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宋骑天下 > 第134章 捷报震京 举国若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幽州光复、耶律大石北遁的捷报,由北征行营参谋司以八百里加急的最快速度,一路换马不换人,沿着新修的驿道,如同燎原的星火,飞速传向南方。

当那风尘仆仆、背后插着三根代表最紧急军情红色翎羽的信使,在初冬的寒风中纵马冲入汴京巍峨的城门,用尽最后力气高喊出“幽州大捷!燕云光复!”时,整个东京城,仿佛被投入滚油的冷水,瞬间沸腾了!

消息最先传入大内。垂拱殿内,太子赵桓正与监国辅政的李纲、白时中等大臣议事,虽表面镇定,但眉宇间难掩对北疆战事的隐忧。当内侍几乎是连滚爬爬地冲入殿中,带着哭腔喊出捷报时,赵桓猛地从御座旁站起身,因过于激动,甚至碰翻了案几上的茶盏。

“当真?!幽州……真的收复了?!” 太子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

“千真万确!殿下!种帅已率军入城,耶律大石已北遁!燕云十六州,尽归版图!” 信使跪在地上,双手高高举起装有捷报的鎏金木匣。

李纲接过木匣,双手亦微微发颤,他深吸一口气,打开木匣,迅速浏览那由种师中与赵佶共同签押的捷报,随即面向殿内所有屏息凝神的大臣,朗声宣告,声音洪亮而激动:“殿下!诸公!幽州确已克复!燕云故土,自石晋沦丧,历一百八十余载,今日……重归华夏!”

殿内先是一寂,随即爆发出震天的欢呼与感慨!许多老臣更是热泪纵横,不能自已。白时中撩袍跪倒,声音哽咽:“列祖列宗在上!此乃不世之功,陛下神武,天佑大宋啊!”

赵桓亦是眼圈发红,连声道:“好!好!速将此事禀报后宫,告知母后及诸位娘娘!全城张贴告示,与民同庆!”

后宫之中,气氛更是从长久的压抑担忧,瞬间化为狂喜的海洋。坤宁殿内,郑皇后正手持佛珠,默默为北伐将士和皇帝祈福。当宫女跌跌撞撞进来报喜时,她手中的佛珠“啪”地一声掉在地上,整个人怔住,随即,两行清泪顺着端庄的脸颊滑落,那是喜悦与释然的泪水。“苍天庇佑……列祖列宗庇佑……官家……官家平安……”她双手合十,喃喃自语,许久才在宫女的搀扶下起身,吩咐道:“快,准备香案,本宫要亲往大相国寺还愿!”

刘贵妃反应则更为直接热烈。她正对镜梳妆,听闻捷报,先是一愣,随即猛地将手中玉梳拍在妆台上,霍然起身,脸上绽放出明媚照人的笑容,对左右宫人笑道:“本宫就知道!官家洪福齐天,必能马到成功!快,把宫里最好的金橘、香橙都拿出来,分赏下去!今日阖宫同喜!” 她心中盘算的,自然是皇帝凯旋后,自己的恩宠是否能更上一层。

而被留在宫中的张充容、李婕妤等人,亦是喜极而泣,相互道贺,悬了数月的心终于落下,开始期盼着大军凯旋的日子。

捷报以皇榜的形式,迅速贴满了汴京各大街口。识字的人大声念诵着榜文,每念一句,周围便爆发出震天的叫好声和欢呼声!

“光复幽州啦!”

“燕云十六州回来啦!”

“陛下万岁!大宋万胜!”

欢呼声如同海啸,从御街开始,迅速席卷整个东京城。酒楼茶肆的客人纷纷涌上街头,商户们自发地将店中的彩绸、布匹悬挂出来,一时间,整座城市仿佛披上了节日的盛装。小贩们停止了叫卖,工匠们放下了工具,学堂里的蒙童也被先生允许放假,所有人都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之中。

瓦舍勾栏里的艺人反应最快,立刻编出了赞颂北伐大捷、皇帝英明神武的新段子,就地开演,引来里三层外三层的围观,喝彩声一浪高过一浪。

“樊楼”、“遇仙正店”等各大正店,当即宣布酒水半价,甚至免费,与民同庆!无数的百姓自发地涌上街头,相互道贺,许多人家开始焚香祭祖,告慰先人。

更有激动的太学生和年轻士子,聚集在宫门外,齐声高呼“陛下万岁”、“大宋中兴”,声震云霄。整个汴京城,陷入了一场自开国以来都极为罕见的、自发性的全民狂欢之中。一百八十年的屈辱与期盼,在这一刻化作了最炽热的情感,喷薄而出。

在这普天同庆的狂热之下,亦有冷静的目光。东宫之内,赵桓在最初的激动过后,看向李纲:“李相,燕云虽复,然百废待兴,后续安抚、驻防、治理,千头万绪……”

李纲捻须,眼中虽有喜色,但更多是沉甸甸的责任:“殿下所言极是。光复不易,守成更难。陛下即将班师,届时,如何安置有功将士,如何治理新附之民,如何应对北面金人之势,皆是迫在眉睫之事。臣等需早作筹谋。”

而在欢庆的人群之外,皇城司的探马依旧在默默传递着各方消息。北方的金国,对这场足以改变天下格局的大捷,会做出何种反应?那暂时蛰伏的猛虎,是否会因宋国的强势崛起而感到不安,继而提前亮出獠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