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古墓迷踪:九域秘辛 > 第97章 地宫入口·佛音试炼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血经带来的震撼与未解之谜,如同冰冷黏稠的墨汁,沉沉地浸染在偏殿内每个人的心头,尤其是那被刻意撕去的几页关键内容,更像是一个无声的嘲讽和警告,幽灵般萦绕不散,预示着前路的莫测与凶险。然而,紧迫的时间如同催命的更鼓,不容他们细细品味这份历史的沉重。赫连部精锐可能正在漫山搜索,东洋人的诡异行踪亦如芒刺在背,这荒废的灵境寺绝非可以安然久留之地。徐逸风强忍着经脉中仍在隐隐作痛的反噬和深入骨髓的疲惫,以刀拄地,艰难却坚定地站起身形。他的目光穿透残破殿门,投向寺外那片愈发晦暗深沉的天光,山雨欲来的压抑感笼罩四野。

“根据血经零散提及的方位暗示,再结合尘影僧前辈临终前的指引,‘净尘墟’的真正入口,极有可能就在这灵境寺后山的塔林深处。”他的声音因虚弱而低沉沙哑,却带着一种经过血火淬炼的、不容置疑的决断力,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敌人不会给我们太多时间,我们必须即刻动身,抢在他们之前找到入口。”

命令既下,众人立刻行动起来,压抑下心中的波澜,开始收拾必要的行装。赵莽的左臂经过夏侯琢的再次精心处理,剧毒已清,伤口也用刮削好的木板和干净布条重新固定包扎妥当,虽然动作依旧僵硬不便,挥刀之力大打折扣,但这员沙场悍将的彪悍之气犹存,紧握朴刀的手稳定有力。陈文小心翼翼地将那卷诡异无比的血经重新用丝绢包裹,郑重放入铜匣,贴身收好,这卷以血写就的皮册无疑是后续深入险境的重要指南,或许其中未被破译的部分还隐藏着关键信息。蔡若兮默默检查着所剩无几的饮水干粮和应急药物,将之分发给众人。而小栓子,依旧沉默地蜷缩在角落阴影里,直到众人准备动身,才默默站起身,低着头,习惯性地跟在队伍最后,只是在他偶尔抬眼望向寺后塔林方向时,那低垂的眼帘下,目光深处会极快地闪过一丝难以捕捉的、与年龄不符的复杂波动,似是忌惮,又似是…某种隐秘的期待。

灵境寺后的塔林,比之前殿及院落更为荒凉破败,死寂得令人心悸。数十座由青石或砖块垒砌的僧塔高低错落,如同一片沉寂的墓碑之林,大多残损不堪,或倾斜欲坠,或半壁坍塌,覆满了厚厚的墨绿色青苔和枯死发黑的藤蔓,无声地诉说着昔日香火鼎盛与如今彻底的衰亡没落。山风穿过塔林密集的缝隙,发出忽高忽低、如同冤魂呜咽般的尖啸声响,卷起地上的枯枝败叶打着旋,更添几分阴森诡谲之气。空气中弥漫着陈年腐木和湿土的气息,阳光似乎难以穿透这片区域的阴霾。

徐逸风手持那枚来自祁连山深渊的黑色“镇渊石”,凭借其与地脉气机那玄之又玄的微弱感应,引领着众人在迷宫般杂乱无章的塔林中谨慎穿行。黑石在他掌心时而传来一丝若有若无的温热,时而又变得冰寒刺骨,微妙地指示着地底气机流动的异常节点。众人的脚步踩在厚厚的落叶和碎砖石上,发出“沙沙”的声响,在这片死寂中显得格外清晰,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历史的心脏上。终于,他们在一座最为高大、却也损毁最为严重的残塔前停下了脚步。此塔基座由巨大的青石条垒砌而成,显得异常坚固,上半截塔身却已完全坍塌,乱石堆积如山,将基座半掩其间。然而,与其他覆满苔藓的塔基不同,这座塔的基座部分,尤其是正面,却显得异乎寻常的“干净”,青石表面光滑,仿佛经常被某种无形的力量拂拭,与周围的破败景象格格不入。

