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带着DeepSeek闯大明 > 第140章 铁马冰河入梦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麒麟的怒吼还在西山格物院上空回荡,其带来的澎湃动力已然开始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钢铁造物。在高度保密的西山兵工总厂下属的“特种车辆制造局”内,一场静悄悄的变革正在上演。

原有的“铁甲车”生产线旁,开辟出了一个全新的区域。这里没有蒸汽机驱动的庞大天车和嘈杂的锻锤,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精密的机床和组装台。中央平台上,一个基于“麒麟五号”改进而来的、体积更小、功率达到十八马力的“野牛”式柴油机被牢牢固定。围绕着它,工人们正在紧张地安装着传动轴、变速箱、悬挂系统和履带。

这就是陆军与格物院联合项目组倾力打造的“启明式”突击炮的底盘。它放弃了铁甲车庞大的运兵功能,专注于火力与机动。低矮的底盘,倾斜的正面装甲,以及那台咆哮的“心脏”,无不彰显着其进攻性的设计理念。

在另一个车间,一种更为小巧灵活的车辆也已初具雏形——“猎犬”式通用运输车。它采用轮式设计,结构相对简单,同样由一台小型柴油机驱动,拥有一个开放的货斗,设计目标是为步兵部队提供弹药补给、伤员后送和人员短途机动能力。

负责监造的总工程师,是王铁柱的得意弟子,名叫石敢当。他抚摸着“启明式”那冰冷的装甲,对前来视察的赵胜和几位陆军高级将领介绍道:“将军,根据设计,‘启明式’突击炮全重约八吨,公路最大时速可达三十公里,越野时速也能保持在十五公里以上。主要武器为一门75毫米短管榴弹炮,置于封闭式旋转炮塔内,另配一挺同轴机枪。其机动性和火力,将远超以往任何铁甲车!”

赵胜看着那尚未安装炮塔的底盘,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好!这东西要是成了,咱们陆军就真长了飞毛腿了!再也不用被铁路线拴着脖子打仗!什么时候能进行测试?”

“底盘和动力系统测试已经完成,就等炮塔和主炮就位了。预计下个月可以进行全系统整合测试。”石敢当信心满满地回答。

“抓紧!”赵胜拍了拍他的肩膀,“执政官和全军都在等着看这‘铁马’的表现!”

与此同时,在海军造船厂的干船坞内,围绕着新动力的变革同样如火如荼。一艘名为“飞鱼”号的试验艇正在接受最后的舾装。它与传统的明轮或螺旋桨推进船只截然不同,尾部安装了一个完全沉浸在水下的螺旋桨,通过一根长长的传动轴与舱室内一台紧凑的二十马力柴油机相连。

“徐司令,您看,”造船总工程师向徐宏祖介绍,“采用水下螺旋桨推进,效率远高于明轮,尤其在风浪中更为稳定。这台‘海狮’式柴油机,重量和体积只有同马力蒸汽机组的三分之一,省出的空间可以装载更多燃料和弹药。‘飞鱼号’的设计航速,预计能达到惊人的十六节!”

徐宏祖看着那流畅的艇身和独特的推进方式,满意地点点头:“很好!这是未来舰船的方向!等‘飞鱼号’海试成功,立刻将技术应用到新设计的护卫舰和鱼雷艇上!我们要让联邦海军,不仅拥有最厚的装甲和最利的炮,还要拥有最快的速度!”

就在陆海军为新装备心潮澎湃之际,林枫在执政官府邸的密室内,对着“知微”的屏幕,下达了更为前瞻的指令。

“知微,调出‘麒麟五号’及衍生型号的全部性能数据,结合现有材料学和加工水平,进行以下推演:

第一,设计一款重量不超过五吨,拥有基本装甲防护,主要武器为机枪或小口径机炮,可用于侦察、联络和快速突击的轻型战斗车辆。

第二,推演将柴油机功率提升至一百马力以上的技术路径与时间表。

第三,基于现有内燃机技术,开始初步的空气动力学与飞行器可行性研究。”

屏幕上数据飞速流动,冰冷的电子音回应:“指令已接受,推演开始……根据现有数据模型,轻型战斗车辆(暂命名‘哨兵’)概念设计预计可在七日内完成……柴油机功率提升至一百马力,涉及材料与增压技术,预计需二十四至三十六个月……初步空气动力学模型建立中,警告:当前材料与技术储备,不足以支持实用化重于空气飞行器,建议优先发展飞艇技术……”

林枫看着“飞行器”那几个字,眼神悠远。铁马即将奔驰,而翱翔天空的梦想,也该开始播种了。

麒麟的怒吼,不仅惊醒了旧时代的迷梦,更将一个个曾经只存在于幻想中的钢铁身影,带入了联邦即将到来的现实。一个由钢铁、石油和内燃机驱动的全新时代,正伴随着西山的春风,加速驶来。铁马冰河,已不再是梦中之景,而是触手可及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