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麟轻笑接话:“若真到那一步,将我交出去,岂不正中淳于越下怀?倘若局势恶化,不如直接除掉淳于越。这老贼不死,后患无穷!”
王翦沉思片刻,郑重点头,苦笑道:“还是先生考虑周全。”
“不过,亲卫一事,淳于越恐怕也想到了。”陈麟说道。
淳于越并非愚钝之人,怎会允许众将领携亲卫返回咸阳?
须知亲卫皆是精锐,这几人麾下亲卫加起来近万之众。
如此力量,淳于越岂能忽视?
王翦一时哑然。
突然——
“报!”
“宫中传召!”
营帐外,亲卫高声禀报。
陈麟与王翦对视一眼,淡淡道:“传。”
一名寺人掀帐而入,目光扫过营内,向陈麟行礼:“参见武安君!”
“直说。”陈麟面无表情。此时传召,想必无甚好事。
多半与亲卫有关。
“监国有令,诸位入咸阳,不得携带亲卫!”寺人尖声宣告。
“遵旨。”陈麟淡然回应。
一切皆在意料之中。
王翦死死盯着寺人,怒火中烧。
好一个监国!
恐怕咸阳早已派出斥候。若亲卫靠近咸阳,他们便无法堂堂正正入城了!
一念及此,王翦只觉心寒。
将士浴血奋战,为国为民,换来的竟是这般对待……
寺人拱手退下。
“砰!”
王贲暴怒,一脚踢飞面前坐垫,须发皆张,拳头捏得咯咯作响。
他想破口大骂,却被王翦凌厉眼神制止,只得强压怒火。
蒙武沉声道:“淳于越已察觉端倪,不知在监国面前如何诋毁先生。”
“失去亲卫,如今只能倚仗辛胜与……禁卫军了。周青尘已死,机会仅此一次,不容有失!”王翦语气沉重。
“不如直接率大军兵围咸阳,逼监国交出淳于越?”王贲阴恻恻提议。
他已做好挨骂准备,不料王翦竟沉默不语。
“尚未到那一步。”陈麟笑道。言下之意,众人心知肚明——一切取决于蒙恬带回的消息。若消息不利,那么……
……
第190章 颐养天年
夜色笼罩雍城大营。
蒙恬与辛胜副将快步走入营帐,见到蒙恬身边的将领,王翦脸上浮现欣慰之色。
拜见武安君、上将军、大将军!副将恭敬地向帐内众人行礼。
免礼。
谢武安君!
我家将军言明,一切听凭武安君调遣,但望武安君莫负所托!副将郑重说道。
自当如此。
王贲,为将军安排住所。陈麟侧首示意,王贲立即领命。待副将离去后,陈麟转向蒙恬:将你与辛胜的对话再详述一遍。
蒙恬点头,将当时情形完整复述。
王翦听罢颔首:看来辛胜确有诚意。
陈麟笑道:对辛胜而言,此举虽有风险却无性命之忧。他忠于大秦,深知淳于越之害,不过是暂作利刃。即便我有异心,他也能及时制衡。但我的目标,唯有淳于越一人。
章邯那边如何?陈麟又问。
蒙恬露出会心一笑。
甚好!王翦抚掌而叹。
为保万全,令亲卫暗中跟随,保持距离。淳于越即便派出斥候,也不过是京师兵,不足为虑。陈麟沉吟道。此事关乎生死,他不敢有丝毫大意。辛胜尚可理解,但章邯身为禁军统领,竟也甘愿冒险,仕途必将尽毁,其中缘由令他不得不防。
王翦与蒙武亦深以为然。
明日启程,返回咸阳!
遵命!
……
七日后,咸阳城外十里。
陈麟、王翦、蒙武、王贲、蒙恬五人策马并行,身后仅二十余骑相随,黑龙旗迎风招展。一行人沿官道疾驰,直奔咸阳。
章台宫内,淳于越立于扶苏身侧,辛胜正躬身禀报。
启禀监国,武安君等人将至咸阳,不出半个时辰。
淳于越急切问道:辛将军,可曾见到他们的亲卫军?
辛胜扫了他一眼,向扶苏答道:未见亲卫踪迹,斥候探得他们皆留守雍城大营。
淳于越眼中闪过一丝失望,却又心生疑虑。武安君当真毫无准备?周青尘恐已遭毒手,此事若查,必有痕迹。更何况武安君违抗王命歼灭匈奴,罪责难逃,岂会甘心伏罪?若再查出周青尘之死与其有关,罪加一等,他怎会如此坦然归来?
淳于越目光锐利,凝视着辛胜冷声道:辛将军莫要辜负皇恩,牢记京师守军职责!
辛胜侧目而视:淳仆射这是在质疑本将对大秦的忠诚?
早闻淳仆射巧舌如簧,动辄给人扣上罪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他冷哼一声,引得淳于越拂袖转身。
够了!
扶苏在上首沉声喝止。
武安君凯旋本该由本监国亲迎,然其抗旨不遵,罪责难逃。北境之战非但无功,反犯下杀戮之过。传令百官入宫!
