没有如此多军阀势力参与。

他很快明白,这是自己这只蝴蝶扇动翅膀引起的效应。

“大帅,看来您的影响力已经超出了华南范围。”

陈念和看着各地发来的电报,语气中既有自豪也有忧虑。

“但这些人都去燕京,局势会更加复杂。您的安全…”

邓贤听后只是微微一笑:“无妨。这样反而更安全。各方势力齐聚,互相牵制,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防卫军内部对邓贤的决定极为谨慎。

在叶怀瑾和邓明磊的亲自部署下,一场大规模的安全保卫行动悄然展开。

三支特战小队共计120人提前一周以各种身份分批北上,潜入燕京城。

他们中有扮作商人的,有扮作学生的,有扮作报社记者的,甚至有人混入了燕京政府的低级职位。

这些精英战士携带着最先进的通讯设备和轻武器,他们的任务是提前摸清燕京情况,为邓贤的到来做好安全准备。

同时,邓明磊亲自指挥,从特战警卫旅中挑选出最精锐的50人组成贴身护卫队,他们将全程陪同邓贤北上。

在椹川海军基地,一艘最新下水的海鹰级改进型巡逻舰被紧急改装,加装了额外的无线电设备和居住舱室,将成为北上船队的护航舰只。

空军方面,三架猎鹰-IA攻击机被秘密改装,增加了副油箱以延长航程。

它们将在邓贤专机飞行时提供护航——这是世界上首次为领导人专机提供战斗机护航的设想,虽然因航程限制只能覆盖部分路线。

1925年3月30日,邓贤的专机从羊城白云机场起飞。

这架飞机是由运输机改造而成的客机,内部经过特殊装修,设有办公区、休息区和通讯室,可以随时与各地保持联系。

飞机外表喷涂着华南防卫军的标志——一只紧握步枪的拳头和橄榄枝组成的图案。

当专机降落在燕京南苑机场时,国众党高层代表汪季新、廖恩煦等人已在机场等候。

他们原本对邓贤的专机并无太多概念,以为最多是一架稍大些的客运飞机。

但当那架银灰色的双引擎飞机滑行停稳后,所有在场的人都震惊了。

这架飞机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大,流线型的机身和金属蒙皮在阳光下闪着冷冽的光芒,展现出华南工业的强大实力。

舱门打开,邓贤走下舷梯。他穿着一身深色中山装,神情肃穆而庄重。

叶怀瑾和两名护卫紧随其后。

汪季新迎上前去:“邓将军远道而来,舟车劳顿,辛苦了。”

邓贤与之握手:“先生逝世,举国同悲。邓某理应前来送先生最后一程。”

简单的寒暄后,邓贤被接往城内安排的住处。

一路上,他注意到街道两旁有许多便衣警卫——既有他自己提前派来的人,也有燕京政府安排的安全人员,甚至可能还有其他势力的眼线。

燕京城表面上平静,实则暗流涌动。

当天晚上,邓贤在下榻处会见了先期到达的各方代表。

晋西代表、直系代表、滇系代表…几乎所有主要军阀势力都派来了人员。

他们中的许多人是第一次见到邓贤,这位传说中的南天王比他们想象的要年轻,也更加沉稳内敛。

“邓将军亲自前来,足见对先生的敬重。”晋西的代表恭维道。

邓贤平静回应:“先生为革命奋斗一生,值得所有华国人敬重。邓某此次前来,唯愿表达哀思,别无他图。”

话虽如此,但在场每个人都心知肚明,这次葬礼已经超出了简单的悼念活动,成为各方势力观察、试探、交锋的特殊舞台。

而邓贤,无疑成为了这个舞台上的焦点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