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网游动漫 > 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 > 第10章 刘宏温言慰柱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晨曦再次降临洛阳,但今日的南宫德阳殿,气氛却与往日截然不同。文武百官依序入殿,分列左右,人人面色肃穆,眼神交流之间,都带着一种心照不宣的凝重。空气中仿佛弥漫着一股无形的张力,压得人有些喘不过气。

几乎所有目光,都有意无意地瞟向武将班列最前方,那个身着太尉朝服,垂首肃立,仿佛一尊沉默石像的老者——皇甫嵩。他昨日递上请辞奏疏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早已在高层官员中不胫而走。谁都明白,这封奏疏,是这位功勋老将对当前汹涌暗流的回应,也是一次对皇帝态度的试探。今日大朝,皇帝会如何处置,将直接决定后续朝局的走向。

是顺水推舟,借此收回权柄?还是断然驳回,以示对功臣的绝对信任?亦或是……有其他更深层次的考量?

袁隗、杨彪等士族领袖,眼观鼻,鼻观心,看似平静,但微微翕动的鼻翼和偶尔闪动的目光,暴露了他们内心的关注。曹操站在西园军校尉的队列中,眉头微蹙,紧盯着御阶之上空悬的龙椅,心中亦是念头飞转。荀彧立于文官前列,面色如常,唯有拢在袖中的手指,微微蜷缩,显示着他并非全然平静。

“陛下驾到——”

内侍尖细悠长的唱喏声打破了殿内的沉寂。霎时间,所有杂念被压下,百官齐齐躬身,山呼万岁。

刘宏身着十二章纹冕服,头戴十二旒通天冠,在内侍的簇拥下,缓步登上御阶,端坐于龙椅之上。旒珠垂落,遮挡了他的面容,让人看不清他此刻的表情,只能感受到那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众卿平身。”平静无波的声音从旒珠后传来。

“谢陛下!”

例行公务开始奏报,从各州郡的收成、边境的防务到刑狱案件,一件件呈上。刘宏或简短批示,或交由相关衙署商议,处理得有条不紊,仿佛与往常并无不同。但所有人都能感觉到,皇帝的心,似乎并不完全在这些琐碎的政务上。他的目光,偶尔会扫过下方,尤其是在皇甫嵩的身上,会有极其短暂的停留。

终于,当大部分常规事务处理完毕,殿内再次陷入一种微妙的安静时,刘宏缓缓开口了,声音清晰地传遍大殿:

“皇甫爱卿。”

被点到名字的皇甫嵩身躯几不可察地微微一颤,随即深吸一口气,迈步出列,躬身应道:“臣在。”

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重头戏来了!

刘宏的声音透过旒珠传来,依旧平稳,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朕,昨日览卿奏疏,心中……甚是不安,亦甚是感慨。”

他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也让殿内紧张的气氛又凝固了几分。

“卿在奏疏中言道,年迈体衰,精力不济,恐负朕之托付,更言及近日洛阳流言,为避嫌疑,恳请辞去军职,归家养老……”刘宏将皇甫嵩奏疏中的核心内容复述了一遍,每一个字都敲在众人的心坎上。

皇甫嵩的头垂得更低,等待着那预料之中的“恩准”。

然而,刘宏接下来的话,却让所有人大出意料!

“糊涂!”

一声并不响亮,却带着明显斥责意味的词语,从御座上传来!

百官皆惊,连皇甫嵩也愕然抬头,看向御座。

只见刘宏微微前倾身体,语气带着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意味,却又蕴含着深切的关怀:“皇甫义真!你乃朕之股肱,国家之柱石!北疆浴血,中原平叛,哪一次不是倚仗你之力?如今天下初定,百废待兴,北有鲜卑残寇窥伺,西有羌乱未平,正是用人之际!你竟因些许身体不适,因那等无稽之谈的市井流言,便要弃朕而去,弃这大汉江山于不顾吗?!”

这一连串的质问,如同重锤,却不是砸向皇甫嵩的“罪过”,而是砸向他的“责任”!

“陛下……臣……臣……”皇甫嵩一时语塞,心中五味杂陈,准备好的所有说辞,在皇帝这番看似责备、实则维护的话语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

“朕不准!”刘宏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帝王的决断,“你的请辞,朕,驳回了!”

一言既出,满殿皆寂!

驳回了!皇帝竟然驳回了皇甫嵩的自请归第!

袁隗等人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难看,他们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皇帝对皇甫嵩保持信任。曹操眼中则闪过一丝精光,似乎捕捉到了什么。荀彧嘴角微不可察地动了一下,心中了然。

刘宏不等众人消化这个消息,语气转为沉痛与激昂:“至于那些流言蜚语,什么‘功高震主’,什么‘尾大不掉’,纯属小人构陷,无耻之尤!朕,尚未昏聩到忠奸不分、是非不明的地步!”

他的目光似乎扫过全场,尤其是在袁隗等人所在的方向略有停顿,让那几人心中猛地一凛。

“皇甫嵩之忠心,天地可鉴!卢植之操守,日月同辉!此二人,乃光武皇帝之‘云台二十八将’亦不能专美于前!若无他二人,焉有今日北疆之宁,中原之靖?朕若因几句流言便猜忌功臣,自毁长城,岂非令亲者痛,仇者快?岂非让天下忠臣良将寒心?!”