基座正面,深深嵌着一尊半身石刻菩萨像。菩萨的面容早已被数百年的风雨侵蚀和可能的人为破坏磨蚀得模糊难辨,只余下一个慈悲安详的轮廓,但那双结印的手却保存得相对完好,依稀可辨——那是佛教中象征驱散邪魔、安定心神的“降魔印”。菩萨像的底座与巨大塔基的连接处,有一圈极其细微、若非刻意观察绝难发现的缝隙,仿佛并非一体雕成。

“入口的枢机,应该就在这里了。”徐逸风凝神仔细观察着菩萨像和整个基座的结构,眉头微蹙,“但这尊菩萨像…散发出的气息不对,并非单纯的守护之意,更像是一种…筛选,或者说,是进入地宫的第一道考验的起点。大家小心,退后一些。”

他示意众人向后散开,自己则深吸一口气,强压下体内翻腾的气血,凝神静气,将一只手掌缓缓地、轻轻地按在菩萨像结印的双手之间。内力如同涓涓细流,自他掌心微吐,极其谨慎地尝试感应石像内部可能存在的机关枢纽。就在他内力触及石像核心的瞬间,那面目模糊的菩萨像双眼位置,竟毫无征兆地隐隐有微光一闪而逝!那光芒极其短暂,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灵性。同时,伴随着一阵低沉沉闷的“轧轧”声,基座侧面一块看似与周围浑然一体的巨石,竟悄无声息地向内滑开,露出了一个仅容一人弯腰通过的、黑黢黢的狭窄洞口。顿时,一股混合着古老檀香、陈旧尘土气息以及某种难以形容的、带着凉意的异样微风,从洞内深处涌出,拂过众人面颊,带来一阵寒意。

然而,这洞口并非直接通往想象中的宏大地下宫殿,眼前出现的,只是一条向下延伸不过十余丈长的短促甬道。甬道两侧石壁打磨得异常光滑平整,宛如镜面,借着从洞口透入的天光和在洞口点燃的火把光芒,可以清晰地看到,石壁之上,布满了无数细密如蜂巢、排列有序的小孔,密密麻麻,望之令人头皮发麻。

“小心戒备!”徐逸风神色前所未有的凝重,立刻出声警告,“这恐怕就是血经中隐晦提到的‘佛音回廊’!看似距离不长,实则凶险异常。这些孔洞绝非装饰,一旦触发,会发出特定频率的梵音诵经之声,这声音能穿透耳膜,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神意识,诱发心魔幻象!”

仿佛是为了立刻验证他那不祥的预言,徐逸风话音未落,一阵低沉、恢弘、初听庄严肃穆、细辨却夹杂着无数窃窃私语、悲泣哀嚎、诱惑低吟的诡异诵经声,陡然间从两侧光滑石壁上那无数小孔中同时传出!这声音并非震耳欲聋,却仿佛能无视物理阻碍,直接钻进人的脑髓深处,激起最本能的恐惧与混乱。初闻似有高僧梵唱,涤荡心灵,但瞬间便化为勾魂魔音,让人心烦意乱,气血不受控制地翻腾涌动。

徐逸风首当其冲!他本就伤势未愈,心神损耗巨大,如同布满裂痕的瓷器,这诡异的佛音如同一条毒蛇,瞬间钻入裂缝,引燃了他体内压制已久的、源自龙庭之眼的残留煞气以及自身最深的心魔执念。他猛地闷哼一声,脸色瞬间煞白如纸,额角青筋暴起蜿蜒如蚯蚓,眼前幻象丛生,仿佛又回到了祁连山那冰封地狱,巨大的饕餮之影咆哮着扑面而来,冰冷的死亡气息将他紧紧包裹。他甚至能感觉到那凶兽利齿触及皮肤的寒意。

“徐先生!”蔡若兮见状花容失色,惊呼一声,下意识就要上前搀扶。

“别过来!守住心神!”徐逸风从喉咙深处发出一声低吼,猛地咬破舌尖,一股腥甜的铁锈味和尖锐的剧痛刺激着他几乎沉沦的意识,让他瞬间获得了片刻的清醒。他紧紧握住怀中那枚温润的黑石,“镇渊石”适时传来一股温和却坚定的暖流,如同中流砥柱,勉强护住他灵台最后一丝清明。“这梵音直攻心神,能制造逼真幻听幻视!必须心志极度坚定,摒弃杂念!而且……不能乱走,步伐必须要快,要踏准某种特定的韵律!”他强忍着灵魂层面的撕裂痛楚,目光如炬,死死盯住甬道地面。在火把摇曳跳动的光线下,他果然发现,地面上有着极浅极淡、仿佛天然石纹却又隐隐构成莲花花瓣形态的印记,这些印记若隐若现,排列并非直线,而是沿着一条奇异的、蕴含某种玄奥规律的轨迹向前延伸。

