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美人如馔 > 第157章 精心设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她要赶在天黑前,去翠玉轩把剩下的活儿做完。

坛子不够了。

得再买几个回来。

而且,她打算多备点米酒底子,存起来慢慢用。

多做一点,省时又省力,还能保证酒的品质始终如一。

吴师傅和青芽早就到了翠玉轩,两人神情焦急。

他们始终不见姜莺的身影,心里不免七上八下。

上回她迟到,差点让客人闹上门来。

这次他们生怕再出上次那样的乱子。

终于看见姜莺、秀妍和尹星茗三人。

“老板又来晚了。”

吴师傅一见人,立刻板起脸。

“您再不来,我们都快把灶台烧红了!”

姜莺没有争辩,只是淡淡解释。

“我在酿酒,耽搁了会儿,发酵的时候不能中断,我得看着火候和温度。”

“酿酒?”

吴师傅脸上的抱怨立马烟消云散。

“您还会这个?您不是只会炒菜和调茶吗?”

“略懂一点。”

姜莺淡然一笑,取下围裙,利落地系在腰间。

“等下还要做白酒,你要是感兴趣,就在一旁看着,别添乱就行。”

吴师傅眼睛立刻亮了,扔下手里的活儿就凑了过来。

“姜老板,您都会做啥酒啊?除了白酒,还会做别的不?果酒、米酒、药酒……您都会吗?”

白酒……

这是什么酒?

他听都没听过。

这个名字对他来说十分陌生。

他脑海中快速翻找着记忆,却始终没有找到关于“白酒”的任何印象。

“没啥特别的,就是弄点简单的。”

姜莺语气平淡。

她轻轻擦拭着一只干净的陶坛。

吴师傅有点泄气,但马上又打起精神。

他知道,姜老板向来不喜张扬,越是厉害的本事,越可能被她说得轻描淡写。

所以,不能轻易灰心。

他在心里默默安慰自己。

这世上,哪有真正无所不能的人呢?

姜老板虽聪慧过人,精通厨艺、懂医理、会养花。

但酿酒毕竟是一门专门的技艺,光靠天赋可不够。

“做酒……是不是得等好久才能喝?”

他终于忍不住问了出来。

他盯着那排空置的酒坛,仿佛已经能看到它们被美酒填满的样子。

他是个爱喝酒的人。

所以,他对酿酒的过程既好奇,又急切。

他急着想知道,自己啥时候能尝上一口。

他甚至已经开始幻想那酒入口的滋味。

“白酒得放几个月。梅花酒和果酒快些,十几天就行。”

姜莺抬起头。

她一边说着,一边将几包密封好的酒曲轻轻摆到桌上。

“几个月啊……”

他忍不住吞了口唾沫。

这个时间远比他预想的要长得多。

他张了张嘴,还想再问点什么,却最终只是咽下了话。

他知道,酿酒不是儿戏,时间才是最好的调酒师。

可一想到要等几个月才能尝到姜老板亲手酿的酒,心里就莫名地有些发空。

酒几乎成了他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可他越觉得市面上的酒千篇一律,缺少一种独特的韵味。

所以他才格外期待姜莺酿的酒。

有什么男人不贪杯呢?

所以他才这么急切地想知道,姜老板这酒,究竟什么时候能成?

只是不知道,姜老板自己酿的酒,跟街上酒馆卖的比,哪个更带劲?

他目光闪烁,脑子里已经开始对比。

酒馆的酒,多半是大作坊批量生产的。

而姜莺酿的酒,用的可是自己选的原料,亲手操作的流程。

那滋味,或许更纯粹,更真实。

但劲道如何?

他心中没底。

古时候的酒劲不大,主要是因为没有蒸馏技术。

这一点他还是知道的。

以前的酒,大多是发酵酒,酒精度数低。

而真正烈的酒,得靠蒸馏。

那种酒,一口下去,火辣辣地烧喉咙,后劲十足。

若姜莺真能把蒸馏这一步做出来,那她的白酒,说不定能比市面上的烧酒还要烈。

姜莺手里没有专业的蒸馏工具,只好自己动手,用能找到的材料拼凑出一套简易设备。

她翻遍了翠玉轩的库房。

又去镇上铁匠铺买了些铜管和铁锅。

反复试验,终于捣鼓出了一套土法蒸馏装置。

虽然看起来粗糙、简陋,但每一步都经过她的精心设计。

她不求华丽,只求实用。

她选用高粱做白酒的原料,先把高粱煮熟,拌上酒曲,放进容器里发酵。

高粱颗粒饱满,淀粉含量高,是酿烈酒的上好材料。

她将高粱洗净后放入大铁锅中加水煮熟,火候掌握得极准。

煮好后捞出晾凉,再均匀地拌入酒曲粉末。

拌好后,她小心地将混合物倒入洁净的陶缸中。

开始漫长的发酵过程。

然后找来一口锅当底座。

在上面放个木桶,桶中插了根木管当作出酒口。

这套装置虽简陋,却体现了她的巧思。

大铁锅负责加热酒糟,木桶则作为冷凝室。

她特意在木桶外层裹了一圈湿布,利用蒸发吸热的原理,加速内部冷却。

木管一端深入桶内,另一端斜向下伸出桶外,正好能将冷凝后的酒液导出。

整个过程无需电力,全靠物理原理运作。

把酒糟倒进铁锅里,点火加热。

酒糟发酵了二十多天,散发出一股浓烈的酸甜酒香。

姜莺将它们缓缓倒入铁锅。

随后,她点燃了炉火。

酒糟中的酒精开始受热汽化,化作无形的蒸汽,顺着上升气流钻入木桶内部。

顺着管流出来,就成了蒸馏过的白酒。

姜莺仔细观察着流速和颜色,不时调整火候。

第一道酒头杂质较多,她只取中段,小心翼翼地收集起来。

这种白酒刚出来,得密封存放一段时间,味道会更顺口,更香浓。

姜莺将酒液倒入陶坛中,用蜂蜡严密封口,贴上标签,注明日期。

她打算存放至少三个月,使各种味道融合得更加和谐。

另外两种做法就简单多了。

这两款果酒不需要蒸馏,工艺也更为温和。

它们追求的是果香与酒香的交融,一口清甜中带着微醺的温柔滋味。

她挑选的是本地产的雪花梨。

每一颗梨都仔细清洗,削去外皮后,切成拇指大小的方块。

放层梨块,撒层糖,重复几次。

最后倒进上好的酒,把坛口封严实。

让梨子的味道一点点渗进酒里。

时间越久,梨香越浓,酒体越润。

姜莺打算三个月后开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