他越说声音越高,带着一股凛然正气,回荡在德阳殿的每一个角落。

“朕今日便在此明言!”刘宏霍然起身,旒珠剧烈晃动,彰显着他内心的激荡,“朕信皇甫嵩,如信朕之手足!朕信卢植,如信朕之腹心!此心此志,天地共鉴!若有再敢散布流言、离间君臣者……”

他的声音骤然转冷,如同数九寒冰,“一经查实,视同谋逆,严惩不贷!”

“谋逆”二字,如同惊雷,炸响在众人耳边!这是最重的罪名!皇帝以此表明态度,其维护皇甫嵩、卢植的决心,已毋庸置疑!

皇甫嵩怔怔地听着,看着御座上那个虽然年轻,却在此刻展现出无比魄力与担当的皇帝,只觉得一股热流猛地冲上眼眶,鼻尖发酸。他原本以为会面临的猜忌、冷落甚至更糟的结局没有到来,取而代之的,是皇帝毫无保留的信任和强有力的维护!这种反差,让他这历经沧桑的老将,也忍不住心潮澎湃,感动莫名。

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以头触地,声音哽咽,带着颤抖:“陛下……陛下……臣……臣皇甫嵩……何德何能,蒙陛下如此信重!臣……万死……难报陛下天恩之万一!”

这一刻,什么功高震主,什么流言蜚语,什么个人安危,仿佛都被皇帝这番掷地有声的话语击得粉碎!他心中只剩下无尽的感激和愿为陛下效死的决心!

刘宏看着跪地哽咽的皇甫嵩,语气缓和下来,带着温言抚慰:“义真请起。朕知你忠心,亦知你受了委屈。”

他示意内侍将皇甫嵩扶起,然后朗声道:“皇甫嵩公忠体国,功在社稷,虽蒙不白之冤,犹自谦退,更显其高风亮节!朕心甚慰,亦心甚痛之!”

他略一沉吟,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再次震惊的决定:“传朕旨意!太尉、槐里侯皇甫嵩,增食邑三千户!赐丹书铁券,录其功绩,传于子孙,世袭罔替!另赐宫中御用药材若干,命太医令悉心为皇甫爱卿调理身体!”

增食邑!丹书铁券!世袭罔替!

这可是人臣所能得到的极致荣宠了!尤其是丹书铁券,几乎相当于一道免死金牌!皇帝在驳回皇甫嵩请辞的同时,非但没有丝毫削减其荣宠,反而给予了更厚重、更毫无保留的赏赐!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信任,这简直是将皇甫嵩捧到了一个近乎于“与国同休”的崇高地位!

“陛下!不可!臣受之有愧!”皇甫嵩再次跪倒,连连推辞。

“朕意已决,爱卿不必再推辞!”刘宏语气坚决,“此非仅赏你之功,更是安天下忠臣之心!”

他又看向卢植:“卢爱卿同样劳苦功高,增食邑两千户,赐金帛若干!”

卢植也连忙出列谢恩。

这一刻,德阳殿内,几乎所有官员,无论内心真实想法如何,都不得不为皇帝这番高明的处置所折服。这一手,既彻底安抚了皇甫嵩和卢植,稳住了军心和一部分士林之心,又狠狠地敲打了那些散布流言者,彰显了皇帝的绝对权威和知人善任。

恩威并施,莫过于此!

袁隗等人的脸色已经变得极其难看,他们精心策划的离间之计,不仅没有奏效,反而让皇帝借机大大巩固了与功臣的关系,提升了皇帝的威望!他们感觉自己就像奋力一拳打在了棉花上,还反弹回来让自己憋出了内伤。

曹操看着御座上那个谈笑间便将一场潜在危机化为彰显皇恩浩荡机会的年轻帝王,心中敬畏之情更甚。他终于明白,陛下并非没有看到问题,而是选择了一种更高明、更有利于大局的方式来解决。

刘宏重新坐下,目光扫过神色各异的群臣,平静地宣布:“若无事,便散朝吧。”

“臣等恭送陛下!”

山呼声中,刘宏起身,在内侍簇拥下离开德阳殿。

百官缓缓退出大殿,许多人仍沉浸在方才那戏剧性的一幕中,议论纷纷。

皇甫嵩走在人群中,感觉脚步都有些虚浮,仿佛置身梦中。他手中紧紧攥着那份象征着无上荣宠的赏赐诏书(草案),心中充满了劫后余生般的庆幸和澎湃的感激。

然而,在他内心深处,一个细微的声音却在提醒他:陛下的信任固然珍贵,但那“丹书铁券”和“世袭罔替”,又何尝不是一道更加华丽、更加牢固的枷锁?将他,将整个皇甫家族,更加紧密地捆绑在了皇权战车之上,再无丝毫退路。

皇帝今日的“温言慰柱石”,既是保全,也是彻底的收服。

他回头,望了一眼那巍峨的德阳殿,目光复杂。

“陛下的心思……真是深如渊海啊……”

而这场权力博弈,远未结束。皇帝的下一步,又会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