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蓁蓁和叶卫诚站在仓库门口,看着焕然一新的院子,心里踏实了不少。
叶振海把烟袋锅子往兜里一揣,又拍了拍身上的土:“行了,今天就到这儿,明天让李叔来搭灶台,木工老李来换椽子。
你们俩也早点回家,累了一天了,让家里人给你们煮点热乎的。”
第二天一早,村里的大喇叭突然“吱呀”响了两声,电流声“滋滋”响了半天,接着传来叶德山的大嗓门,带着点没睡醒的沙哑:
“杏花村的村民注意了!杏花村的村民们注意了!吃过早饭都去村头旧仓库集合,开个会!都来啊,有大事说!别迟到,公社的政策得跟大家讲明白!”
喇叭响了三遍,村里的人都犯了嘀咕。
张寡妇正坐在门槛上给孩子缝补丁,手里的针线在粗布上穿梭,抬头跟隔壁院的李凤霞喊:
“他李婶,支书喊去仓库开会,你知道啥事不?那仓库空了两年,蜘蛛网都能织成帘子了,难不成要重新当粮仓?可刚分完秋粮没多久啊。”
李凤霞手里攥着个喂鸡的瓢,正往鸡窝里撒玉米粒,摇着头:
“不知道啊,说不定是公社要调劳力去修水渠?去年这个时候就调过一次,可今年也没听说要修啊。
不管了,去看看就知道了,反正在家也没啥事,正好问问工分的事,上个月的工分还没算清楚呢。”
王大爷拄着根枣木拐杖往仓库走,拐杖头磨得光溜溜的,是他用了十年的老物件。
碰见同样往仓库去的刘大叔,刘大叔手里还拿着个烟袋锅子,边走边装烟丝:
“老刘,你说支书喊咱去仓库干啥?不会是要分救济粮吧?可今年收成不算差,公社应该不会给救济粮。”
刘大叔摸了摸下巴上的胡茬,把烟袋锅子点上:
“谁知道呢,去了就知道了,说不定是要办扫盲班?前阵子邻村就办了,说是让妇女们也识几个字,免得记工分的时候被骗。”
不一会儿,仓库门口就聚满了人,男女老少挤了一院子,叽叽喳喳的声音像炸开了锅。
妇女们手里大多攥着针线活,趁说话的功夫还能缝两针;男人们蹲在墙根抽烟袋,烟袋锅子“吧嗒吧嗒”响。
叶德山、叶振海站在仓库门口的石墩上,叶蓁蓁和叶卫诚站在旁边,手里捧着个蓝布包——是李秀兰连夜缝的,专门用来装糖样。
见人来得差不多了,叶德山清了清嗓子,往手上啐了口唾沫,拍了拍巴掌:“大家安静点!安静点!今天喊大家来,是有件大好事要跟大家说——咱村要办集体糖坊了!”
“糖坊?”人群里炸开了锅,
“啥是糖坊?是做糖的地方?”
“办糖坊干啥?咱村的玉米、芝麻留着自己吃多好,做糖能当饭吃?”
“难不成是要卖糖?可私人买卖是资本主义尾巴,不敢搞啊!”
叶振海摆了摆手,声音比平时高了八度:
“大家别吵!别吵!听我跟你们说,这不是私人买卖,是集体副业,公社张主任都批准了!让卫诚跟大家说说具体的事,蓁蓁也在这儿,她是糖坊的技术骨干,有啥不明白的,你们问她俩!”
叶卫诚往前站了站,手里捧着蓝布包,声音洪亮,特意往人多的地方凑了凑:
“叔叔婶婶们听我说,是这样的——我小妹蓁蓁做的糖,县里供销社定下了!芝麻糖八毛钱一斤,玉米糖六毛钱,花生糖九毛钱!往后咱就往县里供销社供货,这是公家的买卖,光明正大!”
他说着打开蓝布包,里面用油纸包着三小块糖,叶蓁蓁从里面拿出糖,先递给前排的几个老人:
“王大爷,刘大叔,你们先尝尝,这是用咱村今年收的新芝麻、新玉米做的,加的是后山的山泉水,一点假都不掺。
前阵子我和二哥去公社找张主任,他尝了之后,说这糖用料实在、味道正,就把糖样送到了云县供销社。
供销社的老李同志特意来村里,说县里的同志尝了,比县食品厂做的还香,催着咱赶紧搭糖坊供货呢,说年底了城里人家爱买糖,等着咱的货过年呢!”
人群里有人尝了糖,忍不住喊:“这糖真甜!脆生生的,芝麻香足!比我去年托人从县城带的水果糖好吃,那水果糖硬邦邦的,还齁甜!”
叶卫诚接着说:“这糖坊就用咱村头这仓库,昨天我和蓁蓁还有几个后生已经修好了屋顶、糊了墙,接下来就搭灶台、摆架子。
咱糖坊是集体营生,按‘集体牵头、个人出力’的章程来——熬糖是技术活,我小妹带着我娘和张婶子先干,一天记十分工,跟男劳力上地里干活一个价;
妇女们来搓糖球、切糖块,不用啥技术,只要手脚麻利就行,一天记八分工,比在家纳鞋底强;壮劳力干劈柴挑水、搬原材料的重活,也记十分工,比在地里薅草挣得多!”
叶蓁蓁补充道:“原材料从村里收,玉米、芝麻、花生,按市场价上浮一分钱,绝不亏了大家。
比如玉米,市场价是三分钱一斤,咱糖坊收就给四分钱,多的一分钱是给大家的补贴。
等往县里供上货,销量上去了,工分还能往上提,到时候家家户户都能多挣工分,年底分红的时候就能多分口粮,过年给孩子扯块花布做新衣裳,给老人买斤红糖补补身子,都不是问题!”
她话音刚落,人群里就响起了热烈的议论声。
张寡妇拉着李凤霞的手,眼睛都亮了:“八分工!比在家闲着强多了!我要去搓糖,蓁蓁,你可得收我啊!我手快,纳鞋底一天能纳两双,搓糖球指定也差不了!”
叶蓁蓁笑着点头:“张婶子,您手巧,肯定行!到时候我教您怎么搓得匀、搓得圆。”
狗蛋的娘刘大春也挤到前面,指着人群外的狗蛋喊:
“我家狗蛋昨天还帮着修仓库呢,他年轻力壮,有的是力气,让他去干重活,挣十分工!振海啊,你可得给我家狗蛋留个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