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满头是汗,汗水顺着脸颊一滴滴滑落,湿透了鬓角的发丝。
她的脸色苍白如纸,嘴唇毫无血色,整个人因剧烈的疼痛而蜷缩着,身子几乎趴在地上,四肢颤抖得几乎无法支撑。
在两个丫鬟拼尽全力的搀扶下,她勉强撑起身体,磕了三个响头。
那声音清脆而沉重,在寂静的屋子里回荡,听得人心惊胆战。
她的声音抖得不成样子,断断续续地说道:“林老夫人,我……我求您,救救我的孩子。求您开恩,救救他……他还未出生,不能就这样没了啊……”
话刚说完,肚子猛然一阵剧痛袭来,像是有把钝刀在里面来回切割,痛得她眼前发黑,冷汗直流。
这一阵剧痛彻底榨干了她的力气,连呼吸都变得困难。
眼前一黑,
意识瞬间模糊,
她整个人软软地倒了下去,如同断线的木偶,毫无知觉。
屋里的丫头们顿时乱作一团,有人惊叫出声,有人慌忙扑上前查看,还有人手足无措地站在原地发愣。
七手八脚之间,众人合力将杨氏抬回床上,垫好枕头,盖上薄被,生怕她有个闪失。
屋里哭喊声此起彼伏,有低声啜泣的,也有急切呼唤主母名字的,场面一片混乱。
秋霜嫌吵,眉头微皱,眼中闪过一丝不悦。
她冷冷地扫视一圈,随即挥手道:“都退下。”
声音虽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众人吓得不敢多言,连忙低头退出去,只留蓝玉和红玉二人垂首立于床前,恭敬地等候吩咐。
随后,秋霜从容取出银针包,一层层打开,挑出几根长短不一的细针,神情专注地开始施针。
怀孕三个月内,胎儿尚未成形,根基不稳,绝不能轻易针刺腹部的穴位,以免伤及胎元;而超过三个月后,虽然胎儿逐渐稳固,但腰腹附近的穴位依旧不能随便扎,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动胎、出血等险情。
因此,秋霜十分谨慎。
她先是在杨氏的小腹下方取了关元穴下针,这个位置位于任脉之上,能调控全身气血的运行,稳固下焦元气,对保胎有着极关键的作用。
接着,她又精准地点中子宫穴——此穴专司调理子宫功能,可缓解宫寒、子宫收缩异常等问题,有助于减轻出血状况。
然后是双侧的足三里穴,这地方属胃经,常按或针刺可健脾益气、调和气血,使人精神振作,体质增强。
最后,她在杨氏大腿内侧的血海穴落针,此处为脾经要穴,能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使子宫得到更充足的血液供应,从而达到止血安胎的效果。
这几针扎完,秋霜又以指腹轻柔地按摩相关穴位,手法细腻而稳健。
大约过了一刻钟,杨氏的脸色渐渐有了血色,原本渗出衣裙的血迹也停止扩散。
可见流血的情况很快就停了,胎气有所安定。
蓝玉这才松了一口气,紧绷的肩膀微微放松下来。
她赶紧凑上前,低声问道:“林老夫人,我家主母怎么会突然出血呢?之前还好好的,连大夫都说一切正常啊……”
“出血的原因有很多啊。”
秋霜一边收针,一边语气沉稳地解释道,“情绪起伏太大,心情不好,肝气郁结不通,时间久了就会化火生热,体内有热邪,便会逼迫血液妄行,导致崩漏或胎动不安;或者房事太过频繁,耗损肾气,肾主生殖,肾气一亏,冲脉与任脉就失去平衡,胎元自然不固;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饮食不知节制,嗜食辛辣油腻之物,加上思虑过度,忧愁烦闷,久而久之损伤脾胃。脾为统血之脏,脾一旦虚弱,就不能约束血液的运行,血就会溢出脉外,形成出血之症。我看你家主母这几样毛病,差不多都占全了。”
“……”
蓝玉听着这些医理,心中似懂非懂,只觉高深莫测,一时竟说不出话来,只能默默点头。
“现在血是止住了,胎气也算暂时稳了下来,”秋霜正色对蓝玉说,“但要想保住这孩子,依旧是难上加难。毕竟胎像已损,补救不易。更何况,你家主母脾气急躁,动不动就发火骂人,肝火旺盛,最伤胎儿。怒则气上,气乱则血亦乱,这对腹中胎儿极为不利。若是真想留下这孩子,往后她必须改掉性子,学会克制情绪,尽量少生气,保持心境平和。”
“是,我一定会劝她的。”
蓝玉郑重其事地应道,眼中满是担忧与决心。
“就怕她不听啊。”
秋霜轻轻摇头,语气中透着几分无奈与冷漠,“有些人明知有害,却仍执迷不悟。算了,能不能留得住,还得看她自己的命……你去拿纸笔来,我要开方子。”
红玉闻言转身出门,脚步轻快地去取了干净的纸张和毛笔、砚台进来,一一摆放在案几上。
秋霜提笔蘸墨,手腕稳定,字迹工整地写下方子:川芎两克、当归六克、白芍六克、川贝六克、菟丝子四克、羌活四克、黄芩四克、荆芥两克、厚朴四克、艾叶四克、枳壳四克、黄芪六克、炙甘草两克。
还补充道:“她体质偏寒,煎药时务必记得加三片生姜一起煮。生姜性温,能驱散体内的寒气,有助于药效更好地发挥,切不可遗漏。”
接着又拿出一张崭新的宣纸,指尖轻抚纸面,笔尖蘸墨,神情专注地写下第二张方子:甘草一克、茯苓两克、白术两克、薏仁一克、地黄两克、菟丝子两克、黄芩两克、山药两克、续断一克、谷芽一克、芡实一克。
“第一副药吃完七天后换这副,连吃十天。这一剂重在健脾益肾、固本培元,调养根本,为胎儿打下坚实基础。之后再来林家的仁京堂取第三张药方,切记按时复诊,不可拖延。”
她把两张方子仔细折好,递到蓝玉手中,语气温和却不容置疑。
催她赶快去抓药,熬好了趁热给如夫人喝下,越早服用,效果越好。
庙里就有药房,药材齐全,都是日常备着的上等货色,无需外求,片刻功夫便能配齐。
不一会儿,药熬好了,药汁被小心盛在瓷碗中,由小沙弥亲自送回房间。
浓烈的药香在屋内弥漫开来,带着一丝苦涩却令人安心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