“我内力稍强,先行一步,找出安全的步点轨迹!你们仔细听我指令,一步都不能错!”徐逸风知道此刻犹豫就是全军覆没的下场,每多滞留一刻,心神被彻底侵蚀的风险就呈倍增长。他再次深吸一口气,将黑石紧紧贴在眉心,借助其镇守心神之效和自身远超常人的坚韧意志,毅然一步踏出,精准地踩在第一个莲花印记之上。霎时间,甬道内的诡异梵音仿佛找到了集中攻击的目标,如同汹涌的潮水般加倍向他涌来,疯狂冲击着他摇摇欲坠的意志防线。他的身形微微晃动,每一步都如同踩在烧红的烙铁上,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但他眼神锐利如刀,步伐却异常坚定,凭借着对气机轨迹的玄妙感应和对自身心神的强行掌控,一步步向前探索,同时用尽力气,向后方的同伴清晰指出后续的安全落点:“左前方三步,花瓣略宽处!……右侧横移一步,避开裂纹!……径直向前,连踏两个紧邻印记!……”

蔡若兮看着徐逸风在梵音浪潮中艰难前行的背影,心几乎提到了嗓子眼,她努力回忆幼时在西洋学堂里接触过的、关于声音频率和心理生理影响的粗浅学说,试图用理性的分析来对抗本能的恐惧与眩晕。“声音只是空气的物理波动……特定的频率能与人体神经系统产生共振,干扰正常功能……保持呼吸平稳深长,意念集中,想象坚固的屏障……”她不断在心中默念,努力稳定自己也开始泛起涟漪的心神,同时看到身旁学识渊博但体质文弱的陈文已是脸色发青,呼吸急促,明显受到了强烈影响,连忙伸手扶住他胳膊,低声在他耳边重复徐逸风的步点指令,并用坚定的眼神给予他支持。

另一侧,夏侯琢尝试用随身携带的、用于处理伤口的干净棉花紧紧塞住双耳,然后气沉丹田,施展精妙轻功,身形如烟,试图以极限速度强行掠过这段不长的回廊。然而,那诡异的梵音竟似能完全无视物理隔绝,直接在他脑海深处响起,而且因为他速度过快,未能精准踏在那些蕴含着规律、能够一定程度抵消或引导音波的特殊莲花步点上,导致无形的音波攻击反而更加强烈集中,眼前瞬间幻象频生,仿佛有无数妖娆鬼影缠绕拉扯,耳边尽是诱惑与诅咒之语,吓得他冷汗涔涔,赶紧一个鹞子翻身,狼狈地退回起点,心有余悸地拍着胸口:“这鬼声音真他娘的邪门!塞住耳朵根本没用!反而跑得快死得更快!必须得按逸风兄说的步子来!”

而团队中意志最为直率刚猛的赵莽,此刻却陷入了最大的危机。那蕴含着无数杂念魔音的诵经声,毫无阻碍地穿透了他外在的强悍,直接勾起了他心底埋藏最深、最不愿触及的血色梦魇——多年前那场惨烈到极致、几乎全军覆没的边关守城之战。死去的同袍兄弟一个个在他眼前重现,个个浑身浴血,肢体残缺,围绕着他,用空洞的眼神质问他为何独活,为何未能带他们回家。赵莽双目瞬间赤红如血,呼吸变得如同拉风箱般粗重,口中发出受伤野兽般的痛苦低吼,额头上血管虬结,猛地抽出那柄饱饮敌血的沉重朴刀,不管不顾地就要向两侧石壁上那些不断发出“妖言惑众”之声的小孔疯狂砍去!“闭嘴!都给老子闭嘴!我砍了你们这些妖孽!”

