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爱子心切?

皇太极的眼神闪动了一下。

他没有立刻发作,而是转向一旁的侍卫。

“人,找到了吗?”

侍卫躬身回答:“回汗王,两位小贝勒都已找到,只是……都被白杆兵的长枪所伤,伤势不轻,已送回后营救治。”

听到儿子性命无忧,阿巴泰身体一软,随即又挺直了腰杆,准备迎接皇太极的雷霆之怒。

皇太极沉默了。

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目光久久停留在“广渠门”三个字上。

许久,他才缓缓问道:“雅松,那支白杆兵,主帅是谁?”

一个通晓汉情的将领出列,恭敬地回答:“回大汗,旗上一个‘秦’字,帅帐前问了明军的俘虏,领兵的,是四川石砫的女总兵,秦良玉。”

“秦良玉……”

皇太极咀嚼着这个名字,记忆深处,一段血色的往事被唤醒。

“浑河血战……又是川兵。”

他幽幽一叹。

那一战,数千川兵与数万八旗军血战,虽全军覆没,却也让后金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川兵的悍勇,自那时起,便深深刻在了每一个八旗将领的心中。

“也罢。”

皇太极转过身,重新坐下,语气恢复了平静。

“此战之败,非你一人之过。袁崇焕拼死决战,秦良玉侧翼突袭,皆是劲敌。你虽有过,却非临阵脱逃,暂且记下,戴罪立功吧。”

“谢汗王不杀之恩!”

阿巴泰如蒙大赦,连连叩首。

阿济格忍不住开口:“大汗,就这么算了?此乃我八旗入关以来,野战之中,前所未有之大败!”

皇太极看了他一眼,眼神深邃。

“败了,就是败了。再打下去,就算能胜,也是惨胜。各路明军援兵将至,我大军孤悬于此,拖不起了。”

他一锤定音。

“传令下去,三日后,全军拔营,撤兵!”

“大汗!”阿巴泰急了,他需要一场胜利来洗刷耻辱,“末将愿为先锋,再与袁崇焕决一死战!”

皇太极摆了摆手,撤兵之意已决。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范文程,上前一步。

“大汗,撤兵,可以。但就这么灰溜溜地走了,岂非堕了我大金的威名?”

他的脸上,挂着一丝成竹在胸的微笑。

“袁崇焕虽胜,但其根基,在于明国皇帝的信任。若这份信任没了呢?”

皇太极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范文程不紧不慢地继续说道:“臣听说,前几日宁完我参将,在营外抓了两个明宫的太监?”

皇太极心领神会,嘴角勾起一抹残忍而快意的弧度。

他知道,范文程这条毒计,比千军万马,更能要了袁崇焕的命。

“好。”

皇太极看向范文程,眼神中满是赞许。

“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

“本汗要让那崇祯皇帝,亲手砍了自己最得力的臂膀!”

君臣尽欢,其乐融融。

没有人看到,信任的裂痕,已在歌舞升平之下,悄然蔓延。

而真正的祸根,正在几十里外的后金大营里,生根发芽。

是夜。

后金大营一处偏僻的帐篷里。

被俘的明宫太监张春和刘茂扬,正蜷缩在角落,瑟瑟发抖。

忽然,帐外传来一阵喧哗。

是几个喝醉了的后金将领,勾肩搭背,大着舌头在说话。

“他娘的!今天打得真憋屈!要不是……要不是汗王和那袁蛮子有约在先,老子非得宰了他!”

“小声点!这事能乱说?听说汗王答应了,只要袁崇焕献出北京城,就封他做王,还把……把咱们抢来的财宝女人,分他一半!”

“真的假的?那咱们不是白打了?”

“谁说不是呢!这袁崇焕,看着浓眉大眼,没想到也是个卖主求荣的狗东西!”

醉汉们的脚步声渐渐远去。

帐篷内,张春和刘茂扬对视一眼,彼此都看到了对方眼中那无边的恐惧与震惊。

袁崇焕……与鞑子有密约?!

就在这时,看守他们的那个后金士兵,似乎也喝多了,摇摇晃晃地走进来,将一壶酒往地上一扔,便靠着帐篷柱子,发出了震天的鼾声。

机会!

张春和刘茂扬的心,狂跳起来。

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蹑手蹑脚地爬出帐篷。

夜色如墨,正是逃跑的最好掩护。

他们不敢走大路,专挑阴暗的角落,连滚带爬,如同两只惊惶的老鼠,拼尽了全身的力气,向着北京城的方向,狂奔而去。

他们并不知道,在他们身后不远处的高坡上。

范文程正负手而立,静静地看着那两个消失在黑暗中的身影,嘴角露出一丝冰冷的笑意。

鱼儿,上钩了。

......

紫禁城,皇极殿。

广渠门大捷的消息,如同春风,吹散了笼罩在京师上空数日的阴霾。

崇祯皇帝朱由检龙颜大悦,一扫连日来的颓唐与焦虑。

当须发斑白,却依旧身姿挺拔的秦良玉,身着素服,步入大殿时,崇祯甚至亲自走下御阶相迎。

“末将秦良玉,护驾来迟,致使圣上蒙尘,罪该万死!”

这位戎马一生,令无数男儿汗颜的女将军,此刻却双膝跪地,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她不是为战功,而是为自己未能早一刻抵达京师,让皇帝受惊而请罪。

崇祯深受感动,亲手将她扶起。

“老将军何罪之有!你散尽家财,千里驰援,忠勇可嘉,乃我大明之柱石!朕心甚慰!”

崇祯的眼中,满是真诚的赞许与倚重。

他当即下旨。

“册封秦良玉为一品诰命夫人,加封少保,官衔太子太保!”

“赐彩币羊酒,犒赏三军!”

殿内群臣,山呼万岁,一片歌功颂德之声。

然而,在赏赐之后,崇祯话锋一转。

“秦将军所部白杆兵,长途跋涉,又经历大战,已是人困马乏。朕已命人于外城,为将士们备下营房,好生休整。”

他顿了顿,语气温和,却不容置疑。

“至于秦将军,朕另在内城,为将军赐下一座府邸。将军年事已高,不必再随军劳顿,可安心在府内休养,朕也好时时请教。”

此言一出,秦良玉苍老的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错愕。

将帅分离。

这是兵家大忌。

更是帝王心术。

皇帝信任她的忠诚,却又本能地忌惮她手中那支战力强悍的私兵。

秦良玉心中涌起一股难言的悲凉,但她什么也没说,只是躬身叩首。

“臣,谢陛下隆恩。”

崇祯满意地点了点头,他要的,就是这份绝对的顺从。

兴之所至,他甚至亲笔挥毫,写下四首诗,褒奖秦良玉的功绩。

“学就西川八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

“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