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网游动漫 > 1910从岭南走出的军阀头子 > 第267章 一碗米粉的承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米粉见底,汤也喝完了,邓贤与杨先生的谈话也接近尾声。

街上的行人渐渐多了起来,小贩的吆喝声、自行车的铃声、报童的叫卖声交织成羊城清晨的交响曲。

杨先生听后脸上露出的神情,显然是对这次偶遇的谈话意犹未尽,他目光炯炯地看着邓贤: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先生对时局的见解深刻,不知在哪所大学任教?

邓贤微微一笑:不过是闲云野鹤,偶尔关心时政罢了。倒是杨先生胸怀大志,将来必成大器。

杨先生听后略显惊讶的问道:先生如何知道我姓杨?

邓贤这才意识到失言,从容掩饰道:方才听老板称呼你为杨先生。

其实是他内心深处对这位历史人物的熟悉使然。

杨先生听后不疑有他,感慨道:如今国家内忧外患,正是需要群策群力之时。若多有先生这样的有识之士,何愁国家不兴。

邓贤见时候不早,便想着准备付钱离开。

他伸手摸了摸口袋,那空荡荡的袋子里竟毫无任何东西。

糟糕,今日换装匆忙,竟忘记带钱了。

杨先生见状,爽朗一笑:区区一碗米粉,何足挂齿。老板,这位先生的账我来付。

邓贤听后倒也没多进行推辞,想了想后开口说道:那就多谢杨先生了。他日有缘再见,定当加倍奉还。

邓贤这句话说得很是意味深长。

杨先生也只当这是客套话,笑道:一碗米粉而已,先生太客气了。

两人起身离开粉摊。

杨先生还要去参加一个进步青年的集会,临别时他郑重地说:今日与先生一席谈,收获颇丰。特别是关于武装斗争的必要性,我会认真思考。

邓贤点了点头告辞道:望杨先生珍重。记住,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只要方向正确,坚持走下去,必能到达彼岸。

这番话如同预言,深深烙印在杨先生心中。

他拱手告别,高大的身影消失在晨光中。

李正这才走近,低声问:大帅,那位是?

邓贤望着杨先生远去的方向,意味深长地说:一个可能改变华国命运的人。

回公署的路上,邓贤思绪万千。

这次意外的会面,让他看到了影响历史进程的机会。

作为穿越者,他深知杨先生和Gc党在未来历史中的关键作用。适时的点拨,或许能帮助这个年轻的党少走弯路。

但同时,他也提醒自己要把握好分寸。过度的干预可能带来不可预知的变化,顺其自然才是明智之举。

回到办公室,邓贤立即召见叶怀瑾。

加强对Gc党情况的收集。

邓贤回到办公室后,向也怀瑾指示道:特别是他们在农民运动和武装斗争方面的动向。

叶怀瑾听后有些意外问道:大帅突然对Gc党如此关注?

邓贤又是说了些意味深长的话。

这颗种子虽然现在还小,但可能长出参天大树。我们要了解它的生长情况。

叶怀瑾领命而去。

邓贤独自站在窗前,望着熙熙攘攘的街道,心中盘算着下一步的计划。

几日后,当杨先生在前往一次集会的路上,脑海中不断回响着早上那位神秘先生的话。

枪杆子里出政权

农村包围城市

建立根据地...这些思想与他最近的思考不谋而合,但更加系统、更加深刻。

这位先生绝非普通人。

杨先生对着同行的同伴说着今日与邓贤的谈论。

他的见识远超一般学者。

同伴好奇地问:是什么人让杨兄如此推崇?

杨先生摇了摇头开口:他不愿透露身份,但言谈间对时局洞若观火。特别是对武装斗争的必要性,分析得十分透彻。

集会上的讨论主题正好是革命道路选择。

当有人提出应该专注于合法斗争时,杨先生立即发言:

同志们,我们不能书生意气。纵观历史变革,没有哪次革命是单靠笔杆子成功的。S先生革命数十年,最终明白必须要有一支革命军队。

他引用早上邓贤的话:就像农夫种地,辛苦收获的粮食要有力量保护。我们的革命成果也是如此,必须有自己的武装力量来守护。

这番话在与会者中引起激烈讨论。有的赞同,有的反对,有的担忧。

会议结束后,杨先生更加坚定了发展革命武装的想法。

他开始着手撰写关于农民运动和武装斗争的文章,其中不少观点都受到了早上那场谈话的启发。

而在绥靖公署,邓贤通过情报系统,密切关注着共产党内部的动向。

当他得知杨先生正在积极倡导武装斗争时,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历史正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邓贤对陈念和说道。

陈念和疑惑地问:大帅似乎特别看好Gc党?

邓贤则给了他个高深莫测地回答:每个时代都需要不同的解决方案。国众党太旧,军阀太落后,Gc党或许代表着新的可能性。

数日后,邓贤接到报告:杨先生已经回到了湘南,准备实地考察农民运动,为武装斗争做准备。

要确保他的安全。

邓贤特别指示:但不要让他察觉。

明白。

叶怀瑾虽然不解邓贤为何对这个人如此关注,但还是坚决执行命令。

时光流逝,和谈在艰难中推进,各方博弈更加复杂。

但邓贤心中明白,真正决定中国未来的力量,可能正在湘南的乡村中悄然生长。

一个月后,邓贤收到一份从湘南传来的秘密报告。

杨先生在湘南积极组织农民协会,并开始尝试建立农民自卫武装。

报告还附带了杨先生新写的一篇文章《湘南Nm运动考察报告》,其中提出的许多观点与邓贤当时的建议惊人地相似。

邓贤仔细阅读报告,脸上露出满意的表情。

他走到保险柜前,取出一个精致的小盒子,里面珍藏着一枚普通的铜钱——正是那天杨先生为他付米粉钱时使用的。

这一碗米粉不便宜啊!

邓贤轻声自语,眼中闪着深邃的光芒。

历史的齿轮正在悄悄转动,而邓贤这个来自未来的灵魂,正在以他独特的方式,影响着历史的进程。

一碗普通的米粉,一次偶然的邂逅,可能正在改变着华国的命运轨迹。

窗外,木棉花开得正艳,如火如荼,仿佛预示着革命的火种即将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