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 > 第72章 暗账现形,雷霆将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2章 暗账现形,雷霆将至

立政殿偏殿内,烛火摇曳。崔芷柔的目光凝在手中一本毫不起眼的《内府杂项支用录》上。这本册子记录的多是些零碎开销,如宫灯修缮、花木更换等,混杂在大量类似簿册中,极易被忽略。然而,在核对一批江南贡缎入库与赏赐出库的细微差异时,她发现其中一页的墨迹似乎比其他页略深,且装订线附近的纸张有轻微磨损。

心中一动,她取来清水与细棉布,极小心地在那页纸背湿润、按压。渐渐地,一行行原本无色、需特定角度光线下才能隐约看到的字迹,在纸背透现出来——是矾书!

这些隐藏的记录,并非正式账目,而是一笔笔简洁到近乎暗语的往来:

“苏三,锦百,兑千五。”

“杭茶,特三十,兑九百。”

“润苑,支二百,转扬。”

……

后面大多跟着一个简略的日期,以及一个看似随意的符号。其中,“苏三”、“杭茶”、“润苑”显然分别指代苏州锦缎、杭州茶叶和润州别苑事宜,而“兑”后面的数字,极可能是实际交易或转移的银钱数目,远低于官方账面的价格。“转扬”则与李恪之前提到的扬州钱庄隐隐对应。

这竟是一本记录真实贪墨数额与流向的暗账!记录的笔迹虽刻意扭曲,但崔芷柔比对过宫中存档的诸多文书,隐约觉得其中一些字的起笔落势,与那位掌管库房钥匙的周姓女官(王内侍的干女儿)处理日常文书时的笔触,有几分相似。

她强压下心中的震动,不动声色地将这本《内府杂项支用录》混入已核查无误、准备归还的簿册之中,却暗中记下了其编号与隐藏内容的关键部分。她未立刻禀报李恪,而是命心腹宫女,以“核查库房日常用度”为由,调阅了近半年来尚宫局库房的日常出入记录、以及那位周姓女官经手的所有单据存根。

她要找到更直接的关联,将这暗账与具体的人、具体的物证牢牢锁在一起。

就在崔芷柔于宫内步步紧逼之时,宫外的玄影也取得了突破。他们暗中控制了与宦官张德贵往来密切的那位杭州籍致仕官员的家仆,从其口中得知,张德贵不仅帮忙抬高宫中所购茶叶价格,还利用职务之便,将一些本应入库的“特供”茶叶,直接转运至其亲戚在长安经营的茶楼售卖,牟取暴利。而这茶楼的背后,似乎还有一位朝中官员的影子。

同时,扬州那边也传来消息,那家接收了“润州别苑维护费”的神秘钱庄,近期与几位江南籍京官的家人,有数额不小的资金往来。

所有的线索,如同无数条溪流,开始汇向几个明确的名字和方向。

李恪在两仪殿中,听着玄影的禀报,看着案头崔芷柔最新送来的、关于暗账发现及库房记录初步比对结果的密报,眼神已然冰冷如铁。证据链正在迅速完善,那张曾经模糊的巨网,此刻已清晰地显露出几个关键的节点。

“陛下,是否收网?”玄影统领请示道。眼下已掌握了部分实证,足以对张德贵、周姓女官,以及几位牵扯其中的中低层官员动手。

李恪却摇了摇头:“再等等。小虾米惊了,后面的大鱼就会缩回去。”他的指尖在崔芷柔密报中提到的“转扬”二字上敲了敲,“关键是扬州的钱庄,以及……他们背后真正的主人。朕要看看,这些银子,最终都流向了谁的荷包。”

他下令:“加强对张德贵、周姓女官的监视,务必掌握他们与外界联络的所有渠道和内容。对扬州钱庄,给朕撬开它的嘴,弄清楚到底是谁在操控。江南那边,告诉李积,可以适当施加更大压力,逼迫他们自乱阵脚。”

“是!”

命令下达,无形的网收得更紧。长安城内,某些府邸的灯火,也亮得愈发久了。

崔芷柔很快察觉到,那位周姓女官似乎有些心神不宁,几次在交接文书时出了小差错,眼神也时常飘忽不定。库房的日常巡查似乎也严密了些。

她知道,这是对方感知到了危险。她更加谨慎,将后续的核查完全转入地下,通过绝对可靠的宫女传递信息,自己则依旧每日处理着皇后分内的宫务,赏花、品茶,仿佛一切如常。

风暴来临前的平静,最是压抑。空气中仿佛弥漫着无形的硝烟。

立政殿内,崔芷柔抚摸着那盆罗汉松苍劲的枝干,目光沉静。她知道,李恪正在下一盘大棋,而她递出的那本暗账,或许就是打破僵局的关键一子。

雷霆将至,暗账已现形。

只待东风起,便可涤荡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