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 > 第74章 雷霆万钧,三线收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4章 雷霆万钧,三线收网

李恪的怒火,如同压抑已久的火山,一朝喷发,便带着焚尽一切的决绝。命令既下,整个帝国的暴力机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起来。

长安,宫闱之内。

宦官张德贵尚未来得及销毁最后几封与宫外往来的密信,便被如狼似虎的玄影堵在了值房之内。他试图挣扎,尖利的叫喊声尚未出口,便被一记手刀劈晕,如同破麻袋般被拖走。其居所被迅速查封,搜出的不仅有与杭州茶商、致仕官员往来的书信、账目,更有几封指示抬高贡品价格、虚报采买数量的密令,落款处虽无姓名,却盖着一个模糊的、私人性质的印鉴。与此同时,尚宫局内与周姓女官往来密切的数名宦官、女官也被悄然控制,整个内侍省与尚宫局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扬州,运河之畔。

那家名为“通济”的钱庄还在如常营业,掌柜的正在柜台后拨弄着算盘,盘算着近日几笔来自京城和江南的“大生意”。突然,大门被猛地撞开,身着便装却杀气凛然的禁军精锐涌入,不由分说便控制了所有人员,封锁前后门。掌柜的刚想呼喊,一柄冰冷的横刀已架在其脖颈上。“奉旨查案,抗命者,格杀勿论!”账房、库房被瞬间接管,一箱箱账册、凭证被搬出,所有伙计、管事被分别看押。消息被严密封锁,运河上往来的船只,无人知晓这座看似普通的钱庄,已然易主。

江南,禹州堤上。

李积接到了李恪“放手去查,先斩后奏”的密旨,老将军抚须长笑,眼中精光爆射。“陛下圣明!”他当即升帐,不再与郑伦等地方官虚与委蛇,直接以“治河不力、账目不清”为由,将郑伦及数名核心佐官拿下,关入军中大牢。随即,他派兵接管府库、工料场,并以钦差节钺,强行调阅州府所有账册。遇到敢于阻挠或阳奉阴违者,李积毫不客气,当场革职查办,甚至将一名叫嚣着“我乃xx相公门生”的推官,直接绑了扔进溃堤形成的洪涝之中,厉声道:“尔等眼中只有相公,可还有陛下?还有这万千黎民?!”此举极大地震慑了地方官场,一些原本摇摆或被迫同流合污的底层官吏,开始暗中向李积提供线索。

三线并进,势如破竹。

大量的证据如同雪片般汇聚到长安的两仪殿。

从张德贵处搜出的密信,指向了朝中一位以“清流”自居、却与江南利益集团关系匪浅的侍郎。

从扬州“通济”钱庄查获的账册,清晰地记录着数笔来自京城特定官员家族、以及江南官府的巨额资金流入,其用途备注隐晦,却与河工款项、贡品采买等时间点高度吻合。

而李积从江南送回的初步核查结果更是触目惊心:仅禹州一地,近五年被贪墨、挪用的河工款项,竟高达朝廷拨付总额的四成!涉及的不仅是州府官员,更有工部、户部的中层官员为其打掩护、行方便。

一张由地方到中枢,由外朝到内廷,覆盖了河工、贡赋、采买等多个领域的庞大贪腐网络,已清晰地暴露在李恪面前。

立政殿内,防卫森严。崔芷柔并未因之前的毒杀事件而退缩,反而更加沉静。她将暗账的破译结果与玄影、李积送回的证据相互印证,梳理出一条条清晰的钱权交易链条。她发现,那暗账中频繁出现的几个符号,竟与扬州钱庄账册中几个隐秘账户的标记完全一致!

“陛下,”她将整理好的最终条陈呈给李恪,上面罗列了主要涉案人员、贪墨手法、资金流向及关键证据出处,“脉络已清晰,首恶及骨干,皆在其中。”

李恪接过那份沉甸甸的条陈,一页页翻过,脸色平静,唯有眸底深处,是冰封万里的杀意。他轻轻合上条陈,看向殿外漆黑的夜空。

“传旨。”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决定无数人命运的森然威严。

“明日卯时,长安各门封闭,无朕手令,任何人不得出入。”

“百骑司、金吾卫、玄影,按名单拿人。凡涉案官员,无论品级,一律锁拿下狱,查封府邸。”

“通告江南,着李积依名单肃清官场,遇有抵抗,以谋逆论处,可就地正法!”

“昭告天下,详列此番查获之贪腐罪状,以儆效尤!”

他顿了顿,最后看了一眼崔芷柔,语气稍缓:“皇后受惊了。待此事了结,朕,再与你细说。”

崔芷柔微微躬身:“臣妾预祝陛下,一举涤荡奸佞,还朝堂清明,安天下民心。”

这一夜,长安无数府邸,注定无眠。

雷霆万钧,网罗已张。

翌日黎明,当第一缕阳光刺破黑暗时,一场席卷朝野的暴风雨,将如期而至。