“赵莽!快醒醒!那是幻象!”夏侯琢见势不妙,脸色骤变,深知若让他砍中石壁,不知会引发何种可怕反噬。他眼疾手快,话音未落,数枚细如牛毛的银针已激射而出,精准无比地刺入赵莽颈后“风池”、“天柱”以及臂上“曲池”等几处有镇定安神之效的要穴。赵莽狂猛的动作顿时一僵,澎湃的狂躁之气为之一滞,但眼神依旧混乱不堪,充满了痛苦与暴戾,显然并未完全清醒。此时,已艰难行至回廊尽头的徐逸风见状,心急如焚,急忙用尽力气高声呼喊,将后续正确的步点轨迹清晰地传回。夏侯琢与勉强稳住心神的蔡若兮对视一眼,立刻合力,一左一右,半拖半扶,几乎是架起暂时因穴道受制而失去大部分自主行动能力的赵莽,依照徐逸风远处传来的指示,一步步、艰难万分地踏着特定的莲花印记,踉踉跄跄地将这员陷入魔障的悍将拖过了这段凶险无比的佛音回廊。

然而,在整个过程中,最令人意外乃至心生疑窦的,却是小栓子。自那诡异佛音响起之初,他就吓得小脸煞白无色,双手死死地捂着耳朵,整个人蜷缩起来,低着头,嘴里不停地念念有词,声音含糊颤抖,像是在进行某种害怕到极点的祈祷或哭诉。他看起来完全是一副被吓坏了的孩童模样,脚步跌跌撞撞,身形摇摆不定,仿佛随时都会摔倒。但就是在这看似毫无章法的移动中,每一次看似无意的落脚,却都“恰好”、分毫不差地踩在徐逸风先前指出、或蔡若兮他们正在踩踏的安全步点上。甚至有一次,蔡若兮因担忧赵莽状况而心神稍分,脚下差点踏错方位,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小栓子恰好“无意”地被地上的一块凸起绊了一下,小小的身子一个趔趄,恰好撞在了蔡若兮的腿侧,让她踉跄一步,阴差阳错地踩回了正确的莲花印记。他就这样,在整个过程中,看起来惊险万分、实则精准无比地,几乎是紧贴着蔡若兮他们后面,轻松地“晃”过了这段连夏侯琢都感到棘手、赵莽更是几乎沉沦的凶险回廊。

一行人终于全部越过回廊,那恼人心智、诡异无比的梵音骤然消失,仿佛刚才的一切都只是一场集体噩梦。劫后余生的众人几乎同时瘫坐在地,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除了心智毅力超乎常人的徐逸风,个个都是脸色发白,冷汗浸湿了内衫,心有余悸地回望着那段看似平静、却暗藏杀机的甬道。赵莽在夏侯琢熟练的推拿活血手法下,渐渐恢复了神智,回想起刚才自己所见所闻的恐怖幻象,这位铁打的汉子虎目之中也不禁含着一丝难以磨灭的痛苦与深深的愧疚,拳头攥得咯咯作响。

夏侯琢一边掏着耳朵,试图驱散那仿佛仍残留在脑海深处的嗡鸣感,一边苦中作乐,试图活跃一下凝固的气氛:“这地方,以后要是哪个戏班子缺背景音,来这儿录一段准保热闹,锣鼓家伙什都省了,光这玩意儿就能唱全本《目连救母》外带《十八层地狱游》……”

然而,这片刻的轻松与喘息只是暴风雨前短暂的平静。佛音回廊的尽头,并非他们预想中的地宫大殿或开阔空间,而是一面光滑如镜、浑然一体的巨大石壁,严严实实地挡住了所有去路。这石壁材质奇异,触手冰凉坚硬,找不到任何一丝缝隙、凸起或者类似机关按钮的痕迹,仿佛是天成的一块巨岩。只在石壁正中央的位置,刻着一个淡淡的、几乎与石壁本身颜色融为一体的“卍”字符号,若不仔细观看,极易忽略。

徐逸风走到石壁前,伸出手指轻轻触摸那个古老的符号,感受着其上传来的一丝微不可察的、难以言喻的能量波动。他回想起尘影僧临终模糊的暗示以及血经中提及的只言片语,沉声道:“‘无相门’……血经中提到过这个名字。此门非金铁之力可强行破开,据说需以心经感悟,心性通透澄澈,摒除一切杂念妄执,方能如明镜映物,在其上映照出真正的门户。”

新的、更加玄奥莫测的考验,已然无声无息地降临。地宫的秘密,依旧隐藏在深深的迷雾之后。

(第97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