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 > 第391章 摩擦升级,宛城烽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91章 摩擦升级,宛城烽烟

宛城,曹魏南疆的军事重镇。初夏的烈日灼烤着夯土城墙,空气中弥漫着尘土、铁锈与一丝若有若无的紧张气息。城头之上,“曹”字大旗与“魏”字王旗在热风中无精打采地垂着,守城的士卒顶着日头,目光警惕地望向南方那片起伏的丘陵与林地。那里,是竟陵控制的新城方向,也是近来所有不安与躁动的源头。

魏王曹操决意遏制林凡的诏令已抵达多时,坐镇宛城的曹仁、徐晃二将不敢怠慢。他们一方面加紧整军备武,深沟高垒,另一方面,也遵循曹操“探查竟陵军虚实”的密令,不断派出小股精骑与斥候,越过双方实际控制区的模糊地带,向新城方向进行武装侦察与试探性挑衅。

然而,与以往遭遇的敌军不同,这些曹军哨探的南下之旅,变得异常艰难与……诡异。

他们往往还未靠近新城外围的警戒线,便会从意想不到的密林或丘陵后,遭遇精准而致命的弩箭狙杀。那弩箭力道奇大,破甲能力惊人,中者非死即重伤,更令人心悸的是,很多时候他们连敌人的影子都未曾看见。侥幸逃回的斥候,面带惊恐地描述着那种死神般突兀而至的打击,称其“来无影,去无踪,如鬼魅附骨”。

更有几支试图靠近新城窥探营垒的百人队,在进入一片看似平静的谷地后,突然间,天空中传来令人头皮发麻的尖啸!紧接着,便是地动山摇般的巨响与冲天而起的烟尘!碗口大的石块(训练用,但声势骇人)如同冰雹般砸落,伴随着一种会剧烈燃烧、迸射铁片的可怕陶罐(模拟火雷弹),瞬间将谷地化作炼狱。伤亡惨重,溃逃回来的士卒大多精神恍惚,口中只会喃喃重复着“雷公发怒”、“天罚”等词语。

种种匪夷所思的遭遇,通过雪片般的军报汇聚到曹仁和徐晃的案头,让这两位久经沙场的名将眉头紧锁,心中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他们意识到,林凡的军队,似乎真的掌握了一种迥异于传统的、超乎他们理解范畴的作战方式。

“不能再等了!”曹仁将一份最新的斥候伤亡报告重重拍在案上,脸色铁青,“如此被动接打,士气迟早崩溃!必须主动出击,哪怕只是试探,也要亲眼看看,这林凡的军队,究竟是不是三头六臂!”

徐晃沉吟片刻,稳重如他也点了点头:“子孝所言甚是。一味龟缩,非但完不成魏王探查之命,更会助长敌军气焰。当派一支精锐,规模适中,直逼其新城营垒,迫其主力出战!即便不胜,也要摸清其虚实战法!”

计议已定,一场旨在“窥探”的有限进攻,就此拉开序幕。

**兵临城下,壁垒森严**

三日后,一支由徐晃亲自率领的,包含三千精锐步卒、一千弓弩手、五百骑兵,并辅以上千民夫携带攻城器械的混合部队,浩浩荡荡开出宛城,沿着修缮过的官道,南下直扑新城。

与此同时,新城,竟陵北线防御核心。

得到“暗羽”提前预警的魏延,非但没有紧张,反而咧嘴露出了兴奋的笑容。他摩拳擦掌,对副将道:“等了这么久,曹仁这老乌龟总算肯把头伸出来了!正好,拿徐晃这支兵,给咱们的‘合成营’和新家伙们开开荤,也让主公看看,咱们这几个月没白练!”

他立刻下令:“命‘锐士’第一合成营,进入一号预设防御阵地!‘磐石’重步营于左翼丘陵埋伏,‘烈风’弩兵营于右翼林地隐蔽,‘雷火’炮兵队按预定坐标,进入发射阵地!骑兵游弋待命!各部严格依新式操典行动,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许擅自出击!”

命令下达,整个新城防区如同一台精密的机器,高效而无声地运转起来。与曹军旌旗招展、鼓噪而进的传统行军模式截然不同,竟陵军的调动充满了隐蔽与算计。

徐晃率军谨慎推进,沿途并未遭遇想象中的层层阻击,这让他心中那股不安感愈发强烈。当他终于能够望见新城那明显经过加固、并延伸出诸多奇异土木工事(棱堡雏形、壕沟体系)的城墙时,更觉诡异。城头上旗帜不多,守军看似稀疏,但一股无形的杀气却弥漫在空气之中。

他下令部队在城外三里处,一处相对开阔的地带列阵。盾牌手在前,长枪兵次之,弓弩手压住阵脚,骑兵护住两翼,民夫开始组装云梯、冲车等攻城器械。一切步骤,都符合这个时代最标准的攻城前奏。

然而,他并不知道,自己以及麾下这近五千人马,已然完全暴露在竟陵军精心编织的火力网之下。

**雷霆初响,炼狱之门**

魏延站在新城城墙经过加固的指挥塔楼内,透过预留的观察孔,冷静地俯瞰着正在列阵的曹军。他手中拿着一份由参谋人员快速计算出的敌军阵型分布图。

“目标,敌弓弩手集群,距离二百八十步,风向东南,风力二级……‘雷火’队,三发急促射,放!”魏延的声音通过改良的传声筒,清晰地传达到后方隐蔽阵地。

没有预兆,没有警告!

