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要赶在天黑前,去翠玉轩把剩下的活儿做完。
坛子不够了。
得再买几个回来。
而且,她打算多备点米酒底子,存起来慢慢用。
多做一点,省时又省力,还能保证酒的品质始终如一。
吴师傅和青芽早就到了翠玉轩,两人神情焦急。
他们始终不见姜莺的身影,心里不免七上八下。
上回她迟到,差点让客人闹上门来。
这次他们生怕再出上次那样的乱子。
终于看见姜莺、秀妍和尹星茗三人。
“老板又来晚了。”
吴师傅一见人,立刻板起脸。
“您再不来,我们都快把灶台烧红了!”
姜莺没有争辩,只是淡淡解释。
“我在酿酒,耽搁了会儿,发酵的时候不能中断,我得看着火候和温度。”
“酿酒?”
吴师傅脸上的抱怨立马烟消云散。
“您还会这个?您不是只会炒菜和调茶吗?”
“略懂一点。”
姜莺淡然一笑,取下围裙,利落地系在腰间。
“等下还要做白酒,你要是感兴趣,就在一旁看着,别添乱就行。”
吴师傅眼睛立刻亮了,扔下手里的活儿就凑了过来。
“姜老板,您都会做啥酒啊?除了白酒,还会做别的不?果酒、米酒、药酒……您都会吗?”
白酒……
这是什么酒?
他听都没听过。
这个名字对他来说十分陌生。
他脑海中快速翻找着记忆,却始终没有找到关于“白酒”的任何印象。
“没啥特别的,就是弄点简单的。”
姜莺语气平淡。
她轻轻擦拭着一只干净的陶坛。
吴师傅有点泄气,但马上又打起精神。
他知道,姜老板向来不喜张扬,越是厉害的本事,越可能被她说得轻描淡写。
所以,不能轻易灰心。
他在心里默默安慰自己。
这世上,哪有真正无所不能的人呢?
姜老板虽聪慧过人,精通厨艺、懂医理、会养花。
但酿酒毕竟是一门专门的技艺,光靠天赋可不够。
“做酒……是不是得等好久才能喝?”
他终于忍不住问了出来。
他盯着那排空置的酒坛,仿佛已经能看到它们被美酒填满的样子。
他是个爱喝酒的人。
所以,他对酿酒的过程既好奇,又急切。
他急着想知道,自己啥时候能尝上一口。
他甚至已经开始幻想那酒入口的滋味。
“白酒得放几个月。梅花酒和果酒快些,十几天就行。”
姜莺抬起头。
她一边说着,一边将几包密封好的酒曲轻轻摆到桌上。
“几个月啊……”
他忍不住吞了口唾沫。
这个时间远比他预想的要长得多。
他张了张嘴,还想再问点什么,却最终只是咽下了话。
他知道,酿酒不是儿戏,时间才是最好的调酒师。
可一想到要等几个月才能尝到姜老板亲手酿的酒,心里就莫名地有些发空。
酒几乎成了他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可他越觉得市面上的酒千篇一律,缺少一种独特的韵味。
所以他才格外期待姜莺酿的酒。
有什么男人不贪杯呢?
所以他才这么急切地想知道,姜老板这酒,究竟什么时候能成?
只是不知道,姜老板自己酿的酒,跟街上酒馆卖的比,哪个更带劲?
他目光闪烁,脑子里已经开始对比。
酒馆的酒,多半是大作坊批量生产的。
而姜莺酿的酒,用的可是自己选的原料,亲手操作的流程。
那滋味,或许更纯粹,更真实。
但劲道如何?
他心中没底。
古时候的酒劲不大,主要是因为没有蒸馏技术。
这一点他还是知道的。
以前的酒,大多是发酵酒,酒精度数低。
而真正烈的酒,得靠蒸馏。
那种酒,一口下去,火辣辣地烧喉咙,后劲十足。
若姜莺真能把蒸馏这一步做出来,那她的白酒,说不定能比市面上的烧酒还要烈。
姜莺手里没有专业的蒸馏工具,只好自己动手,用能找到的材料拼凑出一套简易设备。
她翻遍了翠玉轩的库房。
又去镇上铁匠铺买了些铜管和铁锅。
反复试验,终于捣鼓出了一套土法蒸馏装置。
虽然看起来粗糙、简陋,但每一步都经过她的精心设计。
她不求华丽,只求实用。
她选用高粱做白酒的原料,先把高粱煮熟,拌上酒曲,放进容器里发酵。
高粱颗粒饱满,淀粉含量高,是酿烈酒的上好材料。
她将高粱洗净后放入大铁锅中加水煮熟,火候掌握得极准。
煮好后捞出晾凉,再均匀地拌入酒曲粉末。
拌好后,她小心地将混合物倒入洁净的陶缸中。
开始漫长的发酵过程。
然后找来一口锅当底座。
在上面放个木桶,桶中插了根木管当作出酒口。
这套装置虽简陋,却体现了她的巧思。
大铁锅负责加热酒糟,木桶则作为冷凝室。
她特意在木桶外层裹了一圈湿布,利用蒸发吸热的原理,加速内部冷却。
木管一端深入桶内,另一端斜向下伸出桶外,正好能将冷凝后的酒液导出。
整个过程无需电力,全靠物理原理运作。
把酒糟倒进铁锅里,点火加热。
酒糟发酵了二十多天,散发出一股浓烈的酸甜酒香。
姜莺将它们缓缓倒入铁锅。
随后,她点燃了炉火。
酒糟中的酒精开始受热汽化,化作无形的蒸汽,顺着上升气流钻入木桶内部。
顺着管流出来,就成了蒸馏过的白酒。
姜莺仔细观察着流速和颜色,不时调整火候。
第一道酒头杂质较多,她只取中段,小心翼翼地收集起来。
这种白酒刚出来,得密封存放一段时间,味道会更顺口,更香浓。
姜莺将酒液倒入陶坛中,用蜂蜡严密封口,贴上标签,注明日期。
她打算存放至少三个月,使各种味道融合得更加和谐。
另外两种做法就简单多了。
这两款果酒不需要蒸馏,工艺也更为温和。
它们追求的是果香与酒香的交融,一口清甜中带着微醺的温柔滋味。
她挑选的是本地产的雪花梨。
每一颗梨都仔细清洗,削去外皮后,切成拇指大小的方块。
放层梨块,撒层糖,重复几次。
最后倒进上好的酒,把坛口封严实。
让梨子的味道一点点渗进酒里。
时间越久,梨香越浓,酒体越润。
姜莺打算三个月后开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