本监国要亲自问罪武安君违抗王命、罔顾天谴、残害生灵之罪!
他心意已决,今日定要收回武安君兵权。既然武安君喜好清净,便令其在府中静思己过。其余处置,皆依淳师之议而行。
上将军与大将军年事已高,也该在咸阳颐养天年了。
国之强盛,在于百姓安居乐业,而非军力强弱。民心所向,方为根本。
辛胜硬着头皮进谏:监国明鉴,武安君临危受命,驱逐胡虏,使其百年内无力犯境,此乃不世之功。虽有过错,但请监国念其功勋卓着,从轻发落。
荒谬!淳于越嗤之以鼻。
无规矩不成方圆!若依辛将军之言,有功便可肆意妄为?
君为君,臣为臣。违抗王命者,纵有天大功劳,亦不可抵过!此例若开,日后人人效仿,国将不国!
辛胜指向宫外:北境百万百姓从此百年无忧,在淳仆射眼中竟不及一道王命?
他未尽之言是:如此处置,必使边民怨愤,将士寒心!
确实不及!淳于越昂首道。
扶苏起身叹息:辛将军也不明白本监国的苦心吗?
百年安宁之后呢?如此杀戮,只会让仇恨深植胡人骨髓。
本监国所求,是秦胡永世修好,而非区区百年太平。
见辛胜默然,扶苏不耐挥手:退下吧。
为何众人都不理解他?所幸还有淳师相伴。他望向淳于越的目光中流露出欣慰。
......
第191章 诸军请起
半个时辰后。
吁——
陈麟勒住缰绳,遥望咸阳巍峨城墙。每次目睹这座雄城,都能感受到其磅礴气势。
昔日的诸侯都城,如今已成为真正的大秦中枢。
进城。他轻声下令。
战马徐徐前行,向着城门方向而去。
武安君归来了!武安君归来了!
武安君!
武安君!
城门口的守军望见陈麟一行,纷纷高声欢呼,眼中满是崇敬之情。他们高举兵器,以最质朴的方式表达着内心的敬仰。
军中将士最为纯粹啊!王翦感叹道。
确实如此。蒙武点头附和。
陈麟虽未言语,嘴角却微微上扬,只是还未到夸张的程度。
临近城门,战马步伐愈发缓慢。
唰!
砰!
参见武安君!
数十名守城将士齐刷刷单膝跪地,长戈重重杵地,动作整齐划一,声震云霄。突如其来的声响令战马发出嘶鸣,但这些训练有素的军马并未受惊。
陈麟轻抚马鬃,看向跪地的将士们:诸位请起。
谢武安君!
将士们迅速起身,分列两侧让出通道,恭敬低头。陈麟轻夹马腹缓步入城,临行前抬眼望向城头——那里站着的秦军将士,包括辛胜在内,全都垂首致意。
城内街道两旁早已挤满了咸阳百姓。北疆大捷的消息早已传遍全城,胡人被彻底歼灭的消息让百姓们欢欣鼓舞。虽然不如边民那般切身体会胡患之苦,但众人望向陈麟的眼神同样充满崇敬。
快看,中间那位就是武安君!
哪个啊?
眼拙了吧?最年轻的那位,面容白皙的就是!
看着不太像啊...
这叫英姿勃发!
生子当如武安君啊...咳,我在做什么美梦呢!
相较于后世,秦时女子的地位尚可,不少女子大胆地站在人群中,眼中既有崇拜也有倾慕。英雄爱 ** , ** 慕英雄,亘古不变。
初次经历这般场面的陈麟,只得故作镇定地目视前方。倒是蒙恬、王贲等人显得驾轻就熟,尤其是王贲笑得合不拢嘴,直到被父亲王翦瞪了一眼才收敛。
人群深处,嬴政负手而立。拥挤的人潮中,他周围却神奇地空出了一片清净之地。
众多百姓仅是瞥了一眼,便不由自主地垂下头去。这种低头并非出于自愿,而是难以抑制的本能反应。人们甚至不愿靠近此人站立,因为越是接近,心头便莫名涌起无形的压迫感。
嬴政的视线中,陈麟的身影渐渐从瞳孔中掠过,直至两侧百姓重新填满街道。他这才缓步从人群中走出。百姓中虽有人身着粗布衣衫,却始终跟随嬴政的身影移动,将其他百姓隔开。当陈麟等人的身影彻底消失在嬴政视野中时,他的步伐依旧稳健,方向却与陈麟一行人不谋而合。
他们的目的地都是——
大秦皇宫!
..............
临近宫门处,淳于越率领一众儒家 ** ,目光扫过陈麟等人后,又转向后方欢呼雀跃的百姓。淳于越的脸色愈发阴沉。
儒家向来以民为本,何曾受过百姓如此拥戴?从未有过!这令淳于越心中郁结难舒。但他很快压下情绪,对身旁的叔孙通吩咐:速去召集咸阳所有儒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