“轰隆——!!!”

“轰隆——!!!”

“轰隆——!!!”

如同夏日闷雷骤然炸响,却又密集得多!来自曹军侧翼数百步外的丘陵后方,十数枚黑点带着凄厉的尖啸,划破晴朗的天空,以肉眼难以捕捉的速度,狠狠地砸向了曹军刚刚列阵完毕的弓弩手区域!

徐晃瞳孔骤然收缩,他甚至来不及发出警告!

“砰!”“咔嚓!”“轰!”

石弹落地!虽然不是真实弹丸,但沉重的训练用石弹(内部灌铅增重)携带着巨大的动能,砸入密集的人群中,瞬间就是一片人仰马翻,筋骨断裂之声不绝于耳!一枚石弹甚至直接命中了一架正在组装的井阑,木屑纷飞,结构崩塌!更有模拟的“火雷弹”炸开,彩色烟幕弥漫,进一步加剧了混乱!

仅仅一轮齐射,曹军弓弩手阵地已然一片狼藉,死伤惨重,建制被打乱,幸存的弩手惊恐地四散奔逃,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反击!

“这是什么?!!”徐晃又惊又怒,他征战半生,从未见过射程如此之远、威力如此集中、且来自视线之外的攻击!“是投石机?不可能!哪有这样的投石机?!”

还未等他做出反应,第二波打击接踵而至!

这一次,是来自正面!

隐匿在壕沟和新式掩体后的“锐士营”弩手们,接到了自由射击的命令。他们使用的是经过进一步改良、射程和精度更高的“元戎2型”弩!

“嘣!嘣!嘣!”

机械弹动之声如同死神的絮语,密集得令人头皮发麻!数百支弩箭如同飞蝗般,从曹军根本看不到的射击孔中激射而出,跨越近三百步的距离,精准地覆盖了曹军前阵的盾牌手和长枪兵!

“笃笃笃笃!”

箭矢撞击盾牌的声音如同暴雨击打荷叶!然而,曹军士卒惊恐地发现,他们赖以生存的蒙皮木盾,在这恐怖的弩箭面前,如同纸糊一般!锋利的破甲三棱铁镞轻易地撕裂盾面,穿透铠甲,将后面的士卒钉死在地上!阵型瞬间出现了数个缺口!

“结阵!顶住!骑兵!从两翼绕过去,找到他们的弩手!拔掉他们!”徐晃毕竟是宿将,强压下心中的骇然,声嘶力竭地试图稳住阵脚,并派出骑兵试图反击。

然而,他的命令刚刚出口,第三波打击,如同早已计算好一般,降临了!

部署在左右两翼的“磐石”重步营和“烈风”弩兵营,同时从隐蔽处现身!“磐石”营的重步兵如同移动的钢铁城墙,死死堵住了曹军骑兵试图迂回的通道;“烈风”营的弩手则进行交叉侧射,更加致命的弩箭从侧面射入曹军已然混乱的阵型,造成了恐怖的杀伤效果。

曹军骑兵在狭窄的地形下,面对严阵以待的重步兵和来自侧翼的弩箭覆盖,冲锋变成了自杀,人仰马翻,损失惨重。

进攻?连敌人的边都没摸到!防守?敌人的打击来自四面八方,根本无法防御!撤退?在如此密集的火力下转身,无异于将后背彻底暴露给死神!

徐晃看着眼前这如同炼狱般的景象,看着麾下英勇的士卒如同麦秆般一片片倒下,却连敌人的主力在哪里都找不到,一股冰冷的绝望瞬间攫住了他的心脏。他引以为傲的军事经验和指挥艺术,在这完全不对等的战争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鸣金!收兵!快!!”徐晃几乎是吼出了这道命令,声音中带着他自己都未察觉的颤抖。

尖锐的金钲声响起,早已魂飞魄散的曹军如同听到了赦令,丢盔弃甲,争先恐后地向后溃逃,只留下满地狼藉的尸体、哀嚎的伤员和破损的军械。

**初战告捷,震撼北地**

新城城头,魏延看着如同潮水般退去的曹军,脸上并没有多少喜悦,反而带着一种理所应当的平静。他转身对书记官道:“记录:建安十九年夏五月,魏将徐晃率步骑五千来犯,我‘锐士’、‘磐石’、‘烈风’、‘雷火’诸营依新法迎击,于阵地前予敌重创,初步估算,毙伤敌逾千,毁其攻城器械若干,我军伤亡……轻微。敌溃退,未敢追袭。”

“轻微”二字,他咬得格外清晰。

此战,规模不大,时间不长,却如同一场震撼的实战检验。竟陵的新式军制、新式装备、新式战术,第一次在曹魏精锐面前,展露出了其狰狞的獠牙。远程火力碾压、步弩炮协同、隐蔽工事运用……这些全新的战争要素,组合成了曹军完全无法理解的杀戮机器。

消息传回宛城,曹仁看着狼狈不堪、犹自心有余悸的徐晃,听着他那带着屈辱与惊骇的战况描述,久久无言。他默默地走到城头,望向南方,那个曾经他并不十分在意的对手方向,第一次感受到了彻骨的寒意。

而这份伴随着详细战报的寒意,也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被飞速送往邺城,送到了魏王曹操的案头。

宛城烽烟,以其短暂而惨烈的方式,昭告天下:战争的形式,已然改变。旧时代的坚甲利兵与勇猛战将,在新时代的科技与战术面前,正变得脆弱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